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意思維訓練
創意思維訓練——磨礪思維利劍。每個人都有創意思維的能力,創意思維可以通過訓練達到培養和提高的目的。
1.打破常規找創意
在長期的思維實踐中,每個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慣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一有問題就沿著固有的思維路徑對它思考和處理,這就是思維的慣常定式,我們把它作為創意思維的一種對立麵,進行弱化和破除這些定式的訓練,掃除創意思維的障礙。
(1)弱化權威定式的訓練
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權威,人們對權威普遍懷有尊崇之情,進而演變為神話和迷信。為了保持創意思維的活力,削弱頭腦中的權威定式,最好的方法是進行弱化權威定式的訓練。
(2)弱化從眾定式的訓練
“從眾定式”是思維慣常定式的一個重要表現。“從眾”就是服從眾人,順從大夥兒,隨大溜。從眾定式不利於個人獨立思考和產生創意。從創意思維的角度來說,往往是衝破從眾定式的結果。
(3)弱化唯經驗定式的訓練
在一般情況下,經驗是處理問題的好幫手,經驗與創意思維之間,一方麵,假如我們看到經驗自身的相對性,即發現了它的局限性,不斷開闊眼界,增強見識,創意思維能力得以提高,經驗本身就意味著新創意。另一方麵,經驗又有可能導致人們對經驗的過分依賴乃至崇拜,形成固定思維模式,削弱了頭腦的想象力,造成創意思維能力下降,這就是“唯經驗定式”。
(4)弱化非理性定式訓練
我們的思維時刻受非理性因素影響,主要有感情、欲望、衝動、情緒、潛意識等因素。其中感情是一種最常見的非理性因素。一定的感情影響著人們思考的傾向和範圍,自己喜歡的就一切都好,討厭的就一切都不好。創意思維針對這種偏向,應學會“推遲判斷”和“朝反麵想”,後者是指,想一想你最討厭的人所具有的優點,你最喜歡的人所具有的缺點。創造就意味著放棄和否定,而放棄和否定則包含感情上的割舍,這對多數人來說是極為困難的,而創意思維要求我們排除感情的幹擾,大膽放棄並開辟新領域。但感情常常是無形地暗中操縱思維過程,當我們改變感情之時,就是改變對外界事物看法之際,再兩相比較,才發現自己的思維偏差。
2.轉換視角覓創意
一位學者說過:你在做事時如果有一個主意,這個主意是最危險的。我們同樣有理由認為,你在思維時如果隻有一個視角,這個視角也是最容易引人進入歧途的。
創意視角就是用不尋常的視角去觀察尋常的事物,使得事物顯示出某種不尋常的性質。而不尋常的性質,有時並非事物新產生的性質,而是一直存在於事物中的,隻不過人們以前從未發現罷了。改變視角能夠產生創意,這在本章討論創造性思維時,我們用的是“思維轉化”這一概念。但是,改變視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了增強改變視角的能力,可以進行創意視角的泛化訓練。
(1)定性泛化的綜合訓練
思考時總愛在腦子裏給這個事物下一定性的判斷,並以此來表明我們對它的基本態度。如果對某一事物或現象,我們的頭腦能夠以“肯定”和“否定”兩種視角進行思考,那就會避免偏頗,發現其中未為人知的新東西,提高創意思維能力。
“肯定視角”是頭腦思考某一具體事物或某一觀念時,首先設定它是正確的、好的、有益的、有價值的,然後循此視角,尋找其優點和價值。請注意,肯定視角是要求對所有的東西先來一番“肯定”的思考!連一看就“荒唐可笑”和“醜惡無比”的也要采用“肯定視角”嗎?——是的!不然,何來泛化訓練呢?反之,“否定視角”就是從反麵和對立麵來思考事物或觀念,把它們認定為錯誤的、壞的、有害的、無價值的等,並在這種視角下尋找其錯誤、危害、失敗、缺欠之類的負麵價值。
(2)曆時泛化的綜合訓練
頭腦為了把握外界的事物和觀念,便對動態的東西“截取”為凝固的東西來處理,這樣就難以避免認識上的一種偏向:我們隻看眼前事物而忽略它過去的來源和它將來的去向,即僅僅習慣於“今日視角”而想不到用“往日”和“來日”視角觀察世界。
往日視角就是考察事物和觀念的起源,曆史和以往的發展,把握了事物的過去,才能更好地思考事物的現在,有可能獲得創意。
