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科學種植技術常備知識(4)(3 / 3)

54.怎樣防治花卉常見病害?

花卉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往往會發生病害。若不及時防治,不僅會影響花卉的正常生長、繁殖,嚴重的還會造成死亡。現將花卉常見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鏽病。主要危害玫瑰、薔薇、月季等。受害植株的葉、莖和花蕾,產生橙黃色和黑色的粉末。防治方法:合理施用的氮、磷、鉀混合肥;土太濕應及時排水;一旦發病,需剪除病枝、病葉;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2)白粉病。主要危害菊花、月季、薔薇、玫瑰等。病株的枝、葉長出一層白粉狀物,葉卷葉枯,枝條畸形,嚴重時花小而少,甚至死亡。防治的方法:及時剪除病枝、病葉;噴灑25%多菌靈7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0~1000倍液。

(3)炭疽病。主要危害仙人掌、仙客來、繡球花、蘭花等。受害花的葉、莖,長出紫褐色或淡褐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枯萎。防治的方法:注意通風透光;控製土壤濕度;及時剪除受害部分;在發病初期噴灑7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

(4)病毒病。主要危害水仙、牡丹、百合花、人麗花等。病株呈現花葉崎形、斑點等狀。防治的方法:勤除草、拔除、燒毀病株;噴藥殺滅蚜蟲、白粉虱等。

(5)黑斑病。主要危害玫山瑰、黃刺玫、月季、薔薇等。受害的花葉生出黑褐色的斑,引起葉片脫落。防治的方法:及時清除枯枝、落葉,並進行整枝修剪;注意清潔和排水;噴灑130~16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0~800倍液。

(6)褐斑病。主要危害菊花、榆葉梅等。病株葉上有褐斑或黑褐色的斑,葉片漸黑而死。防治的方法:立即修剪整枝,去除病枝、病葉;排水去濕;噴灑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55.家庭花卉怎樣過冬?

仙客來:仙客來生長適宜溫度12℃至20℃,在現蕾期要給以充足的陽光,放置室內向陽處,每隔1周施一次磷肥,最好用0.3%%的磷酸二氫鉀複合肥溶液澆施。平時每隔一兩天澆水1次,使盆土濕潤,切不可澆大水,掌握盆土見幹才澆水,水溫要與室溫接近。

杜鵑:杜鵑的根係纖細,應特別注意澆水的水溫要與室溫相同。溫差太大會傷害根係,導致短時間內落花落葉。

仙人掌:每15~20天可澆水一次或停止澆水,以不過分幹燥為宜,應盡量讓仙人掌多曬太陽。

蟹爪蘭:溫度低於10℃時,每10~15天施液肥一次。澆水要適度,寧幹勿濕。如氣候幹燥時,可適當噴水,保持空氣濕潤,但要避免盆土過濕。

發財樹:發財樹喜溫暖氣候,溫度低於5℃時,會造成葉片的枯萎與脫落。發財樹莖基部膨大的部分能貯藏水分,因而較耐幹旱,過濕和積水會使植株生長不良,甚至爛根死亡,造成葉片枯萎。

令箭荷花:要放在陽光充足、溫度在5℃以上的環境中,控製澆水,保持盆土半幹半濕,稍偏幹無妨,15天左右施1次氮磷複合的薄肥。要將老莖頂部和其它部位的軟枝摘除,這些軟枝發育不好,一般不能開花。

吊蘭:要放在15℃左右室內養護,土壤過濕過幹都會造成枝葉黃枯。平時可常用清水噴澆葉麵,保持葉麵清潔濕潤。

米蘭:米蘭喜肥,耐熱怕寒,最末一期花後再增施一次鉀肥。當氣溫10℃左右時,米蘭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隻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濕度就行。

56.怎樣使月季四季長香?

月季被譽為“花中皇後”。若將含苞待放的花朵摘下陰幹後,以2~6克用量煮水當茶飲,可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等婦科病。

(1)日照時間要長。種植或盆栽月季,每天至少要有5小時光照,是月季開花的首要條件。

(2)施肥要及時。月季生長期要經常施肥,這是因為月季大約相隔!個半月時間,就要重複一次抽芽、長枝、開花的生長發育過程,消耗養分大,需不斷供給各種養分,以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通常情況下,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生長旺期每周施一次。

孕蕾開花期施1~2次速效性磷肥,入秋以後增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以控製新枝生長。伏天及10月以後少施或不施肥。盆栽月季隨著植株增長需年年換盆、換土,並施入有機肥,以利根係發育。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上,以保持土壤疏鬆,通氣良好。

(3)不斷修剪。要使月季保持植株生長活力,經常開出更多更好的花朵,就需不斷修剪,剪去部分老枝,促發新芽。因為月季是在當年新技條上開花。盆栽大株月季宜結合早春換盆進行修剪,從基部剪除所有的枯枝、病枝、弱枝及交叉枝。

按照不同品種,保留一定數量向外側生長的腋芽,即可形成適當數量的花枝。一般成株生長強壯的枝條約剪去1/2,生長較弱的剪去2/3,留3~5個健壯的主枝,養分集中,花朵大而鮮豔。10月份第一期花謝後要及時剪除殘花梗,促進新芽快速萌發。

(4)及時防治病蟲害。月季花從春到秋,不斷受到多種病蟲侵襲,需及時進行防治。

57.怎樣促進蘭花開花?

