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性別的兩人中,年輕的應被介紹給年紀大的,亦是以示尊敬長者之意。如:“楊小姐,請讓我給你介紹黃小姐。(黃小姐較年幼,故她先被介紹給前者。)”
——未婚的男士被介紹給已婚的女士,除非男的年紀比女的大很多。
——在年紀相差不遠的男士中,並不計較誰被介紹給誰。但當某人在社會上是德高望重,或是有名望有地位時,別人自當被介紹給他認識。
總而言之,在介紹的過程中,先提某人的名字乃是對此人的一種敬意。此乃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各位大可視當時情形而加以靈活運用。
請讓我介紹……這一類說話在某些場合來說,未免是太拘謹了。“小李,老潘,你們見過麵沒有呀?”或是:“惠蘭,這位是美雲;美雲,這是惠蘭。”則顯得活潑和輕鬆得多了。還可以用以下的這些方法:
——一對夫婦被介紹給他人時:“這是劉先生和劉太太。”如果是要顯得親切時,可以說出他們的姓名:“這位是王××和他的太太梁××。”太太介紹丈夫給別人時應這樣說:“楊小姐,待我介紹我先生給你。”或是簡單而友善地說:“這是我的先生××。”在跟朋友一起談話時,如果須提及她的丈夫時,她可以說:“我的先生……”要是大夥兒都是老朋友,則可單提他的名字,如:保國等。丈夫對待太太亦是如此。
——介紹自己家裏的人給別人時。在這種場合,應把被介紹者與自己的關係和他的姓名清楚地告知。如:“振國,這是我的弟弟大明。”或是:“這是我的妹夫曾××。”
——介紹遲到者給已在場的客人。介紹姓名時應順序自左至右,不論在場的客人是站著還是坐著,如:“綺華,這位是張天雄,呂奇,白炬偉,廖明燦……”然後再對大家說:“這位是潘綺華。”
——介紹二位原本素昧平生的人互相認識。不要隻以寥寥幾旬道出兩人的姓名便算完成,你應該盡量讓他們多知道些對方的事,一來使氣氛輕鬆,二來也可為他們之間的談話先鋪路,如:“嘉玲,這位是林青和。我知道你正要找個攝影名家學習,而青和就是高手,他剛有一張作品入選了沙龍呢。絕是很樂意幫助別人的。”或是:“海音,宗翰上星期從穀關度假回來,你以前不是也去過穀關嗎?”主人如此穿針引線之後,便可以功成身退,等他們自己私下談話了。
7、給人留下好印象
人的第一印象,在人際溝通中,有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隻要見過羅斯福的人,沒有不對他廣博的見聞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一位
拜訪過他的人曾說過:“無論來訪的是牛仔、勇敢的騎兵隨員,還是政治家、外交官,羅斯福都能找到適合對方身份的話題,讓彼此的談話十分偷快。”為什麼羅斯福能做到和每個初次見麵的人相談甚歡?原因很簡單,每當羅斯福接見來訪者之前,他都會在前一天晚上查閱當事人的資料,看看來者是達官政要還是販夫走卒,會談時才能找到雙方都能有的共同話題。
在會談之前,你首先要盡量多地搜集關於對方的資料。這樣在發問時,對方會因為你對他的專門知識有所了解,而對你產生好感,樂於與你談話。同時也體現了你對對方的重視。
一般和別人初次見麵的時候,都會覺得緊張、尷尬。但是,隻要彼此能找到共同點,比如說同樣都是離鄉背井出外求職的人,或是同一所學校畢業,有共同認識的人,就會備感親切。
通常,兩個不相識的人,一旦有了共同的話題,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如果你想和初次見麵的人早些熟悉,最好盡量找出彼此的共同點。
初次見麵時,雙方的信任還未達到一定的程度,因此最好不要詢問太深入的話題,尤其是他人的隱私。如果貿然提出問題,可能會造成對方的尷尬,形成交談的障礙。所以,在與人初次交談時,應該盡量避免談及自己不清楚的事,以免侵犯他人隱私,引起對方不悅。
想要與對方建立一種無話不談的信賴關係,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你,其中最基本的一項是,不要隨意打斷他人說話。有位資深心理輔導老師,他總是能與初次見麵的學生在短短一小時內,建立起無話不談的深厚友誼。他的秘訣是:不要打斷對方說的話。
有些人性子比較急,一聽見某些意見,或是想到什麼,馬上脫口而出,打斷他人的談話,這很容易引起對方不悅。因此,如果你希望給予他人良好的印象,應該避免犯這種錯誤。
有個大學生,每次聽課時,總會習慣性地把手交迭抱胸。有一次,來了一位代課教授。從上課開始,教授就一直注意著他,使他覺得十分不安。下課時,教授走到他麵前說:“這位同學,你是否對我的教法有所質疑?”他很驚訝地問:“沒這回事,教授為何說這種話呢?”原來問題出在他抱胸的姿勢,因為抱胸代表“拒絕”的意思,所以才會引起這個誤會。從此以後,在聽他人說話時,那人都會提醒自己別再犯這種嚴重的錯誤。
一般人隻知道和長輩談話時,抱胸蹺腿是無禮的行為,其實即使是與朋友、同事的交談也應避免這種不禮貌的姿勢,尤其是對初次見麵者,這種姿勢的出現,會使對方認為你不願與他做進一步的溝通,甚至認為你態度傲慢而對你產生不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