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洛克菲勒的這一出人意料之舉,當時許多美國大財團都吃驚不已。800多萬美元,對於戰後經濟萎靡的美國和全世界,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呀!而洛克菲勒卻將它幾乎算是免費贈送了,並且還沒有向聯合國要求任何好處。這條消息傳出後,美國許多財團和地產商紛紛嘲笑說:“這簡直是蠢人之舉!”並紛紛斷言:“這樣經營不要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財團,便會淪落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貧民集團!”
但事實證明,洛克菲勒的決定是富有遠見和英明的。聯合國擁有這塊土地以後,就在此建立了龐大的聯合國總部,包括大會大廈、會議大廈、39層高的秘書處大樓和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等四棟大樓。由此,世界各成員國都必須在聯合國的周邊建立常設機構和代辦處。他們就必須從洛克菲勒手中購買在聯合國總部周邊的地,這樣使得周邊的土地價格出現了飆升,相當於捐贈款數十倍、近百倍的巨額財富源源不盡地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財團的腰包。這種結局,令那些曾經嘲笑過洛克菲勒家族捐贈之舉的財團和地產商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洛克菲勒富有遠見的眼光,不是他舍得放棄手中的財富,他就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財富。或許有人會說,這完全是因為洛克菲勒異於常人的商人天賦,他看到了未來的成功。但是,很多時候,成功就擺在我們的麵前,隻要你肯放下身上的包袱,一伸手就可以把他抓到。可是很多人卻寧可就這麼看著成功從自己身邊溜過。
放棄,是需要勇氣的。能夠果斷放棄手中“雞肋”的人,才能夠擯棄自己的弱勢,讓自己站在重新開始在自己優勢的起跑線上。
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勇於放棄。1943年,楊振寧赴美留學,因為深受“物理學的本質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科學實驗,就沒有科學理論”這一觀念的影響,他選擇了物理實驗方麵的課題。於是,由費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國氫彈之父”之譽的泰勒博士做理論研究,並成為艾裏遜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實驗室工作的近20個月中,楊振寧成為艾裏遜實驗室流行的一則笑話的主人公:“凡事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就一定有楊振寧!”這使得楊振寧不能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自己的動手能力比別人差。
後來,經過激烈的思想交鋒,再加上泰勒博士的建議,楊振寧放棄了在物理實驗的操作上下功夫,而把主攻方向調整到理論物理研究上。也正是這次放棄和之後的重新選擇,使楊振寧踏上了物理界一代傑出理論大師之路。
試想一下,如果楊振寧當時不放棄,可能現在還在繼續製造著“笑話”,而不會擁有現在的成就。古人說:“破而後立。”就是打破原有的,並放棄他們,重新選擇。這樣,你才能得到成功。
建議與忠告:
1.放棄需要勇氣和毅力
放棄,是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時代中,金錢、權勢、地位、欲望等就如同沙漠中的一瓶充滿著香氣的毒酒,雖然有毒,卻讓我們很難拒絕。“飲鴆止渴”的事每時每刻都發生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你知道的,或是你不知道的。
當年項羽做出“破釜沉舟”的決定時,他放棄了給自己留下退路的機會。不成功,就是死。置生死於度外,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當年勾踐滅吳後,範蠡毅然放棄了到手的富貴,選擇了隱退,他是看穿了勾踐的心意,但是多少人因為舍不得“榮華富貴”而喪身殞命……
放棄,就是要放棄那一個個“甜美”的“毒藥”。而要想做出放棄的決定,你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毅力來抗拒那些“甜美”所帶給你的誘惑。
2.放棄需要智慧
放棄,不是隨隨便便地放棄,而是有選擇地放棄。如果任何事情,任何東西,你都不加選擇,一概丟棄,那你得到的絕不是成功,而是一無所有。放棄需要你用智慧去選擇,去選擇丟掉那些已經沒有價值的東西。
當你做得事做到一半時遇到了困難,你是要選擇堅持下去,還是放棄它,重新選擇別的出路呢?這就需要你的智慧幫你做出選擇了。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做下去的意義?你選擇的做事方法是不是正確?開動你的大腦,去想明白這些,你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