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科學養殖技術常備知識(1)(3 / 3)

(5)健康仔豬毛光亮、皮毛幹淨。不要圖便宜,買小僵豬或戧毛豬。

(6)向畜主了解豬仔是吃粉料還是稀料,生喂還是熟喂,以精飼料為主還是以青粗料為主,每天喂幾次,以確定飼喂方法。

(7)活潑的仔豬,典型表現為尾巴左右擺動不停。尾巴下垂、細而長的仔豬都長得慢,而且有病。

(8)觀察賣主仔豬欄內尚未出售仔豬的健康狀況,與出售的仔豬有何異樣,進行對比,看出優劣,從中去劣選優。

(9)觀察豬欄衛生狀況,欄內豬糞形狀,判斷出豬群健康狀態。

(10)將欲購買的仔豬重新放入欄內,仔細觀察吃食、走動是否活潑亂跳,體型等與其它仔豬有何差異。

67.怎樣科學給肉豬增肥?

豬血催肥技術:采集健康(或屠宰)豬新鮮血液,每100毫升加入抗凝劑枸橡酸鈉5毫升,保存在2℃~10℃條件下備用。每隔7天按每千克體重每次輸血2毫升,可以加快豬的生長發育。這一方法給營養條件較差、成為僵豬的架子豬,使用效果尤為顯著。

刷拭豬體催肥:每天早晚給育肥豬刷拭豬體(用硬毛刷遍身刷拭)1次,每次10~20分鍾,在飼養管理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豬增重可提高7.2%~11.4%。

賴氨酸催肥:在每噸飼料中加入1~3千克的賴氨酸喂豬,可使豬的日增重提高15%~25%,相對減少飼料消耗15%~20%。

蚯蚓粉催肥:一般體重25千克以下的肉豬每天每頭喂蚯蚓粉10克,25千克以上的肉豬喂25千克,50千克以上的肉豬喂50千克。

發酵血粉催肥:在豬的日糧中加入3%~10%的發酵血粉,肉豬經73天飼養即出欄,體重達到100千克以上,飼料成本降低20%左右。

雞蛋清催肥:在50千克以上的生豬頸部下的甲狀腺或頜下腺兩側(增食穴)各注射5~10毫升新鮮雞蛋清,注射時垂直進針3.3厘米(1寸),注射後豬愛睡不愛動,說明注射成功,隔5~7天再注射一次,劑量加倍。然後喂給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飼料,精心護理半個月至1個月。豬可在正常增重的基礎上,平均再增重0.5千克以上。

喹乙醇催肥:醇又名信育諾,是一種廣普抗菌生長促進劑。添喂喹乙醇,肉豬的日增重量提高10%~15%,降低飼料成本8%~10%。每頭豬從10千克長到60千克,共需添喂喹乙醇8.3克,每使用1千克喹乙醇,可節省飼料900~1000千克,喹乙醇在豬飼料中添加量為每100千克配合飼料中加5克,即十萬分之五。

三十烷醇催肥:用三十烷醇育肥,特別適用體重40~50千克的中豬,平均日增重可達0.5~1.2千克,效果顯著。給豬肌肉注射三十烷醇催肥,可使日增重提高24%~35%。方法是:取含量80%的三十烷醇粉劑25克,溶於500毫升蒸餾水中,經高溫滅菌後,每10千克體重注射1毫升,每隔25天注射一次,豬屠宰前4周停止注射。

68.蛋雞產蛋有什麼規律?

早春育雛的蛋雞,一般在秋季即可產蛋,春末夏初育雛的蛋雞,一般在冬季或次年的初春開產。不管雞在什麼季節開始產蛋,在整個產蛋的過程中,每隻蛋雞均有一定的產蛋規律。在蛋雞飼養過程中,掌握其產蛋規律並按其產蛋規律增減飼料的數量及營養成分,可以充分發揮雞的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報酬率。雞在產蛋年中,產蛋期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始產期、主產期和終產期。

始產期:從產第一個蛋到開始正常產蛋稱為始產期。此期約15天。在此期間,雞產蛋無規律性,蛋往往不正常。常出現下列幾種現象:一是產蛋間隔時間長,二是產雙黃蛋,三是產軟殼蛋,四是一天之內產一個異狀蛋、一個正常蛋,或兩個均為異狀蛋,五是產很小的蛋。

主產期:此期產蛋模式趨於正常,每隻蛋雞均具有特有的產蛋模式,產蛋率逐漸提高,大約在35周齡,產蛋率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降。主產期是蛋雞產蛋年中最長的產蛋期,對產蛋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期間,要增加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的喂量,並注意添加蛋氨酸、賴氨酸等添加劑,以滿足蛋雞大量產蛋的需要。

終產期:此期時間相當短,雞還能產一部分蛋,但由於其腦下垂體產生的促性腺激素減少,產蛋量迅速下降,直到不能形成卵子而結束產蛋。此期開始可進行維持飼養,在保證其身體健康的前提下,適當減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精飼料,增加粗飼料的喂量,以達到降低飼養成本的目的。

69.怎樣科學催肥肉鴨?