來日視角就是思考事物或觀念的未來發展,預測它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並用預測的結果來指導我們的今天,指導今天對未來所持的態度。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往日視角與來日視角是合二而一的,統稱為“曆時視角”或“發展視角”。我們生活在“今天”,當然隻能說“今天”的話,辦“今天”的事,但頭腦卻可以不受這種束縛,在“曆時泛化”的綜合訓練中,提高創意思維能力。
(3)主體泛化的綜合訓練
我們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去觀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並以自己的標準尺度來衡量和評價好壞優劣。這並沒錯,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別人與我不完全相同。然而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自我視角”中的“自我”包括個人、團體、民族和人類,並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從“個人自我”到“團體自我”;從“團體自我”到“民族自我”;從“民族自我”到“人類自我”。“團體自我”指團體內的個人都以本團體為中心以其獨特眼光來觀察、理解和界定別的團體乃至整個外部世界。“民族自我”指民族中的個人都用本民族的獨特眼光來觀察、理解和界定其他民族和整個世界。同理,“人類自我”總是習慣按照人類自身的標準來界定得失禍福。
從創意思維來說,首先,自我視角會使眼界狹窄,不利於創意思維,應多進行非我視角的訓練。力求超越自我,充分發揮思維主體的“視角轉化功能”,學會從非我的角度觀察和思考事物。其次,自我視角的反照能夠促進創意的產生,即用自我視角來觀察和思考自身。
非我視角可以使人理解別人,別的團體和別的民族的觀點和行為也同樣具有某種程度的合理性。但從非我視角來思考問題十分困難,它既需要訓練,也需要經驗和見識的積累。
(4)比較泛化的綜合訓練
求同視角是我們在思維中,抓住兩種事物或觀念之間的或多或少的相同點,便能夠把千差萬別的事物聯係起來思考,從而發現新創意。求異視角則關注事物之間的差異點。
1)生命是什麼
請用形象化的比喻說明生命是什麼?把你理解的生命同一個具體的事物作“求同”、“求異”的思索。例如:生命如同炒菜,菜肴的味道取決於調料和技術。可以按固定不變的他人製定的菜譜炒菜,也不妨由你自己自由發揮。生命如同一串散亂的念珠,隨便你怎樣串聯組合,都能夠變得五光十色。
生命是一座你不想找到出口的迷宮。
2)自己的工作或學習的單位
你的工作或學習的單位怎麼樣?有什麼特點?用“求同”、“求異”兩種視角進行思考,並用比喻來描述。例如:我們的單位就像一艘古代的大木船,有的人用盡全力劃槳,還喊著號子,想著點子;有的人半心半意地劃槳,槳隻隨船而動;有的人根本不劃槳,袖手旁觀還說三道四,嫌有人劃槳太用力;時不時還有人跳下水遊到別的船上去;不少人也隨時準備跳。我們的船長卻視而不見,是根據後邊航跡來掌握方向的。
3)物品組合
下列物品可以和哪些別的物品組合成新的物品:普通手表、手提包、鉛筆盒、皮手套、自行車、圖書、火車票……
(5)操作泛化綜合訓練
思維操作有“有序視角”和“無序視角”兩種,大多數都喜歡有序,而不喜歡無序,但從創意思維的角度看,就不盡然了,這主要看思維的不同階段。“無序視角”是指在創意思維的初期階段,應該盡可能地打破條條框框,來一番混沌型的無序思考,以便充分激發想象力,達到更好的創意效果。“有序視角”則指在無序思考之後,有了新觀念、新方案,還需有序化,使創意具有可行性,有序思考應按照邏輯來進行,實實在在地進行可行性論證。
五、作業實踐
任務
某汽車品牌混合動力車春季廣告設計
(混合動力車相比較普通汽油車會更加省油,節約更多的能源,也令我們的環境更加環保。)
訓練目的:加強廣告創意能力和廣告執行表現能力。
作業要求:3~5幅係列作品,正版、二分之一版,要求畫麵生動,執行完美。
課題時間:兩周
相關作業:收集混合動力汽車廣告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