促進蘭花開花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光照。光照是促進蘭株孕育花蕾的主要因素。光照的強度因蘭花種類不同有著很大差異。一般花芽正在形成的時候,如果把蘭株放到想當明亮的光照下,開花時紅的、暗紅、黃的顏色便會加深。開綠色或白色花朵的蘭株,在初現花苞時就要盡快降低光照強度,以保證花朵顏色更加素雅,開完花後再重新給予更多的光照。一般蘭花要進行2至3小時光照。葉子柔潤而綠色適中的,表示光照正常。葉子暗綠而柔軟的,表示需要增加光照,葉子淡黃的,表示要減少光照。

(2)溫度。促進蘭花開花,就要使晝夜溫度想差十攝氏度左右,即白天18~21℃,夜間7~10℃的溫度條件下生長最好,開花也多一些。夜間溫度高,就會使蘭株葉子柔軟和花芽脫落。溫度過低會引起瞎芽,葉子上也會長斑點。開花時受低溫危害,花出現褐色斑點。

(3)澆水。澆水的多少也是蘭花開花的主要的條件,水分要控製好。水分多,會使蘭株徒長,不易著生花蕾。適宜的水分是促進開的方法之一。可是水分缺乏,便於工作會發生“夾苞”現象。

58.怎樣才能使牡丹花大色豔?

(1)鬆土:經常鬆土,保持土壤疏鬆,空氣流通,防旱保墒,提高地溫。

(2)澆水:牡丹紮根深,吸水能力強,一般不需澆水。但一兩年生的牡丹根係淺,抗旱能力差,應及時澆水。

(3)施肥:牡丹需肥量大,栽植後一般每年需追肥3次:第一次為花前肥,於3月下旬進行,追施腐熟人糞幹或餅肥。第二次是花後肥,追施1次磷肥和餅肥。第三次是落葉肥,於11月上旬封凍前進行,以保護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證其安全越冬。每次施肥都要結合澆水進行。

(4)修剪:為保持株形勻稱、美觀,有適量的枝條,可在3月下旬,當嫩芽3~5厘米長時進行修剪。剪除萌蘖枝、病蟲枝、老枝、幹枯枝、側生枝、重疊枝、交叉枝、內向枝,選留幾條生長健壯、長勢勻稱、分布均勻的枝條為植株的主幹。三四年生的可留5~7條枝。

59.盆栽菊花怎樣養護?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因其品種繁多,所以葉形、花型、花色變化極大。要使栽培的菊花花形大、顏色美、葉色綠、高矮適中、體態勻稱,必須抓好以下幾項技術措施:

(1)適期控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當易引起徒長,施肥過多,則株高葉稀,因此基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施追肥不可過早,如果葉片小而薄、葉色泛黃,可多次噴施0.1%尿素水至轉綠時為止。如出現缺磷、鉀肥等症狀,應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立秋後至開花前,肥水宜充足,其濃度要逐漸增加,並應注意增施磷鉀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長。

(2)適當控水:要讓菊花長得矮壯、節密、葉肥、不赤腳,控水是唯一的有效措施。盆菊澆水要適時適量,即使是生長旺盛期,每天的澆水量也隻需保持到白天中午蒸發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給葉片噴一次葉麵水。

(3)適盆換土:菊花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需要換盆2~3次。幼苗期移栽在直徑約12厘米的小盆養護,壯苗期換入直徑約15厘米的盆內培養,花蕾分化前再換入直徑約20厘米左右的盆中培養,這時應適時加施肥料,隻有這樣,花盆逐漸增大,盆土逐漸增多,才有利於供給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所需的適量水肥。切忌大盆養小苗或小盆養大苗。若發現枝葉過盛,可去掉部分宿土或須根。

(4)及時摘心:及時摘心可促發側枝,有效地壓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時間和次數,因不同選形藝術而異,一般留4~7朵,菊苗定植後留4~5片葉摘心,等其側枝長出4~5片葉時,每個側枝再留2~3片葉進行第二次摘心。

(5)抹芽疏蕾:菊花壯苗期,萌發出許多腋芽,需及時用手指捏掉,否則消耗大量養分,且能發出許多小側枝,使植株顯得雜亂無章。孕蕾期,在頂蕾下的小枝上有時出現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應及早去掉旁蕾,促進頂蕾肥大。

(6)養好腳葉:俗話說“鮮花還需綠葉配”。做到適期扡插,在盆菊生長期間,合理施肥、澆水、預防病蟲害,即可防止腳葉枯黃脫落,又可確保葉片青秀,提高觀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