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即席講話技巧(3 / 3)

正如前一例中,袁偉民簡短的幾句話,容納了豐富的語言,中國人的風貌,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尊嚴,祖國人民的期待,以及這場球的關鍵意義,姑娘們自身利害得失等等,都在這幾句話中或明或暗地展示出來了。

所謂長話短說,即是駕簡馭繁。老舍說:“簡練就是話說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話少而意思也少就算不得簡潔。

毛澤東是最善於長話短說的。他用“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來比喻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艱苦而漫長;他用“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來讚美朝氣蓬勃的青少年;用”婦女能頂半邊天”來說明婦女在建設中的巨大力量。可謂言簡意實,內涵豐富。

5抓緊題眼,善於發揮

經驗豐富的領導,總是不會放過一切機會宣傳自己的觀點,總是隨時抓住關鍵點,對其進一步闡述、論述,並極力渲染擴大其影響。運用借題發揮,關鍵要敏銳抓住講話的關鍵點,”借”要借得自然,所借言辭和真正表達的事理具有合理性。此外,所作的引申發揮要中肯而恰如其分,不造作,不牽強附會。

有位教師應邀參加迎接新生的集會,會上主持人要他代表教師說幾句話。

他巧妙破題,抓住“題眼”——“新”字發揮:

“親愛的新同學,你們好!

“大家帶著父母新的希望,帶著朋友新的祝願,也帶著自己新的理想,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在這新的學期裏,衷心希望大家以新的語言、新的行動、新的風貌、新的一切去適應新的環境。開始新的學習,展示新的生活以掌握新的知識,增加新的技能,取得新的成績。相信大家三年之後。將以新的姿態、新的風采站在父母、朋友、社會的麵前,那時你就可以驕傲地說:‘新的生活開始了!’”

這段發言抓出了題眼。由點及麵,一氣嗬成,自然受到了熱烈歡迎。

尋找“題眼”關鍵在於審題,結合題目和環境全麵分析。如表達《成功來自於勤奮》時,就應抓住“勤奮”二字加以講述。

對於即席講話也要抓出關鍵——“題眼”。

即興說話,關鍵點是借題發揮。無論是有明確的主題的賽場,還是未明確題目隻有情境的大會發言,甚至是那種生活中的突然發問句,表達者都要抓住關鍵的“題眼”。”題眼”確定了,就可以在豐富多彩的生活閱曆中,從古今中外的知識寶庫裏尋找材料圍繞”題眼”進行組織。有一即興演講名篇《渡船》,其“題眼”抓得就比較好。

渡船本來是一種交通工具,來回於江河兩岸,將人們送到目的地。即興講話的目的並不要我們介紹渡船有什麼作用,而是應適當引伸,讚頌具有渡船性格的人們:比如人民教師,要抓住的”題眼”是“渡”字,聯係到教師把學生“渡”向知識的彼岸,理想的彼岸。由此,通過聯想、引伸、比喻,使表達的內容意境高遠,更加感人。

6對症下藥,效果最佳

人的性格各異,對某些事物的接受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勸諫性的說服時,必須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說服方式,如此,才能發揮出理想的效果。

如李斯的千古名篇《諫逐客書》的勸諫方式。

李斯生在戰國末年,七國爭雄,秦國的近鄰均畏懼秦的強大。密議後決定派一名姓鄭的水利王程人員到秦國幫助修築水渠,目的在於耗費秦國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削弱秦國向外擴張的力量,此事敗露後,秦王做出了驅逐客卿之判。

“君無戲言”,要說服一國之君改變成命無疑是相當困難的。此時對此事的說服僅僅做到言之有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牢牢抓住對方的地位、性格、心理等一切特征,實施最策略的、切中其要害的“語意;中擊”。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沒有拘泥於“逐客”這件事本身,也沒有為自己喊冤叫屈,而是始終圍繞秦王“跨海內、製諸侯”這一最高的目標。從曆史、現實和未來三個方麵論述了納客與逐客的利害關係,以不容置辯的事實說明隻有廣納賢才才能統一天下。正因為李斯把驅逐客卿主事與秦王的雄心大誌聯係起來,一下子就抓住了秦王的性格與心理特征,使秦王及時收回了逐客令,並快馬追回了已啟程離秦的李斯。李斯勸諫成功的秘訣也就在於他洞察秦王的性與情以及“跨海內、製諸侯”

這一最大的心病,從而對症下藥,以高遠的立論、磅礴的語勢征服了秦王的心。

從信息論的角度看,說服是一個編碼與解碼的過程。說服人的話要被對方理解並接受,有一個基本前提是說服者的話說得是否恰當得體,是否適合這一特定的受話人。什麼樣的話才算恰當得體呢?一句話——對症下藥。也就是要充分掌握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比如:對方的地位、身份、需要、欲求、興趣、愛好、知識經驗、情緒特點以及當時的場合、時機、人文背景,等等。了解並掌握這些因素,才能因勢利導,把自己的諫言和整個語境及受勸人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和諧起來,語鋒或曲或直,或軟或硬,語意或詳或略,或深或淺,如此方能取得說服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