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學製與生育年齡(2 / 2)

當然這種情況在古代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為那個時候人類營養缺乏。也許有個別現象會超出這個範疇,但是作為一個國家來說,負責製定律法的人必須遵循普遍原則。

但是在這個本來是正確的統計下,衍生出來的術數理論卻不可信。

“早婚當然有好處,大唐人口鼎盛遠超過隋,即便現在曆經戰亂,中原人口也比那個時候要多。曆朝都有女子十七不嫁者,擇夫嫁之的律法。不過因為第一胎而母子雙亡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醫者父母心,實在有些不忍。”

施睿靜問:“餘老認為女子當何時嫁人為益。”

餘老道:“古法我也不能太過違背,十六歲為益,年過二十不嫁,衙門和父母要勸嫁。年紀稍微大一些,生育的危險也就小一些。現在男女同學,也分不出先後。所以小孩子初中畢業,就可以做事情,談婚論嫁,十六歲嫁娶,應當適應。”

眾人也就沒有反對的。現在女子十二三歲談婚論嫁,十四五歲成親已經是常態。而高繼衝和餘老希望通過學製和律法把這個時間往後推上兩年。兩年時間不多,但是對醫療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高繼衝就笑道:“那就這樣定了。教育司要編撰中學教材。中學不比蒙學學問都要深一些。而且小孩子中學畢業之後,就要擇業,成家立業不是那麼簡單,工廠也好,參軍也好,到農業、林業、漁業、牧業部門也好,都需要能夠勝任。我的意思還是要以實用之學為主。不過教育部送過來的教材裏麵都多了咒禁占禳的東西,我的意思是先放一放。天文局和醫學院都發現的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疑問的地方,我們拿不準,就往後挪一挪。”

耿先生道:“聽王爺的意思是中學之後還有大學,或者太學?”

“是的,一到三年的大學,中學之後就要分科,因為從事百業,都有一些專業的學問。大學之後是太學,也就是研究院,專門做研究工作。”高繼衝肯定道。

玉琳低聲嘀咕道:“那不是讀一輩子書?”

王婉容離她近,噗呲笑了,玉琳其實也大大小小主持好幾個研究所的工作,主要是化學方麵。不過一直被耿先生寵著,和玉清的獨立與強悍相比,顯得嬌憨可愛。也隻有她才在這種場合小聲嘀咕。

“中學就要走出學校實習,大學基本上都是以實習和實踐為主,想要畢業,也得拿像樣的論文,沒有論文你是畢不了業的。太學大家都知道那是保密的地方,不用我說是什麼情形。”王婉容道。

高繼衝也笑道:“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圖書館和印書局要想好怎麼做。我這次拿下了有問題的書籍,新編製的《廣順曆》也去掉了不確切的猜測之語,就是為了大家以後用更加多是觀察和實驗來解決裏麵的疑問,大家多寫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