(1)選好鴨苗選擇個體較大、臍部清潔、活潑有神、胎毛鬆軟有光澤、吃食快而多、叫聲宏亮的雛鴨作為育肥對象。凡瞎、跛、大肚子、喙有缺口、毛羽枯燥的雛鴨均不宜選用。

(2)雛鴨飼養買回鴨苗後,先用黃連50克和甘草250克煎汁拌料供100隻鴨服用,然後用綠豆0.5千克、石膏0.1千克,拌入10千克米飯內,連喂3~5天。常給雛鴨飲用紅糖水、葡萄糖水或蜂蜜水。在雛鴨7日齡內不要急於讓其下水,不讓其在溫度超過32℃的地方活動,要讓其在樹林、果園、溪邊等陰涼處休息,也不能讓其打堆。開食後用五成熟的米飯加涼水飼喂雛鴨,每天喂5~6次,每次喂五成飽,5天後定量喂淡鹽水,7天後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6時後,將雛鴨趕入淺水中訓練,每次15分鍾。20日齡肉每天還要喂給一些浮萍等青綠飼料,20日齡以上的雛鴨可自己找食,應逐漸減少飼喂次數和數量,可捕一些蠅蛆和小蟲喂養,30日齡後可放養。

(3)中鴨放牧放牧前幾天要訓練鴨,趕鴨出牧前宜適當喂些飼料以免其因饑餓貪食而吞咽過多的泥沙。放牧一般宜在天氣涼爽時進行,中午讓其在陰涼處多休息,做到早出牧、晚收牧,選擇水淺、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隨鴨齡增長逐步加長放牧時間。做到“七不放”,即途中不下田放牧,不在路上放牧,不到農藥汙染和疫區放牧,不在剛下過雷陣雨的田裏放牧,不急趕放牧,不逆水放牧,不在烈日下放牧。

(4)填飼育肥肉鴨飼養50~60天體重為1~1.2千克,這時要飼喂高能量低蛋白質的配合飼料,限製運動。飼料配方:玉米36%,豆餅10%,小麥20%,米糠18%,蠶蛹2%,麥麩10%,貝殼粉4%。另每噸飼料中加生長素500克、喹乙醇100克。將配合飼料加水調成稠糊狀,用手搓成直徑1~1.5厘來、長3~4厘米的圓條。操作者坐在小凳上,雙腿壓緊鴨體下部,右手把圓條先沾點水使之潤滑,然後從肉鴨的口腔向食道填入,每天填喂3次。育肥1~3天每次填喂3~4根圓條,4~8天每次填喂4~6根,8天以後每次境喂6~8根。填喂後供足飲水和進行幾十分鍾的水浴,育肥期為10~15天。

(5)疫病防治勤掃鴨舍、清除鴨糞,勤洗飼水槽,保持鴨舍幹燥通風,用10%~20%的鮮石灰乳消毒,定期注射鴨瘟、禽出敗等疫苗進行免疫,經常在肉鴨飼料中加夏枯草、蒲公英等以預防疾病,每周喂1次土黴素,用量為每噸飼料添加土黴素10克,對病鴨要早隔離、早治療。

70.為什麼雞兔不宜同養?

近年來,農村養殖越來越紅火,但有的農戶在發展庭院養殖時因場地有限,又想多養一些畜禽,於是上麵建兔舍,下麵建雞舍,搞所謂的“雞兔立體養殖”,殊不知,這種做法害處很多。

一是空氣汙染。由於雞下兔上,相對來說養殖密度較大,加之糞便比較集中,產生有害氣體,圈內濕度也大。長期使雞兔生長在這種汙染較重的環境中,雞產蛋量下降,發病率及死亡率也高。兔發育受阻,增重慢,種兔生產性能低。

二是相互傳播疾病。雞兔有很多共患病,如球蟲病、巴氏杆菌病、沙門杆菌病等,很容易互相感染。因此,雞兔舍建在一起不利於疾病的防治。

三是互相幹擾。雞兔生活習性不相同,雞白天吃食,夜間休息,而兔喜歡白天休息,夜間采食頻繁,非常愛動。特別是兔膽小易驚,雞產蛋後咯各的叫聲常使兔子驚慌不安,容易使懷孕兔流產、死胎,甚至使母兔發生產後食仔的惡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