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短跑、跳遠、跳高、遊泳雖然顯示人的力量和美感,但這種力量和美感隻能借助速度而間接地顯示出來。這些運動的競爭者是“一個人的戰鬥”。
直接地顯示人的力量和美感的是那些顯示人與人之間的身體對抗的項目,比如拳擊、散打、摔跤。
拳擊、散打、摔跤、相撲等項目最直接地展示身體的力量,但有力量的身體不見得一定有美感。這正是拳擊、散打、摔跤、相撲等項目的體育優勢,也是拳擊、散打、摔跤、相撲等項目的潛在的危險。一不小心,拳擊、散打、摔跤、相撲等項目就會退化為醜陋的蠻力。力量是體育精神的核心,但沒有美感的蠻力可能令人厭惡。有美感的力量隻能來自人的身體內部,沒有美感的蠻力卻可以來自身體之外。在機械技術發達的時代,蠻力完全可以脫離原始身體而墮落為機器怪物。
與拳擊、散打、摔跤、相撲相近的項目是舉重、鐵餅、標槍。後者是前者的演化形式。拳擊、散打、摔跤、相撲的優勢也是舉重、鐵餅和標槍的優勢,拳擊、散打、摔跤、相撲所潛藏的危險,也是舉重、鐵餅和標槍的危險。
③拳擊、散打、摔跤、相撲、舉重、鐵餅、標槍等項目所隱含的問題和危險在籃球、足球(尤其是美式足球)、排球、棒球等項目得到補救和補償。籃球、足球(尤其是美式足球)、排球、棒球等項目也是身體的對抗,但這些項目避免了身體與身體之間的蠻力和衝突。
就此而言,籃球、足球(尤其是美式足球)、排球、棒球等項目最充分地顯示了體育精神。
這樣看來,籃球、足球(尤其是美式足球)、排球、棒球等項目最能顯示體育強國的實力。
④籃球、足球(尤其是美式足球)、排球、棒球等項目的體育精神也可能以羽毛球、乒乓球的形式顯示出來。
遺憾的是,羽毛球、乒乓球已經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它更看重身體的技巧,而不是身體的力量。
這樣看來,體育強國可以不必追求羽毛球、乒乓球的金牌數量。
⑤按說,體操是“身體的操練”,它有足夠的魅力成為重要的體育項目。可惜,體操最容易重美感(身體的優美、協調、平衡)而丟失力量。
這樣看來,體育強國可以不必追求體操的金牌。
⑥還有一些體育項目,它們雖然也展示身體的對抗,但需要借助工具,比如擊劍、射擊。擊劍尚貼近身體,射擊離身體已經很遙遠。它不僅與身體無關,而且是對身體的譏諷。美國之所以允許私人藏槍,其出發點也是為了抵消身體的差異:一個身體的弱者與一個身體的強者一旦同時持槍,兩者的身體的差異就夷為平地。
這樣看來,體育強國可以不必追求擊劍、射擊的金牌數量。(作者劉良華為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係博士、教授)
從生活的點滴小事中進行比較,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發現本質規律,積累下來是可以做大的學問的,是可以有大的發現的。一般人不能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有所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於比較:不善於把事物分解成部分進行比較,不善於找出同類事物和異類事物作參照進行比較,或者找到的參照很有局限,思維的空間很小。
下麵我們來揣摩一下那個老掉牙的故事: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插圖,大都是一棵大大的蘋果樹,牛頓就躺在蘋果樹下思考,蘋果樹是那麼大,似乎占據了小小的牛頓的整個世界,似乎可以為小小的牛頓搭建一個思考的王國,而此時的牛頓卻可能為他的蘋果不能到宇宙中去飄遊而犯愁呢!
牛頓此時的思維早已從蘋果樹下走出,走向整個地球,還跳出地球,走向了地球之外:我的蘋果怎麼不掉到天外去,不掉到月球上去?往下掉和往上掉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的規律?由蘋果到“蘋果”一類的事物,到整個地球,到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麵對一個小小的蘋果,一個小小的問題,牛頓所思考的空間超出了常人不知多少倍,而他拿來作比較的參照也不知要超出常人多少,他也就發現了常人不能發現的規律!
所以說“眼界決定境界、決定成就”。你能看多遠?能想多深?光埋頭苦幹是不行的。做小事情,想大問題!讓概括能力訓練帶著你延伸思維的觸須,增強思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