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則通,通則成
蕭伯納說:“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人生在世,麵對層出不窮的矛盾和變化,因循守舊是不可能進步的。每個人必須具有一種求變的心態,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變通是一種特殊的應變能力,它常常在麵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時顯現出來,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迸發出來。
1916年,位於美國猶他州的小鎮弗納爾的居民非常渴望修建一座磚砌的銀行。
這座銀行將是小鎮上的第一家銀行。
鎮長買好了地,備好了建築圖紙,萬事俱備,隻差磚還沒有著落。
就在一切仿佛都進展得很順利的時候,障礙出現了。這是一個致命的障礙,由於它,整個工程計劃將化為泡影:從鹽湖城用火車運磚,每磅要2.5美元。這個昂貴的價格將斷送掉一切:不會有足夠的磚,也不會有銀行了。
幸運的是,小鎮裏的一位商人開始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他想出了一個近乎愚蠢的主意——郵寄磚!
結果是:包裹每磅1.05美元,比用火車運送便宜了一半的價錢。事實上,不僅是價格便宜了一半,而且郵寄過來的磚和用火車貨運過來的磚是同一班列車運送!就是這麼一個貨運和郵遞之間的價格差異使情況完全不同了。
幾周之內,郵寄的包裹像洪水般湧入小鎮。每個包裹7塊磚,剛好可以不超重。這樣,弗納爾鎮的居民很驕傲地擁有了他們的第一家銀行。而且,這家銀行全部是用郵寄過來的磚蓋起來的。
在處理問題時,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按照常規思維去思考,如果我們能像這位商人一樣,學會靈活變通,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做人要學會變通,不能太死板,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被經驗束縛了頭腦,要衝出習慣性思維的樊籠,遇到問題時靈活地處理,一個方法不成就換另一個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是最適用的。
中國有句俗語叫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做任何事都要學會變通,成功因人而異,方法與角度千變萬化,充分挖掘現有資源並予以有機配置,何愁沒有豐碩成果呢!
1%成就100%
沒有明確行動方向的人,永遠無法實現自我超越。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打拚出一片天地,在自己的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具備一個遠大的目標和一種為之奮鬥的積極態度。
1973年,他出生於台南小鎮一個普通的家庭。高中時,他似一匹脫韁的野馬,逃課、逃家、飆車樣樣來,每天在遊樂場和撞球間混,他是眾人眼中的浪蕩子,他甚至瞞著父親“拒絕聯考”,被發現後離家出走,把父親氣到快進精神病院。從此,他在社會大學裏修煉學分:幹搬運工、水泥工、貨車司機,到處打零工養活自己。有一段時間,他不得不睡遊樂場樓上的夾板床,和三教九流蹲坐在牆腳邊抽煙。
21歲後,他和好友合夥做生意,從健身器材、RO逆滲透機到汽車用品,但沒一個生意超過半年。兩年後,他進入一家公司賣韓國現代汽車,照樣過著頹廢的生活,日夜顛倒,每天上班都遲到。後來他的車子丟了,就在那一晚,兼職創業的他又被合夥人騙走了100多萬新台幣。他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在社會大學裏跌跌撞撞了幾年,他翻然醒悟,人生不可以再荒唐下去!
然而,他手中拿到的卻是一副爛牌——有多爛?
第一張爛牌——他沒有富爸爸,且隻有高中學曆。
第二張爛牌——現代汽車在台灣顧客滿意度排名中倒數第二名。
第三張爛牌——現代汽車的銷售量倒數第一。業界人士形容,“賣一輛現代汽車,比賣三輛豐田還難”。
第四張爛牌——公司財務狀況不佳。他服務的公司連續多年虧損,財務危機不斷,公司給業務員的資源少得可憐。
第五張爛牌——銷售據點在窮鄉僻壤。他所在的營業處位於台南縣佳裏鎮,居民不到6萬人。而營業處的150多位業務員幾乎都跳槽了,隻有他和20來位留了下來。
他決定要在這片貧瘠的小池塘裏當王,而不到大海裏當小魚。
一開始,他得麵對銷售弱勢品牌的挑戰,因為品牌不強,客戶很容易變卦,那一年,他連年終獎金都沒有領到。但他沒有被打倒,他激勵自己:“好賣的車,誰都會賣。如果我賣別人不想賣的車,就很少有人和我搶客戶,我就有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