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營養信息的收集與分析方法(3 / 3)

(5)保密性原則。開始調查詢問前應告知應答者回答內容是否被保密,並應用一些保密的方法,如在調查表上使用應答者的一個號碼(如身份證號)來代替姓名,再將應答者的姓名與號碼記錄在另一特定紙上,並保存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6)設計合理性原則。表格中一個問題轉到另一個問題時,應注意邏輯關係。用溫和語氣,如應從一般到個別、容易到困難。

(7)可比性原則。如果想將本調查與其他調查結果相比較,應該考慮其他調查中提出的問題是否與表格中的問題相呼應。

五、調查表設計的注意事項

(1)調查表上問題的排列。將調查者易於接受的問題安排在前麵,提高被調查者對調查的依從性或應答率。

(2)調查表上問句的措詞。要明確、易懂,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不帶有導向性。

(3)表式。根據要求回答的形式,分為“閉關式”和“開放式”的兩種。根據是否采用計算機作資料處理分為編碼調查表和非編碼調查表。“閉關式”調查表要求被調查者隻能選定其中的一個答案。因此答案的範圍就相當於測量的尺度,而這個尺度應包含對這個問題可能出現的所有答案,並且各個備選答案應互斥。“開放式”調查表則適合於那些難以限定答案尺度的問題。

(4)項目的數量。應該調查的項目一個也不能少,而與研究無關的項目則一條也不必列入。

(5)應有核實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正確性項目。如詢問年齡,可以同時設置“您今年多大?”和“您是哪年哪月出生?”

(6)調查表內容中應有調查開始和結束時間等項目記錄。以核查調查員在調查時的認真程度。

(7)項目須有嚴密的邏輯性。如欲獲得吸煙習慣方麵的完整信息,應先問“你吸不吸煙”?如回答不吸,則信息到此為止。如回答“吸”,則須繼續詢問“你是否每天吸紙煙”?再詢問“你每天平均吸幾支煙”?這樣則是合乎邏輯有層次的調查。有選擇性答案的調查表,在設計時,應將所有可能回答的結果都列入調查表中,例如詢問“你愛吃酸還是愛吃辣”,如答案中隻有“愛吃酸”與“愛吃辣”兩項,則將“既愛吃酸,也愛吃辣”、“既不愛吃酸,亦不愛吃辣”兩項可能回答的信息丟失。應將這四種可能回答的答案均列入表內。

(8)調查表的內容應盡量選用客觀指標。如詢問“你是否有胃病”?不如詢問“你是否由醫生診斷為胃潰瘍、胃炎”?

(9)盡量獲取定量資料。如詢問“你是否經常、偶爾吃水果”?不如詢問“你每月吃幾斤水果”?再按定量分級。

(10)預試驗。選擇與調查對象條件相同的小人群進行預試驗(預調查),以確定調查表的可行性。

六、調查項目(變量)的規定

(1)定義研究因素。對研究的任何一個因素或變量,都應有明確的定義。

(2)設定既要實際可行又要能提供較豐富的信息的測量尺度。測量尺度實際上是某一測量結果的可能範圍,分為:

①二值尺度(又稱0-1變量),如某人是“有病”或“無病”;某項檢測結果的“陽性”與“陰性”等。

②列名尺度。無順序,可分類,類與類之間界線明確。如,血型的分類(A、B、O、AB型)指標等。

③序列尺度。有順序,可分類,但界限不很清楚。如,每日吸煙支數(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