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科學種植技術常備知識(4)(2 / 3)

加強土肥水管理施肥應按時、按需、巧施,做到水肥一體化。按時就是施肥時間要準確,特別是基肥,許多果農施入偏晚,打破了果樹的生長節奏,往往是果樹急需肥時沒有充足的營養供給,而枝條停長時,肥效才起作用,導致果樹不能適時停長積累營養,反而不利於成花結果。按需就是要根據不同樹齡特點、不同樹勢情況、不同掛果量和不同時期果樹的要求以及土壤檢測情況,判斷果樹到底需要那種肥,做到平衡施肥,按需供應。在施肥方式上,也應做到一個“巧”字,要基肥追肥結合,地下地上結合,有機無機生物結合,肥水結合。土壤方麵根據立地條件的不同,可通過行間生草、株間覆草或全園覆草等方法來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

依據品種特性合理修剪整形修剪要根據樹體特性進行,如在紅富士蘋果修剪上,要逐步改剪為管,少剪多放,綜合運用各種整形調勢手段平衡樹勢,使其快速成形,早果豐產。

50.怎樣防治石榴樹常見病蟲害?

防治病害

石榴的病害主要有幹腐病和麻皮病等,可使果實的品質受到嚴重影響。幹腐病:此病不僅侵害生長期間的花及果實,而且也侵害貯藏的果實。防治方法:於秋末、冬初以及初春,及時剪除樹上的僵果、枯幹的病枝,並運到園外集中燒毀以減少病源。發病盛期噴1:1.5:160波爾多液,或噴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在噴藥防治的同時,要及時摘除病花、病果。麻皮病:是由多種真菌感染所造成的,它使果皮變麻。此病用25%勢克乳油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蟲害

石榴的蟲害主要有蚜蟲、桃蛀螟、紅蜘蛛及食心蟲等,對以上蟲害可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藥劑防蟲:根據田間蟲情,出現桃蛀螟、食心蟲等幼蟲及蟲卵時,及時噴30%桃小靈乳油2000倍液,或用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或20%菊馬乳油3000倍液防治。對蚜蟲、紅蜘蛛等的防治,用以上農藥,也可收到較好效果。藥泥堵洞:采果後至萌芽前,要徹底摘除樹上及樹下僵病蟲果,集中燒毀或深埋。刮除樹上老翹皮,並用1:1的黏土和50%辛硫磷混成藥泥堵塞樹洞,塗抹樹幹裂縫,盡量減少越冬害蟲基數。藥球(泥)堵萼:防止桃蛀螟危害,可在幼果如核桃大時,用50%辛硫磷1000倍液藥物棉球,或用50%辛硫磷500倍液摻黃土製成泥團堵塞萼筒。

51.怎樣防治柿樹落果?

造成柿子生理落花落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有一些品種需進行授粉,果實才能生長發育,比如在河北省個別地區種植的甜柿品種即是如此。

(2)陰雨天氣時,光照弱,也會引起落花落果的嚴重發生。今年落果嚴重發生則主要由於陰雨天氣造成的。

(3)病蟲害嚴重發生影響了樹勢,或結實負荷過大,養分供應不足。不僅可以造成當年的產量損失,也由於減弱了樹勢,加重第二年的落花落果。

(4)土壤貧瘠或土壤排水不良而致水分過多,根係呼吸不良,光合作用難以正常進行,營養物質積累少時,落果嚴重。

(5)久旱不雨,土壤嚴重缺水,水肥吸收困難,生理活動失調。由於柿樹大多種植在山區,個別年份春季幹旱是造成當年落果嚴重的主要原因。但澆水不當,同樣也會造成落果的嚴重發生,比如花期以前水量過多,造成枝條旺長的同時加重幼果脫落。

(6)管理不善造成花芽分化不完全,引發早期落花落果。花芽分化好壞,與栽培措施有相當的關係,樹膛內枝條密集,枝條發育纖弱,通風見光不足,造成枝條營養不良時落果重;肥水施用不合理時,造成關鍵時期缺水或水肥過多營養生長過旺時,加重落果發生。

根據以上總結的原因,結合生產實際,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來減少或最大程度的減少生理落果的發生:

(1)初花期采取環剝措施。寬度一般為0.5厘米左右,不可過寬,另外注意要留保險帶,也就是在環剝的時候,不要剝成整圈,可以錯開剝口或保留一小部分皮層不剝。

(2)對甜柿品種,需配置授粉樹或進行人工授粉。

(3)加強修剪,打開光路,增加光照和通風,可以減輕內膛的落果程度。對徒長枝,無用的及時疏除,有用的保留後及時摘心。同時也要對結果母枝合理修剪,結果枝去弱留壯,像磨盤柿這樣的大型果,每個結果母枝不宜超過3個果實。

(4)加強病蟲害防治,即防治炭疽病和柿蒂蟲,避免造成後期落果,保證樹勢不受影響,減輕當年及第二年的落果發生。

(5)加強水肥的土壤管理,增強樹勢。花期前後不要肥水過多,以防枝條徒長與果實爭奪養分,加重落果的發生程度。

(6)在初果期連續噴灑500ppm的赤黴素或1%的尿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落果現象。

52.杏樹采果後應如何管理?

