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交易(3 / 3)

1882年,馬克沁赴英國考察時,發現士兵射擊時常因老式步槍的後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

這說明槍的後坐具有相當的能量,這種能量來自於槍彈發射時產生的火藥氣體。

馬克沁正是從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後坐現象中,為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找到了理想的動力。

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溫切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係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的後坐力。

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後來,他根據從步槍上得來的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他的槍管短後坐自動射擊原理。他還改變了傳統的供彈方式,製作了一條長達6米的帆布彈鏈。為機槍連續供彈。

另外,為了給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的槍管降溫冷卻,馬克沁還創新的將水冷方式運用到了槍械上。

終於,馬克沁在1884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鍾600發以上。

馬克沁重機槍第一次亮相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

在一次大規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就打退了5000多人的麥塔比利大軍,幾十次衝鋒,打死打傷了3000多人。

馬克沁重機槍獲得成功後,許多國家紛紛進行仿製,一些發明家和設計師針對馬克沁重機槍的原理和結構進行改進和發展。

倪瑞腦袋裏,迅速湧現出無數關於馬克沁重機槍的信息片段。

片刻後,他習慣性的添了添嘴唇,這是他興奮時的習慣性動作,“不能現場試試威力,真是可惜了!”

在倪瑞眼裏,這挺馬克沁的性能,絕對趕不上一次世界大戰,甚至幾年後即將發生的一次世界上,使用的新式馬克沁,但即使如此它仍然是當代不可多的殺人利器。

這東西在當代中國正規軍中,也屬於是營團級才配備的重火力,如果能弄一挺,不說在滇南,至少在成縣,馬關民團的活力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比現在不知一下提升多少個檔次。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倪瑞一問價格,立刻就被嚇住了,就這挺半舊不新的馬克沁重機槍,海德竟然敢開價3500塊大洋一挺,可以奉送5000發子彈,但不接受還價。

他還拍著胸脯保證,就連他也隻弄到了這麼一挺,在整個河口,絕對在找不到第二挺。

倪瑞很心動,說實話價格雖然貴,但火力也不是蓋的。絕對比一百支步槍火力槍。

可是,沒有錢啊!

手頭的40箱煙土,按照倪瑞之前跟海德的商討,隨行就市,總價不過5000塊大洋。

可以買一挺馬克沁重機槍,甚至還有富餘,但賬不能這麼算,倪瑞為錢犯難,除了要買軍火,更重要的是要養手下的人。以他在馬關地區的稀疏聲望和微薄底蘊,重要軍餉一斷,估計要不了幾天,說不定,手下人立刻就會反了他。

所以,這筆錢,至少要留五分之三,也就是3000大洋,一是留作軍費,二也算作今後走私的本錢。

扣除這部分預留資金,就隻剩下2000大洋,能用來購買軍火。

買馬克沁重機槍是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