第三節女性口服避孕藥
女性口服避孕藥和各種宮內避孕器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對計劃生育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它們不隻使人們學會在完全不影響性生活的情況下控製生育,而且為婦女刨造了掌握自己生育主動權的條件。
口服避孕藥怎樣起到避孕作用?
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口服避孕藥都是人工合成的苗體類化合物,盡管劑量和劑型多種多樣,但都是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少量男性激素不同配伍的衍化物,其避孕原理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麵。
(1)抑製卵泡成熟和排卵:在正常生育年齡的婦女,月經周期中依靠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發育和成熟。服用苗體類避孕藥以後,血中外源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濃度增高,對垂體形成負反饋作用,使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減少,不能達到足以使卵泡成熟並維持排卵的程度。
(2)幹擾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從而阻礙子宮內膜的正常增生和分泌,使孕卵不易在子宮內膜種植和發育。
(3)不利於精子穿過子宮頸粘液:宮頸內膜上皮細胞分泌的粘液,其性質受卵巢內分泌激素的影響,正常情況下隨月經周期而變化。排卵期宮頸粘液變稀,有利於精子通過,如果服用某些含孕激素水平較高的藥物時,宮頸粘液持續處於孕激素的影響下,就會分泌量減少而粘稠,不利於精子通過。
(4)改變輸卵管的各項狀態:據觀察,服避孕藥以後由於改變了正常月經周期中性激素的含量,會擾亂輸卵管的正常蠕動,使精子和卵子不易相遇。即使能夠相遇並形成受精卵,也會提前到達子宮,而此時子宮內膜還沒有做好受精卵著床的準備,受精卵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為胚胎。這就是造成所謂子宮內膜的“不同步反應”。
什麼情況適合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
凡是已婚的生育年齡婦女、身體健康、自願選擇服藥方法避孕者,都可采用短期口服藥避孕。患有急、慢性肝炎,腎炎,惡性腫瘤,以及糖尿病需用胰島素治療者,過去或現在患有血栓性疾病者,都最好不用這種方法。凡患高血壓症、子宮肌瘤、乳房良性腫塊者,因服藥有可能促進病情發展,如果一定要用,應該有嚴密的隨訪。口服避孕藥能抑製乳汁分泌,哺乳婦女最好暫緩服用。流產或自然分娩後的婦女最好於有一次正常的月經來潮之後,再服用口服避孕藥。從理論上說,長期服避孕藥可能使子宮內膜呈現萎縮狀態。因此,如果是月經過少特別是婚後未妊娠過而月經又不規律的婦女,最好別將口服避孕藥作為首選的避孕方法。
怎樣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
自月經來潮之日起,至第5天開始服藥,每服1片或1滴丸,連服22天,不能間斷。一般於停藥後1-來月經,如果停藥7天下次月經仍未來潮,應該於當晚開始服下個月的藥。假如連續2個月停藥後未來月經,就不應該再繼續服用,要進一步檢查閉經的原因。短效避孕藥隻於服藥當月有效,如果下個月不再接著服藥,就沒有避孕作用。
忘記服短效避孕藥,出現以後怎麼辦?
(1)如果發現自己前1天漏服藥,應該趕快補上。在每天按規律服藥的時間,仍服完當天的藥。
(2)假如連續2天漏服,除了按補服1片外,次晨仍需要再補服1片,另外仍按規律服當天的藥。
(3)一旦發現有3天甚至3天以上漏服,有兩種辦法彌補:一種是幹脆停藥,過幾天後會有撤退性出血,也就是讓月經提前來潮,待月經出現後再開始按新的周期服藥;另一種辦法是將忘記服用的藥品拿掉,不再補充服用,仍照規定的辦法連續服完這個周期的藥物,觀察下次月經是否來潮。不過,漏服3天或3天以上者,卵巢恢複排卵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可能在漏服的這幾天中就已經受孕了。所以,如果停藥後不再來月經,就不應該接著服下個月的藥,需要及時檢查是否已經妊娠。
服避孕藥後為什麼有人會感到全身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