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原被人視為“雕蟲小技”的技藝,今天卻有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產業。人生在世,能有一技在身,就起碼有了安身吃飯的本錢,如果技藝精湛,就會更有作為。當然技藝精湛,是和勤學苦練分不開的。練習造就完美,熟練才能精通。無論一個人身份地位如何,資質天賦如何,隻要專注地去做一件事,經過時間和努力的沉澱就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目標是對於所欲成就事業的真正的決心。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目的地。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盲目的追逐,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驟。因此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自己要達到的終級目標,不能因為中途的變化而暈頭轉向,偏離了方向。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生活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羅曼·羅蘭說過:“人向著目標邁進的時候,應當筆直地朝前望的。”因為目標總是在變動,你就不得不在這個目標和那個目標之間疲於奔命,這是一種沒有目的、缺乏頭腦,而且非常笨拙的工作方法。能不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首先看我們知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應該很了解自己的需要,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許多人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但最終卻未能實現,究其原因,不能歸結為其目標的沒意思或無價值,而是由於確定目標的人沒有製訂出一項針對這些目標的行動計劃。
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專注於自己的目標,用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克服我們通往目標途中所遇到的種種挫折和誘惑。
遙遠的非洲馬拉河,河穀兩岸青草肥嫩,草叢中一群群羚羊在美美地覓食。一隻非洲獵豹隱藏在遠處的草叢中,豎起耳朵仔細傾聽。它覺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後悄悄地、一步一步地慢慢接近羊群。越來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覺,開始四散逃跑。非洲獵豹像百米運動員那樣,瞬時爆發,像箭一般地衝向羚羊群。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一隻未成年的羚羊,直向它追去。羚羊跑得飛快,非洲豹更快。在這個過程中,非洲豹超過了一隻又一隻站在旁邊觀望的羚羊,但它沒有掉頭去追那些離它近的獵物,隻是一個勁地朝著那隻未成年的羚羊瘋狂地追去。那隻羚羊已經跑累了,非洲豹也累了,在累與累的較量中,比最後的速度和耐力。終於,非洲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倒下了,豹牙直朝羚羊的脖頸咬了下去。
為了生存的需要,一切肉食動物都知道在出擊之前要隱藏自己,而在選擇追擊目標時,總是選那些未成年的,或老弱的,或落了單的獵物。可為什麼非洲豹在追擊過程中,不改追其他離得更近的羚羊呢?因為它已經很累了,而別的羚羊還不累。其他羊一旦一起跑,也有百米衝刺的爆發力,一瞬間就會把已經跑了百米的豹子甩在後邊,拉開距離。如果丟下那隻跑累了的羊,改追一隻不累的羊,以自己之累去追羊之不累,最後肯定是一隻也追不著。
作為人也應該這樣。當你確定了你的需要後,就要集中利用本身極其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後的成功。做事情一定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如果在做事的過程中分散了精力,就會減慢追求成功的速度。
你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還是快樂地享受生命時光,這要取決於你是否懂得安排自己的人生,妥善地規劃每一天。克裏蒙特·斯通說:“你若不懂得規範自己,別人將會規劃你的未來。”我們應該有目的地捍衛我們所作的選擇,當你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之後,就應該在心中標出一條通向成功的筆直的道路,不再左顧右盼,而是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前進。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緊盯目標,而不能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老實”和尚和他的朋友
莎士比亞說:“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嚐試,往往能成功。”大膽嚐試常常會帶給你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