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追求發展。幹事業的人,如果不追求自己事業的成長,他注定了在事業上不會有大的出息。一個人,一家公司,隻有不斷地給自己製定更高的目標,才會不斷品味出作為一個成功人士,一個成功企業的喜悅和充實感。而如果一個人隻是想給自己找一碗飯吃,那麼他一生可能都在給他找這一碗飯吃,而不會做出大的成就,他也隻會抱著成長與否都不重要的無所謂心理,而他手下的人,做事情的時候注定會懶懶散散,毫無緊張感。
第三,始終以顧客為中心。做生意,辦公司,你要始終以顧客為中心,把顧客的利益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你的公司才能有大的發展。如果我們以顧客的眼光作為我們的出發點,我們就能讓顧客買到他自己稱心如意的產品。顧客的價值觀念,未必就和我們的觀點相同,更何況顧客之中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需求都有,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地了解顧客的需要,然後再滿足這些需求。
記住:顧客永遠都是對的,而無視顧客卻永遠都是錯的。
第四,確保正常的利潤。做生意,辦公司,必須獲得正常的利潤,隻有這樣你的公司才會越來越發達,事業才會越來越興旺,否則,你的公司隻能關門了事。在我們的社會裏,有些人在營銷的過程中總是以降價銷售的方法來吸引顧客,這其實並不是聰明之舉。一個企業必須有與別人不同的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獲取一定的利潤。而有了正常的利潤,你才能從其中拿出一部分再投入到你的公司中去,投入到你的事業中去,你的公司才能成長,而成長之後你就可以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去吸引更多的顧客。
第五,掌握良機。我們知道,創業成功需要有一定的機遇,有了機遇再加上努力,創業者就會成功創業。就營銷活動而言,你如果比別人更能掌握好機會,那麼,你成功的機率就要比別人大得多。所以,我們在平時,就要經常性的選擇適當的機會,調查顧客預定的物品,以及顧客購買的時機,包括季節、具體時間、地點、方式,以及購買心理等等,這樣你在企業營銷的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
第六,多傾聽顧客的意見。搞營銷,必須了解顧客的需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最好的辦法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到顧客中去,去傾聽他們的聲音,聽一聽他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商品,然後以此為標準來改變我們的經營策略和經營方法。創業的時候,在自己的大方向已定的前提下,也要多聽一聽顧客的觀點,這樣對你的創業有百利而無一害。如果你行進的每一步,都充分傾聽了顧客的聲音,你就將無往而不勝。就以簡單的銷售活動而言,如果你不去傾聽顧客的聲音或者聽不進顧客的聲音,那麼你在銷售市場上必然會敗下陣來,更不會受到顧客的歡迎。
在你創業的過程中,你如果能夠多傾聽顧客的聲音,而且堅持下去,你的企業就會日益興旺。
第七,在市場的角落上做文章。如果你涉足商海,你就會發現,市場上也如同其他事物一樣,會有一些盲區出現,這些盲區看上去似乎在每一個人的眼前,但許多人卻總是視而不見。這時,就需要你在這一方麵多做些文章出來,在這一方麵多下一些功夫。等到你深入下去,你就會發現,在這些盲區內,實際上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第八,發揮經營特色。在當前的市場上,出售同樣商品的商店、商場到處都是,你要想讓顧客上你的門,而不是走進你的競爭對手的門,你就要有自己的一些經營特色。經營特色,就好像每一個人身上的個性特點一樣,就是因為有了自身的特點,我們才是我們自己。要搞好經營,做好營銷,也必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你在服務上很有特色,那麼顧客就會記住你們這一家公司的服務比其他公司的更有特色,下一次他要再購買的時候,首選就會是你的公司。所以,你不妨在經營的時間、地點、方式、服務等方麵多用些精力,等到結果出來之後,你會發現你所得到的遠比你付出的要多得多。
