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下來,周璃終於體會到了古代智者的恐怖之處,他們才思敏捷,擅長舉一反三,並不像想象中那樣都是古板的書呆子,隻會讀死書。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雖然是以儒家學術為尊,但是其他學術思想並未斷絕,不像是宋明理學時期那樣禁錮了人的思想。
這個時期的女子也不像是宋以後那樣被約束的那麼嚴格,寡婦再嫁的都很多,綁小腳也是宋朝才開始有的,而且有才的女子也不少,比如代兄執筆完成《漢書》的班昭,還有就生於這個時期的蔡琰。
幾天下來,隨著周璃和三人的深入接觸,也深深的被三人的智慧所折服,特別是郭嘉,和自己歲數差不多,有沒有現代智慧,但是比起自己豪不遜色。
而三人也震驚周璃的學識和見解,絲毫不把他當做十歲的小孩看待。
“周璃兄,你覺得天下局勢會變嗎?”荀彧問道。
這樣的問題可是很尖銳的,因為現在的局勢雖然有亂的跡象,但是還不像黃巾起義之後那麼明朗,其他二人聽到這個問題也都把目光看向周璃,等待著他的結論。
周璃想了想,緩緩道:“璃以為,當今天下已有大亂的跡象,然朝廷並無舉措,不出數年比成大禍。”
三人臉上並無詫異,顯然他們也看到了,“請周璃兄細言之。”荀彧說道。
“自孝桓帝起,朝中就形成了宦官與外戚兩方的鬥爭,當今上位以後,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激烈,近幾年又不斷出現災害,皇族世家隻知自己享樂,百姓苦不堪言,要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生活不下去,皇權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四人沒有在討論,隻剩無盡的沉默。
到了下午,周璃和郭嘉同行離開書院,周璃邀請郭嘉到自己住的客棧一敘。
回到客棧,周璃拿出自己攜帶的幾壇自己釀的酒,邀請郭嘉同飲,在讓季雲去要了幾個菜。
郭嘉是愛酒之人,嚐到此等好酒,自然是愛不釋手,看著郭嘉對酒近乎瘋狂的態度,在想到小表弟周瑜第一次喝這就的樣子,怪不得古人都那麼短命,這十歲左右就嗜酒,能健康才怪,不過他們二人因該有身體上的原因,找個時候得給他們檢查檢查。
“周兄,你這酒真不錯,是那裏買的?”
“這是我的獨家秘方,自己釀的,你想喝的話可以跟我到廬江去,保你喝夠。”周璃誘惑到,在這亂世中想要幹大事,得要收攏人才,一定要把郭嘉拐到南方去。
“啊,你會釀酒?廬江太遠了,我現在學業未成,還是先要以學業為主。”郭嘉有些遺憾道。
周璃想想也是,現在的郭嘉還是太小了,而且自己現在都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周璃在潁川待了半個月的時間,離開的那天,先去荀府向荀爽拜別,然後與荀攸荀彧二人道別。
“君之二人,才智卓絕,令璃受之匪淺,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相見,願君二人保重,我們有緣在見。”
說完看了看街道,你真的不來送我嗎?荀彧看出了他的想法,“郭嘉兄病了,所以今天沒來送你。”
病了?周璃點點頭,“郭兄身體不好,就有勞你們照顧他了。”
轉身走上馬車,馬車緩緩往城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