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夢回秦川(二)(1 / 2)

此時又在哪呢?滿目縞素,她坐在阿姐懷裏,看見阿翁跪在阿母牌位前嚎啕大哭,“阿瑩,是我不好,我回來遲了,我回來遲了……”她見阿姐們都不看阿翁一眼,大姐甚至滿眼嘲諷,她不由得伸手拉拉大姐的衣擺。

大姐見阿翁哭了好一陣,才紅著眼的走過去攙扶阿翁,“阿母過世我們找不到你!就差讓趙叔叔去南越找人發告示了!阿瑜她們三個還好,可是雨點隻有四歲,她還那麼小,總是問我阿母去哪裏了,魏家又逼我熱孝裏嫁過去……”大姐平日裏好強,阿母過世她都沒有哭,來往吊孝的人哪個不暗地裏讚一聲大姐,現在卻哭成這樣,阿玨聽的也不由自主的想哭。

三姐慢條斯理的說:“阿翁剛回來,還是先去梳洗一下,其他事以後再說,”說著又看了她一眼“雨點好像發熱了,不想她燒的癡傻就趕緊想辦法降溫。”她不由自主又想笑,明明這會大家都很傷感的,三姐說話卻這樣噎人,她都不忍去想接下來的事了。

果然,阿翁好像又開始哭了,“阿翁的小雨點啊!是阿翁不好,阿翁不該一直在外麵遊蕩,連阿瑩最後一麵都沒見到,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阿翁也不活了!”

“雨點不會已經燒傻了吧,她之前好像要哭了,這會又笑了……”

“閉嘴!澹台瑜!有你這樣說自家姊妹的麼?”

真是一片混亂呢,阿玨一點也沒感到自己發燒了,可是她的記憶卻真的亂七八糟,依稀記得她小時候確實生過一場大病,阿翁說那時候母親剛過七七,他去南越一去半年多,也無法通信,等和呂伯挖到藥材回來的時候才知道母親過世了。大姐埋怨阿翁不顧家,阿母走之前都念著他,阿翁回來後又聽說了魏家的事對大姐更是愧疚,大概就是這個原因阿翁才一直讓著大姐吧,也是阿翁性情好,不然能有哪家的女兒敢把父親禁足呢。

母親七七,她燒了好幾天才降溫,阿翁和阿姊們也是累的人仰馬翻。阿翁從來不是仗勢欺人之人,卻因為大姐的婚事,借著趙叔叔任膠州太守再加上澹台家在杏林的好名聲,給魏家施壓,甚至魏夫人因為大姐之前退婚病了大半個月連醫師都請不到。醫師們一方麵是覺得魏家不道義,但大多數還是看在父親的麵子上,不然誰會傻得往外推錢,況且魏家還是當地望族呢。

阿母過世後一直是大姐掌家,即便是沒有阿母在世時那麼井井有條,但也沒出過什麼大的紕漏,現在大概是阿翁回來了,有了主心骨,她生個病都能吵嚷成這樣,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哦,是了,趙嬸嬸有讓仆婦過來幫忙,後來阿翁歸家趙嬸嬸說不好再插手,哎,大家肯定是希望趙嬸嬸繼續插手吧,不然這一團糟的情形……後來怎樣解決了的?阿母的乳娘當時已經已經花甲之齡了,得知阿母過世便從鄉裏趕過來,一直幫著大姐料理,甚至要二姐三姐也學著主持中饋,現在想想大阿母實在是個很睿智的人呢,至少幾個姐姐嫁人後沒有把日子過得一團糟。

她家阿翁完全繼承了祖上的醫術,一根銀針被傳得神乎其技,甚至都有人說“活死人肉白骨”,誇張是誇張了點,但醫術高明也是真的。澹台家原本祖籍上京,是京中有名的杏林世家,不料先帝老年昏聵,有一次宮中林經娥腹痛,正好輪到祖父當值,原本隻是吃了涼物喝幾劑湯藥就能好的事情,林經娥為了邀寵非說祖父與人合謀害她性命,先帝不問青紅皂白將祖父發配至此。祖父覺得對不起先人此後一直鬱鬱寡歡,到臨溪不過幾年就沒了,祖母一人拉扯大父親至及冠,大姐出生那年就去世了。

阿翁一直有些憤世嫉俗,情願給百姓治病不收錢也不願入權貴家門,和趙叔叔交好還是因為趙嬸嬸當年難產,母親當時懷著大姐不忍心勸阻父親去救趙嬸嬸,否則即使趙叔叔跪死門前,父親也不會看一眼。阿翁一直說要不是大母有先見之明給他求娶了阿母,他現在肯定餓死了。阿母卻說要不是阿翁家裏落魄了,怎麼也輪不到她一個商戶女子嫁進來,阿母是家中獨女,出嫁時嫁妝抬了近一日,阿母又會理財,即使阿翁經常不收診金,呃,有時候還往裏倒貼好藥材,家裏也一直過的很富足。

阿翁癡心醫學,酷愛研究奇珍異草,讓他說起藥理他能濤濤不絕講上半日,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瀟灑不羈,英俊偉岸的美男子,連一個雞子價值幾何都不甚清楚,怎能指望他將家事打理好?眼看阿母三年孝期已滿,大姐已經十七還未出嫁,阿翁急得嘴角都起泡了,最後還是趙叔叔做主將大姐嫁給了他侄子,甚至還很遺憾的說他家小郎才兩歲,不然將來求娶阿玨也是好的!大姐起初很排斥這樁婚事,但一想到其他三個姐姐也到了花嫁之年,也就默許了,卻加了個條件說要先將三個年齡大的妹妹嫁出去自己才成親,否則就絞了頭發做姑子去!父親無奈隻好答應了。

大姐夫是個武人,卻對姐姐極好,阿翁一度以為這麼遷就他們的大姐夫是不是有暗疾,惹得大姐夫哭笑不得。後來才知道大姐夫從小跟寡母長大,下麵還有一個幼弟,傾慕大姐孝悌仁義,希望大姐嫁過去後也能孝順母親,友愛兄弟。阿翁怕大姐出嫁後還要帶著她,被姐夫家裏說閑話,在大姐成親當晚就悄悄帶著她和呂伯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