第九,致力開發長銷商品。這種觀點也許讓人覺得把開發產品的方向立足於現在的市場是沒有效果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其實也是產品開發的一個重要方向,而忽視了這一點就有可能失去賺錢的好機會。所以,不要對現有商品漠不關心,應該多下功夫和心思使現有商品的壽命能再延長一點,也就是要致力於那些永遠受歡迎的長銷商品研發。
商品到了它的成熟期,銷售曲錢的上升超勢就會緩慢下來,所以,在商品銷售就要到達低穀之前,應該及時地加以改善;如商品的再次審查,以及正確決策下的修改,再加上與消費者需求的差距縮短,商品就能朝著熱銷的方向攀升。
(十)生氣的時候跑三圈
靈活機動可以說是貫穿於商戰競爭的各個環節之中。
第一種,靈活的品種。這是根據商品、市場和消費者特點而采取的策略。商品要想贏得廣大顧客的選擇,就必須投其所好,根據顧客的需求而能不斷推陳出新。
第二種,靈活的銷售方式。在將產品交付經銷商銷售時,應不拘一格,可采取代銷方式,也可采用包銷方式。
第三種,靈活的價格。商品價格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該商品的競爭力和顧客的購買欲。有時也可以采用薄利多銷的方法。
第四種,靈活的產品設計。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應根據顧客的需要並有利於自己的方向進行,如墨守陳規則使顧客產生厭倦感而失去購買欲。
第五種,靈活的時間。商店的營業時間大多具有相對的統一性,這是由當時習俗而形成的。有時不妨打破常規,提前開門營業或延長營業時間,有時往往會吸引到更多的顧客。再加上現代生活方式的潛移默化,夜生活的豐富多彩,對那種呆板的營業方式無疑是一種挑戰。
隻要你真正掌握了靈活機動的方法,不論是在產品的設計還是在銷售中,無論是在談判中還是布置工作中,都會極大地助你一臂之力。
(十一)跨越生活小障礙
第一,巧妙綜合。從創造學的角度來講,綜合就是創造,從小小的電子門鈴到巨大的宇宙飛船,無一不是某些物品的上下左右的延伸和綜合。日本生產了一種“媽媽鬧鍾”,它能及時向孩子發出“起床了”、“上學時間到了”等叮囑。歐洲生產了一種電子門鈴,能根據不同的情況告訴來客“請稍等”或“主人不在,請過會再來”。美國人設計了一種催眠枕頭,待人入睡後,催眠曲就會自動停止。美國人還生產了一種音樂書,翻開目錄,就能聽到音樂伴奏和解說聲。這些產品都很新穎,一上市都成了搶手貨。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就會覺得這些產品並不神奇,它們都隻是幾種產品的綜合:“媽媽鬧鍾”是鬧鍾和錄音裝置的組合;電子門鈴就是門鈴與電子裝置的組合;催眠枕頭是枕頭與電磁裝置、收錄裝置的組合;音樂書是書與微型收錄機的組合,而且可以肯定地說,任何一種新產品的誕生,都是在某種或某幾種前人設計的產品的基礎上的延伸。就連“高精尖”產品也不例外。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指揮韋伯說:“阿波羅計劃中沒有一項新的發明,能使用的技術都是現成技術,關鍵在於綜合。”
第二,標新立異。給產品加上各種新奇的功能,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一種很平常的產品如果增加某種新的功能,就可能大大吸引廣大消費者。鎖是一種古老的產品,而一些外國製造商給它以特殊的功能,如有能辨別主人聲音的鎖,不聽到主人的聲音,你就別想把它打開。還有見到客人會主動打招呼、唱迎賓曲的鎖;一般香煙盒並不稀奇,但有一廠家設計了一種很有魅力的煙盒,放在寫字台上,是一件精美的裝飾品,當主人取煙時,它還會提醒主人“吸煙有害健康”或“請您保重身體”等一類有益的忠告,產品一問世,就風靡市場,許多不吸煙的顧客也搶著購買,有的是為丈夫,也有為父母或家人獻上一片愛心。
