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歲起,米奇爾就那麼做了,他開始了一項周密詳細的舉重訓練。他隔一天練舉重,隔一天練跑步;訓練計劃是由教練也即他的父親細心製定的,米奇爾的執著、決心和嚴格訓練都是父親一手調教的。米奇爾是個優秀的學生,又是獨子,他常幫著父母幹農場中的雜活。米奇爾為理想而奮力拚搏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不但是他的信念,而且是他的激情。
母親米爾德裏德·斯則希望兒子的訓練能輕鬆一些,想讓兒子仍是那個充滿自由自在夢想的小小孩子。她曾試著同米奇爾和米奇爾的父親談論此事,但她丈夫馬上打斷了她,說:“想要得到,就必須努力。”
時至今日,米奇爾撐杆跳所取得的全部成績似乎都是對他努力訓練的回報。如果米奇爾對越過17英尺的橫竿充滿了信心,一落到充氣墊上,落到人群的腳下,米奇爾就馬上為他的下次試跳做準備。他似乎忘記了他剛剛以一英尺的優勢越過他個人的最好成績,忘記了在這場撐杆跳比賽中,他是最後的兩名競爭選手之一。
當越過17英尺2英寸、17英尺4英寸的高度時,他竟出奇的理智。躺在墊子上,他聽到人群的惋惜聲,知道另一名選手的最後一跳已經失敗。他知道最後的時刻來臨了,隻要跨過這個高度就可以穩獲冠軍,而小小的失誤又會使它屈居亞軍。這並沒有什麼可羞恥的,然而米奇爾不允許自己失敗。
他在草地上翻滾了一下,指尖上舉,祈禱了三次。他拿起撐竿,穩穩站定,踏上他17歲的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跑道。
然而這次他感到跑道和以前不同,它讓他感到片刻的慌張,就像被水浸透了的幹草捆。橫竿被定在比他個人成績(最好成績)高18英寸的位置上,那距全國記錄僅差1英寸;他這麼想著,感到非常的緊張和不安。他想放鬆起來,但無濟於事,反倒使他更緊張。怎麼會這樣?!他愈發緊張——或者說是恐懼。怎麼辦?他從未經曆過這種體驗。他內心深處無時不在想著母親。現在怎麼了?母親會怎麼做呢?很簡單,母親常告訴他這樣的時候做一下深呼吸。
他照做了,緊張從腿上消失,他把撐竿輕輕地置於腳下。他伸開胳膊,抬起身體,微笑拂動,飄然逝去,一道冷汗沿著脊背流了下來;他小心地拿起撐竿,心髒怦怦在跳;他想觀眾一定也是屏住呼吸,四周靜寂。忽然他聽到遠處幾隻飛翔的知更鳥的歌聲,他飛行的時刻到來了。
他開始全速助跑,跑道與往日不同又很熟悉。地麵就像他常夢到的鄉間小路,岩石、土塊、金色麥田紛紛湧入腦海;他做了一下深呼吸,一切順理成章,他飛了起來。毫不費力,就像在童年的夢幻中。隻是這次,他知道不是在做夢,這是真的,一切似乎都在以慢動作進行著,他感到周圍的空氣那樣純淨,那樣新鮮。米奇爾以鷹的威嚴在翱翔。
不知是看台上的人們的歡呼聲還是落地時的重擊聲使米奇爾重新清醒。鮮亮的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臉上,他知道他隻能想象母親臉上的微笑。父親也可能在笑,甚至在開懷大笑;當父親激動時,他會微笑或咯咯地笑。米奇爾不知道他的父親正在摟著妻子大哭呢。是的,堅信“想得到什麼,就必須努力去做”的伯特·斯通像孩子似地在妻子懷中抽噎呢,米爾德裏德從未見到過丈夫哭得如此厲害。她知道那是自豪的淚水。米奇爾馬上被人群包圍,人們與他擁抱,祝賀他生命中輝煌的成就。他跳越了17英尺6.5英寸的高度:一項全國乃至世界的青年錦標賽記錄。
鮮花、獎金和傳媒的關注將改變米奇爾日後的生活。這一切不是因為他贏得全國青年賽的冠軍並打破一項新的世界紀錄,也不是因為他把自己的最好成績提高了9.5英寸,而隻是因為米奇爾·斯通是個盲人。
雖然生活的順境是一種機遇,我們要去珍惜。但有時逆境更是一種機遇,人生的起點到了最低處究竟是一種順境,還是逆境,一切都和我們的思想息息相關。但是,無論是事業的順境還是逆境,當你麵臨著選擇時,我想,隻要你自己去努力了,去拚搏了,那逆境和順境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雖然在你麵臨逆境時你也許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精力或時間,但是你同時獲得的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