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資本才是一切?(2 / 2)

如何發展可以他不懂,但是他相信金融就是一個孵化器,隻要舍得出錢,把人才留住和吸引過來,科學技術就會很快發展起來。速度不會比渤海王慢。而且渤海王沒有什麼野心,很多技術原本可以保密,但是卻輕易泄露出來。

再就是現在他相信渤海王可能並不是穿越者,因為如果他是穿越者,難道不懂得資本和工業革命?難道不知道這正是未來的方向?並足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積攢力量統一中國,統一亞洲,甚至統一全世界?

孫睿永現在沒有時間想這些工匠們才想的事情,金融,依靠的正是世家和豪族,雖說中國古代沒有資本家?有,有些甚至比後世的資本家還要資本家。孫睿永必須把他們吸引道江南銀行裏麵來,並想辦法盡快讓這些世家的能夠賺到錢。

這幾乎消耗了他全部的時間。

所以他沒有時間考慮技術問題。很快,孫睿永的金錢攻勢起到了作用,一些渤海王的商人包括一些工匠叛逃出來,這些工匠一到江陵,孫睿永就找關係把他們提升到了工頭的地位,發了高薪水。煉鐵技術,水力鍛打,改進口的鼓風設備,一些食品加工技術等等都帶了過來。而最重要的就是,通過王家的商行,還弄到了自行車的設計,這其中包括了最核心的軸承的設計。

這是一種很原始的自行車,沒有車胎,但是有齒輪,鏈條,軸承等等基本要素。

江陵的工匠們說做不出來,而且這就連渤海郡也做不出來,所以工匠們把這些技術改在了馬車上。效果非常不錯。

至於渤海郡弄出來的火車,這當然是好東西,可是現在孫睿永知道,除非像渤海王一樣放慢擴張速度,火車是不適用的。因為恐怕消耗了江南銀行全部的資本,也修不出一條鐵路,找不出一輛火車。而這條鐵路的作用有限。

銀行與國家不同,銀行需要賺錢,需要讓股東賺錢,才能以錢生錢。怎麼可能像渤海王那樣舉國之力,弄一個完全無用的東西?

“給那些工匠一點好處未嚐不可,奴才總是奴才,他會為各位賣命,操作得好,能夠為各位賺錢,這有什麼不好?”

孫睿永勸這些世家的家主們留住從渤海郡回來的人。

“他們背叛了王爺,也會背叛我們,這樣的奴才隨時都會跑,我們用不起。就是帶回來一些機關術,也不會是我們的。”

背叛,是這個時代最容易發生的事情。可是也是國人最痛恨的事情,中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講忠義,而這個時代尤其如此。他們可以為了忠義去死。就是一些商人有時候也會犯這種愚蠢的錯誤,這是孫睿永最討厭的一件事。

“管住他們其實很簡單,不給他們土地,給他們銀子。我們甚至可以造房子賣給他們。土地和建房子的材料成本如何大家都很清楚,可是我們可用房子把他們手裏的銀子收回來。所以給他們銀子再多都沒有關係,他們總要買東西,而造東西的卻是我們。這就是資本和商業,製造業之間關係。資本才是一切,資本能夠換來任何東西。那些窮鬼們不過是個工具而已。”

孫睿永這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