第三,不斷改進。許多精明的企業家都很注意產品問世後的反饋信息,指定專人甚至發動全體員工都去收集顧客對產品的反饋意見,然後根據這些意見,對產品作某些關鍵性的改進,這些改進也許不大,可能隻是轉換了一個把柄的位置或是變換了某一部位的形狀,也許是增設某一有價值的功能,但就是這些小小的改進卻滿足了顧客的需求。不僅使產品有新意,而且使顧客對產品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因而就會更占有市場。有個法國公司生產電話機,而現在電話機功能是越來越全,越來越先進。他從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許多人打電話都需要紙和筆記錄,但往往手邊一時找不到。於是,他推出了一種帶筆紙附件的電話機,雖然這個改進沒有什麼新技術,卻增加了一種實用功能,結果投放到市場後大受歡迎。
第四,嫁接延伸。一個產品的更新,完全可以靠嫁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達到如日本人利用聲探技術,使縫紉機能聽懂16種語言,縫製20種款式。其根本功能就是在縫紉機上通過錄放機下達命令。現在的全自動洗衣機早在原來單缸和雙缸半自動洗衣機基礎上嫁接了電腦控製技術,根據衣料質地、髒汙程度選擇最佳的洗滌程序,實現配液、預洗、洗滌、漂洗、甩幹等全自動服務。產品更新還有一點就是延伸,在原有產品的規格、花色的基礎上進行翻新。各人的愛好並不相同,如果我們品種能豐富一些,就能滿足各種顧客的需要。
產品創新的辦法當然遠不止這幾種,這裏不過是舉例而已。如果我們都能開動腦筋,想辦法,就不愁沒有新產品問世。
第五,突破一點。提高產品質量是無止境的,如果能突破一點,改進產品的技術性能使產品質量得以升華,那就會產生很好的市場效應。如為節省能源,有些廠家推出了節能燈,但不少節能燈使用期很短,顧客對此不滿意。英國研製出一種長壽燈,燈泡內壁塗有一層發光的磷化物,充氣後自行發光,無須用電,壽命達到20年,投入市場後,立刻成為市場上的暢銷品。
(十二)適時的把耳朵堵上
分銷策略
創業企業無論有怎樣優秀的產品(或服務),都隻有通過一定的渠道才能在適當的時間、地點,以適當的價格供應給廣大消費者或用戶,從而克服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差異和矛盾,滿足市場需要,實現企業營銷目標。
產品策略
產品策略主要對產品結構、產品功能、投放市場以及產品定位等作出策略安排。
定價策略
當企業要將其新產品投入市場,都必須給其產品製定適當的價格。為了有效地開展市場營銷活動,促進銷售收入的增加和利潤的提高,需要製定一個合理的定價策略。畢竟,價格是市場營銷組合因素中十分敏感而又難以控製的因素,它直接關係著市場對產品的接受程度,影響著市場需求和企業利潤的多少,涉及到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等各方麵的利益。因此,定價策略是企業市場營銷組合策略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以下我們將介紹幾種常用的定價策略。
1、撇脂定價。即高價投放新產品,售價遠遠高於成本,猶如從鮮奶中撇取奶油。其目的在於力求短期內補償全部固定成本,並迅速獲取盈利。銷售對象主要是那些收入水平較高的“潮流消費”者。當競爭產品投入市場後,隨機降低價格,再進一步開拓市場。
2、滲透定價。即用低價投放產品,以吸引大量消費者,提高市場整體占有率。然後隨市場份額的提高調整價格,降低成本,實現企業盈利目標。
3、滿意定價。這是一種中庸的定價方法,價格水平適中,同時兼顧廠商、中間商及消費者利益,有利於各方麵順利接受。
影響營銷分銷渠道設計的因素
1、根據產品特性。
鮮活易腐的產品為避免拖延時間通常采取直接的渠道;而體積大、技術性強的專用產品適於盡可能短的渠道;新產品通常由企業自己派人直接從事推銷;單價高、需較多附加服務的產品亦多由生產企業直接銷售而不通過中間商。
2、根據中間商特性。
