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長安事件(2 / 3)

他緊緊握住她的手,:“阿紫,無論如何,我都會守護你的。”

“別那麼悲觀,未來很輝煌。”她對他笑。其實,她此時也生出一種無力感:縱使你有百臂千手,但意外與命運真是防不勝防。

李恪點點頭,:“一定會很輝煌。不過,這日子過得真慢啊。從前,我等著與你相逢,四處尋找你,真覺得度日如年。如今,等著你長大,也是度日如年。”

他起初日子過得慢還是很嚴肅的口吻,到後來居然就是曖昧的語氣。

江承紫不由得聽得臉紅,將他的手一拍,:“不理你。”徑直轉過屏風,往外間去。

外間廳裏,雲歌還在桌上走來走去,一副惴惴不安的樣子。

江承紫沒理會它,徑直挽了袖子,將紅泥火爐裏的煤扇得旺一些。又將廚房為她準備的調料都放到骨頭湯汁的鍋裏去。

“你這樣弄,能好吃?”雲歌首先答話。

“繼續想一會兒如何回答你家公子。莫要廢話。”江承紫叮囑。

雲歌無語,繼續踱步。江承紫嚐了嚐那湯汁,用茶水煮過的羊骨頭湯別有一番風味,木薑子、山奈、八角、花椒等調料用布包裹放入到鍋裏燉煮,凝固的魚油放入火鍋中,增添了一種別樣醇香。

“好香。”雲歌忍不住讚歎一句。

“閉嘴,好好想。”斜倚在軟榻上的李恪。

雲歌拿翅膀捂了嘴,繼續踱步。

江承紫將鍋底做好,擺放好碗筷,又在一旁的路上燙酒。燙的是她親自釀的桂花酒,一壇子的桂花酒,是她走訪了晉原縣城,找到釀酒的老把式,誠心學來的。

隻不過,唐朝的釀酒工藝真心落後,而且糧食是珍貴之物,自然釀出的酒純度不高,而且不好喝。江承紫也不是嗜酒如命的人,所以,隻是略略釀了一壇子,還算過得去的桂花酒珍藏起來。

實話,前世裏,因為江氏一門一直都是軍人世家,基本禁止飲酒。江氏一門對酒真心沒多大的愛好。江承紫在釀酒這塊兒的知識比較欠缺。

“我聞到十裏平湖,桂子飄香。”李恪懶懶地。

“若在我家鄉,桂花酒要比這酒更醇厚。”她閑聊。

“也是你自己做的麼?”他問。

江承紫搖搖頭,:“在那時空,我也不知我活的是什麼。爺爺希望江氏一門繼承祖先榮耀,堂兄堂弟都跑得沒影了,爺爺就瞧著我。”

“你沒拒絕?”李恪問。

江承紫將翻了翻鍋裏的菜,搬了之前讓木匠做的椅子與木桌子到窗前,將窗戶洞開,徐徐坐下,才:“我仔細想了想,似乎不太會拒絕別人的懇求。所以,我就去軍中了,戎馬生涯,倒沒為自己活了。”

“戎馬生涯!”李恪感歎一聲,也是施施然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袍子,在她對麵坐下。

江承紫將調味的碟子都擺放整齊,又搬了一張椅子,招呼雲歌過來坐。

雲歌一聽,立馬就飛過來坐好,很是高興地瞧著火鍋,道:“九姑娘,我在長安也曾瞧見宮裏這樣煮著吃,但卻沒你這麼多講究呢。”

“少廢話,不是邀請你來吃火鍋的。你快點長安的事。”江承紫橫眉冷對。

雲歌眼看又想廢話,李恪冷聲:“快。”

雲歌想了想,這才淑妃與李世民發生口角。似乎是李世民太子與太子妃雖年幼,但也算完婚了。李泰那邊要過一陣子,畢竟李泰要一些,但李恪與太子年齡相仿,應該要完婚了。

淑妃就問:“陛下的意思是要下旨召回恪兒,還是要下旨給楊氏準備?”

李世民就歎息:“淑妃,你從前可不是叫我陛下。你叫我郎君。”

“那時陛下還不是秦王,更不是帝王。如今,君臣有別。”淑妃回答。

李世民當即就怒了,道:“你隋朝江山是你那父親敗亡的,是他急功近利,鬥不過世家,導致下大亂所丟的。難道是我弑殺了他搶來的?”

淑妃沒話,隻跪在地上。李世民一拂袖,又繼續:“這些年,你對我冷淡,我也不計較。你有你的難處,你有你的打算。大認識,你就是極其聰敏的,但你我一處,能否顧及往日情分?”

淑妃依舊低頭,李世民歎息一聲,:“你既執意如此,我日後不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