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之間也有類似的情形。研究顯示,上課時師生的動作愈協調,彼此之間覺得愈融洽、愉快而興趣高昂。
一般而言,動作的高度協調表示互動的雙方彼此喜歡。從事上述實驗的心理學家法蘭克·柏尼瑞說:“你與某人相處覺得是否自在,其實與生理反應有關,動作協調才會覺得自在。”
簡而言之,情緒的協調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這與前麵所說的親子情感的調和並無不同。人際關係的好壞與情感協調能力很有關係。如果你善於順應他人的情緒或使別人順應你的步調,人際關係互動必然較順暢。
成功的領導者或表演者,能夠使千萬人隨著他的情緒共舞,拙於傳遞或接收情緒信息的人,在人際關係互動上總是滯礙難行,因為別人與其相處感到極不自在,雖然他們可能說不出任何理由。
人際互動中決定情感步調的人,自然居於主導地位,對方的情感狀態將受其擺布。
譬如說,對跳舞中的兩個人而言,音樂便是他們的生物時鍾。在人際關係互動上,情感的主導地位通常屬於較善於表達或較有權力的人。通常是主導者比較多話,另一人時常觀察主導者的表情。
高明的演說家、政治家或傳道者,極擅長帶動觀眾的情緒,誇張地說,就是調控對方的情緒於股掌之間,這正是影響力的實質。
曾經是文盲的董事長
阿爾伯特·霍布代爾是曼徹斯特市格雷大街中學的校工,盡管薪水隻有每周5英鎊,他工作卻十分盡責,總是把校園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因為他覺得:既然自己有機會讀書識字,多做點事,為孩子們提供好的學習環境是不錯的。
不料那一年,他敬佩的老校長退休了,來了一個叫約翰遜的自命不凡的新校長。他上任不久,就宣布全體員工每天必須簽到並注明時間。周五,他把考勤簿拿來查看——情況好極了!當他滿意地正準備把簽得密密麻麻的簿子合上時,卻發現一處空白,顯得很不協調。他立即命人去把那個不服帖的人找來。
“聽著,阿爾伯特!我已規定所有員工必須在考勤簿上簽到,你知道嗎?”
“知道,先生。”
“那麼,你簽了沒有?”
“沒有,先生。”
“我一旦訂下製度,就意味著每個人必須照辦,誰不照辦就得請便——你懂我的意思嗎?”
“我懂,先生。”
“那你為什麼不簽?”
阿爾伯特漲紅了臉,半響不說話,最後隻好以實相告:“我簽不好,先生。”
“什麼?簽不好?天啊!下一句話,你該不會說,你不識字吧?”
“確實不識字,先生。”
“太可怕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在教育機構(這個詞他覺得比“學校”好聽)工作的人競不識字……夠了!你知道我這兒不容許低效率,給你一周時間,另謀生路吧!”
“可是,先生,我在這兒已經幹了20年,校園裏處處整齊幹淨,從來沒有誰挑出我的錯兒,為什麼要辭退我?再說,作為校工……”
“嗅,那倒不假,但是,無論如何,堂堂教育機構裏,總不能容忍一個文盲員工存在。這是原則,你走吧!”
阿爾伯特走出學校時,天已黑了。他是單身漢,平時生活簡單,早餐不用說了,就是中飯,也經常是麵包加奶酪,帶到學校吃,隻是晚上回家才“享受”一下,也不過是泡杯濃茶,加三塊方糖,再來一條醃鯡魚,一小聽鮭魚罐頭,外帶幾片臘肉。而最少不了的,則是一盤炒香腸,它對阿爾伯特來說,不僅是一種美食,還有祛病鎮疼的功效。因此,在今天這個20年來最倒黴的日子裏,他提醒自己一定得買半磅香腸帶回家。
猛地,他打了一個冷戰——記起自己常去買香腸的那家小食品店店主威格絲太太前天死了,店門至今還關著,附近再沒有賣香腸的店。
“真該死,為什麼整個街區沒有第二家香腸店呢?”阿爾伯特情緒壞到了極點,直覺得眼前漆黑。倏地,一個念頭閃電一樣晃進他的腦子:既然如此,何不自己開一家呢?這些年好歹攢了一些錢,何況現在又失了業……
對!就把威格絲太太的店盤過來,作為謀生之路吧!
他興奮得把失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一星期後,食品店重新開張,阿爾伯特做了店主。
生意不壞。阿爾伯特心想:把香腸做熟再賣不更好嗎?於是,他開始加工香腸,並在一大早就把熱氣騰騰的香腸端出去。正值11月份,天冷又多霧,熱香腸誘人的香味,吸引來一批又一批顧客。
為了應付店前“長龍”,阿爾伯特想出了新點子:削製了許多小木筷子,把香腸夾在半切開的麵包裏,串在筷子上賣。這種早點經濟又方便,一麵世就大受歡迎,結果,“長龍”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長了。阿爾伯特一個月內接連雇兩個幫手,仍然忙不過來,顧客把店門都快擠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