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湘南暴動調查和寫作(1 / 2)

為了紀念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同誌逝世一周年,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五十周年,湖南師範學院學報主編楊布生同誌專程來湖南師範學院郴州分院組稿,約寫一篇有關朱德同誌參加、領導湘南暴動的文章。在我院黨委的領導下,我們對朱德、陳毅同誌領導的湘南暴動的曆史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參加調查的有中文三班全體同學和部分老師。到了宜章、汝城、桂東、資興、郴縣、永興、耒陽七縣五十四個公社九十四個大隊,還到了湖南省軍區、省博物館、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等單位調查訪問。共走訪了三百一十五人次,召開了五十八次座談會。整理了一百九十一份材料,約六十萬字。《“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見《毛澤東選集》第三卷。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查閱文獻資料、檔案材料,認真學習

前人調查研究成果

毛主席說:“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識。”《實踐論》,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湘南暴動快五十年了,新中國成立後各縣對湘南暴動的曆史都作過一些調查。因此,查閱文獻資料、檔案材料,認真學習、接受前人調查研究成果,非常必要,可以為再調查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材料掌握越多,下去調查胸中有數,才能與被調查者有共同語言,親切交談;才能分清哪些情況是過去已經調查到的,哪些是新史料;也才能有把握分清史料的真偽。我們接受調查湘南暴動的任務後,就查閱了《湖南省誌》《星火燎原》《中共黨史》,請政治教師講湘南暴動概況。整理了《朱德同誌進入湘南概況》《回憶錄中的朱德同誌》等材料,繪製了《湘南暴動略圖》,使下去調研的師生對湘南暴動有大體了解。調查組到縣後,認真查閱檔案材料、各縣編寫的革命鬥爭史略中有關湘南暴動的章節。去汝城、宜章的同誌還查閱了縣誌、革命烈士檔案。

查閱文獻資料、檔案材料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因為這些資料和材料都不是完整地擺在那裏等你去查閱。有時要多次聯係才能接待你;有的要找幾次才能找到。例如省博物館保留一份省軍區編寫的戰史資料,我們曾寫信給在博物館協助工作的郴州籍同誌摘抄,但摘抄很簡略。五月份去長沙送稿,多次聯係,博物館才拿出來給我們查閱、摘抄。省哲學社會科學院保留一份湘南特委團委書記寫的關於湘南暴動給黨中央的報告。我們獲悉這一線索,多次聯係,才同意查閱,並全文抄下。查閱文獻資料、檔案材料,隨便翻翻,都能做到。在沒有複印設備的情況下,要把它們完整地抄錄下來,非有很大的毅力不可。我們去桂東、宜章的師生,都抄了十多萬字的材料。特別是桂東,隻去了五人,他們把毛主席、朱德同誌在桂東活動的史料、陳列館的解說詞都抄了下來。五月,我和徐寶來同學徐寶來,汝城縣人,中文三班學生,中共黨員,任汝城縣黨史辦副主任。去長沙送稿,住在湖南師範學院招待所,正是雨季,徐寶來同學早去晚歸,在省博物館一個矮小桌子上,抄了上萬字的材料。

查閱文獻資料、檔案材料,接受前人調查研究成果,有助於自己親自作調查。隻有進一步深入調查,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才能超出前人的結論。否則,就是焦裕祿焦裕祿,河南蘭考縣委書記,一九六四年五月病逝,焦裕祿的話見新華社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所批評的,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參加湘南暴動還健在的人不多了,如果不把他們知道的情況,調查、記錄下來,再過若幹年,這樣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采訪湘南暴動參加者和目睹者。要求每采訪一個對象,都要把談話記錄下來,整理成文,並讀給他聽,本人認為記錄沒有錯誤,簽名蓋章(或按手印)再蓋單位公章,才算完成任務。一百九十一份材料,我們這次調查的有一百四十二份。所寫的文章,不少事實是這次調查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