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熊曉鴿—超級 VC ,賭的是智慧 (2)(1 / 3)

遺憾的是,在職場中行走的我們總是戰戰兢兢,不管是有工作的還是沒有工作的,都覺得老板是自己的生存庇護傘,隻能在傘下委曲求全,很少跟老板提及自己的要求,甚至連自己應得的東西也不敢去要求。

隻要你具備“地球離了你不能照樣轉”的能力,其實,老板心如明鏡,他自然清楚孰重孰輕。更何況,外企都具有一整套完善的製度,老板不會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因為這個合理而且適當的要求而開除你。

在絕大多數外企中,除了你和你的上司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你的薪水。同樣,你也很少有機會能知道同行的薪水。如果你自己不主動與老板說加薪,很可能就被遺忘在世界的角落。在外企,人們相信“按勞分配”的原則,隻要你自己有資本,就大膽去老板的辦公室談判吧。

既然選擇了合作,就必須相信對方

麥戈文對熊曉鴿的麵試馬上就要結束的時候,他說:“很好,那就這麼定了,我回去和公司人事部門商量一下。你是做編輯的,不知道你對公司管理方麵有著怎樣的能力,正好我這裏有本中國台灣的《微電腦世界》,你拿回去寫一個分析報告,如何能讓這個雜誌辦得更好。”麥戈文臨走時,還不忘考察一下熊曉鴿。

回到家後,熊曉鴿就開始研究如何寫好這份報告。在做了大量分析和調查後,熊曉鴿寫出了一份厚厚的分析報告。當時熊曉鴿的房東是波士頓有名的大律師,熊曉鴿寫完報告後,專門拿去給他看。這位律師認真看過後覺得寫得不錯,不過也給了熊曉鴿一個小建議:麥戈文工作很忙,肯定沒有時間看這麼多的東西,報告最好再簡短點。

於是,報告被熊曉鴿壓縮成了兩頁,寄給了麥戈文。幾天後,熊曉鴿接到麥戈文秘書的電話:“麥戈文先生約見你。”

熊曉鴿應邀與麥戈文共進早餐,彼此聊得很盡興,原定一小時的時間轉眼間過去了3個小時。

麥戈文當時問得最多的是,熊曉鴿準備回中國做什麼。熊曉鴿隻和他談到回中國做媒體投資,還沒有涉及後來的風險投資。

熊曉鴿告訴麥戈文:“機會可能還是在雜誌。”熊曉鴿因為在雜誌社做過記者,所以就提出了哪些行業的雜誌發展的機會多一些,比如電子類、計算機類。“那時我就覺得未來的電子產業一定會向中國大陸市場轉移,當時這個行業還都在中國台灣及國外。”

熊曉鴿的觀點得到了麥戈文的支持,他讓熊曉鴿先去香港工作,IDG的合同將在熊曉鴿辭職後寄到。

“為何如此信任對方?”曾有人針對熊曉鴿加入IDG的經過,這樣問熊曉鴿。在拉斯維加斯1美元賭注都不肯下的熊曉鴿告訴對方:“既然要與人合作,就必須相信對方,否則你幹脆放棄他。”在熊曉鴿看來,“進入IDG就算是一場賭博,我和麥先生也是一場對賭”。

對照熊曉鴿後來的發展軌跡,我們不難發現,他之所以敢於放手做事,是因為他的老板給了他充分的信任。

灰兔在山坡上玩,發現狼、豺、狐狸鬼鬼祟祟地向自己走來,急忙鑽到自己的洞穴中避難。灰兔的洞一共有三個不同方向的出口,為的是在情況危急時能從安全的洞口逃離。今天,狼、豺、狐狸聯合起來對付灰兔,它們各自把守一個出口,把灰兔圍困在洞穴中。

狼用它那沙啞的嗓子,對著洞中喊道:“灰兔你聽著,三個出口我們都把守著,你逃不了啦,還是自己走出來吧。不然我們就要用煙熏了,還要把水灌進去!”

灰兔想,這樣一直困在洞裏也不是個辦法,如果它們真的用煙熏、用水灌,情況就更加不妙。忽然,灰兔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妙計。它來到狐狸把守的洞口,對著洞外拚命地尖叫,就像被抓住後發出的絕望慘叫聲。

狼和豺聽到灰兔的尖叫聲,以為灰兔被狐狸抓住了。它們擔心狐狸抓到灰兔後獨自享用,便不約而同地飛奔到狐狸那裏,想向狐狸要回屬於自己的那份。聚到一起後,狼、豺、狐狸忽然意識到灰兔可能是用聲東擊西之計時,急忙又回到各自把守的洞口繼續把守。它們哪裏知道,灰兔趁剛才狼到狐狸那裏去的時候,早已飛奔出來,躲到了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