設計渠道時,還必須考慮執行不同任務的市場營銷中間商的優缺點。例如,由製造商代表與顧客接觸,由於總成本由各個顧客共同分攤,花在每一顧客身上的成本較低。但製造商代表對顧客所付出的努力則不如中間商的推銷員。一般來講,中間商在執行運輸、廣告、儲存及接納顧客等職能方麵,以及在信用條件、退貨特權、人員訓練和送貨頻率方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
3、根據需求特性。
渠道設計受顧客人數、地理分布、購買模式以及對不同促銷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響。當顧客人數多。而市場又比較分散時,企業傾向於利用有許多中間商的長渠道;高技術產品的用戶需要複雜、係列化的服務,這是許多商業企業難以承擔的,故渠道較短。
4、根據環境特性。
從競爭環境來看,某些行業的企業希望在與同行競爭者相同或相近的經銷處相抗衡,而有的企業則避免使用競爭者使用的分銷渠道。從宏觀經濟環境來看,經濟形勢也會對渠道的選擇產生較大的製約作用,如當經濟蕭條時,企業都希望采用降低最終價格的方式,將產品送到市場,從而盡量減少流通環節。
5、根據企業特性。
如果企業的聲譽高,財力雄厚,具備經營管理銷售業務的經驗和能力,在選擇中間商方麵就有更大的主動性,甚至有可能建立自己的銷售力量,這時分銷渠道會“短而窄”。此外,企業的產品組合也會影響渠道類型,如產品組合的寬度越大,則與顧客直接交易的能力越大,渠道可“短而寬”;組合深度越大,則使用獨家專售或選擇性代理商越有利,適於窄渠道。企業過去的渠道經營也會影響渠道的設計。
(十三)拷貝成功人士
對於剛創業的企業來說,應先采取在有限市場上進行銷售的策略,以當地市場或某一地區的市場為銷售對象。因其資本有限,隻利選用現有中間商。而新企業一旦經營成功,往往會擴展到其他新市場。這時企業就會麵臨更為複雜的分銷渠道的設計問題。尤其是考慮到一旦建立便難以輕易進行變動的特性,渠道的設計就更須謹慎從事。渠道設計的一般步驟包括:
1、確定渠道目標。
這是渠道設計的中心環節,是確定到達目標市場的最佳途徑。每一個生產者都必須在產品、市場需求、中間商、企業和企業環境所形成的限製條件下,確定其渠道目標。所謂渠道目標,是指企業預期達到的顧客服務水平以及中間商應執行的職能等。
2、明確各種渠道交替方案。
在明確了渠道設計的限製因素,並確定了渠道的目標之後,就需要明確各種主要渠道的交替方案。這又會涉及到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確定渠道的寬度,即確定每一層次所需中間商的數目;二是規定渠道成員的權利和責任,如生產企業給予中間商的供貨保證、退換貨保證、價格折扣、廣告促銷協助等,經銷商向生產企業提高市場信息和業務統計資料等。
3、評估各種可能的渠道方案。
每一渠道交替方案都是企業產品送達最後顧客的可能路線。企業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從那些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又相互排斥的交替方案中選擇最能滿足企業長期目標的一種方案。因此,企業必須對各種方案進行評估。評估的一般包括經濟性、控製性和適應性三種標準。
經濟性是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判別一個方案好壞的標準,不應是其能否導致較高的銷售額和較低的成本費用,而是能否獲取最大利潤。
代理商是一個獨立的企業,它所關心的是自己如何取得最大利潤,因此常常出現與委托人要求不符的經濟行為。這無疑會增加委托企業如何有效控製代理商的問題。
在評估各渠道方案時,還有一項需要考慮的標準,那就是企業是否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因為每個渠道方案都會因某些固定期間的承諾而失去彈性。當某一製造商決定利用銷售代理商推銷產品時,可能要簽訂5年的合同。這段時間內即使采用其他銷售方式會更有效,但製造商也不得任意取消代理商。因此,一個涉及長期承諾的渠道方案,隻有在經濟性和控製性方麵都很優越的條件下,才可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