杏果成熟較早,從采收後到休眠期還有較長的一段時間。這期間是杏樹恢複樹勢,樹體營養積累的重要階段。在此期間進行科學的管理,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樹體的合理生長、促進花芽的進一步分化,提高花芽的數量和質量,為來年的豐產打下基礎。現將杏樹采收後的具體管理措施總結如下:

(1)整形修剪

1)杏樹采收後,樹體仍在生長,所以要控製營養生長,緩和樹勢,改善樹體內部的光照條件。對旺枝拉枝開角,以緩和樹勢,促進成花;對新梢進行二次摘心,以促發分枝,培養枝組。對結果後顯著衰弱下垂的結果枝要進行適當回縮。對樹冠內萌生的徒長枝,有生長空間的要采取摘心、扭梢等措施,控製其營養生長;對沒有生長空間的徒長枝,要及時疏除。同時要剪除樹冠內的幹枯枝、劈折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細弱枝,以減少樹體養分消耗,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以利形成高質量的花芽。

2)對於生長過旺杏園,可噴多效唑(PP333)或促控劑PBO來控製樹勢,以利多形成花芽。

(2)土肥水管理

1)杏果采收後應結合除草,全園進行一次中耕鬆土,一般中耕深度為10厘米左右。落葉前結合施基肥深耕,深度以30~40厘米為宜。

2)杏果采收後應及早施肥,尤其對樹勢較弱和當年結果較多的樹,更應及時施肥,以彌補樹體中養分的消耗。杏樹采果後立即施一次速效肥,每株成齡杏樹施尿素0.5千克,然後澆水。結合噴藥進行葉麵噴肥,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和0.2%的尿素混合液,以增加樹體的營養積累,提高花芽的數量和質量。8月下旬至10月初,施基肥,以優質農家肥為主,混合少量磷鉀肥。一般5~6年生初結果樹每株施農家肥30~50千克;過磷酸鈣0.3~0.5千克,盛果期樹每株施農家肥70~100千克、過磷酸鈣0.5~1.0千克,施後馬上澆水。

3)在杏果采收後要及時灌第一次水,以使土壤濕度最有利於杏樹的生長發育,這次澆水可以保證花芽正常分化和枝條的生長、老化與成熟。如果此期多雨,可不澆水,同時也應注意排澇。在有條件的地方,在封凍前澆一次透水,以保證杏樹安全越冬。

(3)病蟲害防治

杏樹采果後常會受到病蟲的為害,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噴藥防治,以保護葉片,增加樹體營養積累。可用20%的速滅殺丁2500倍液噴灑防治蚜蟲;用40%的水胺硫磷1500倍液、40%的三氯殺蟎醇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00倍液噠蟎靈噴霧防治紅蜘蛛。噴2~3次2000~3000倍殺滅菊酯、滅掃利以防治天幕毛蟲、舟形毛蟲。8~10月份,每隔15天左右噴布大生M-45.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液防治杏療病、細菌性穿孔病等。

53.怎樣防治板栗常見病蟲害?

為了提高板栗病蟲防效,應根據氣候、栗園生境、害蟲習性,確定防治對象、時期和方法,合理用藥,減少農藥使用量。

如果冬、春低溫多雨,當年金龜子危害偏輕,栗疫病發生偏重,67月份陰雨天偏多,剪枝象鼻蟲、紅蜘蛛(栗小抓蟎)發生較輕。板栗膏菌病、炭疽病發生較重。

進入7月份,桃蛀螟、板栗雪片象、炭疽病對板栗危害產生症狀相似,先是部分苞刺死亡,並逐漸擴大,後期栗苞裂口,並掉落。

近年來,有些地方硼肥使用過量和噴有機磷農藥,導致栗葉中毒,受害栗葉皺縮、卷曲、失綠,葉緣發紅,栗葉大量脫落。這種情況比較普遍,群眾誤認為病蟲害,盲目防治,加重栗樹受害程度。綜合防治:(1)人工摘除:4月份栗樹抽新梢刊,如出現癭瘤,隨時摘除,可減輕當年和來年栗癭蜂為害。從7月中旬起,相隔10~15天拾除一次,直到栗子采收結束。拾除栗苞集中燒毀。剪枝象鼻蟲,從6月中旬到7月下旬,間隔5~7天拾除掉落於地表的栗苞並集中燒毀,均可減輕來年蟲害。

(2)除雜墾複:茅栗是剪枝象鼻蟲、板栗雪片象、栗食象鼻蟲另一寄主,清除栗園周邊500米範圍內茅栗。冬季,栗園複墾,破壞害蟲越冬場所,可減輕上述害蟲為害。

(3)改接良種:像早熟二水等品種易感蟲感病,產量不穩定,可改接大紅袍、粘地板、葉裏栗等優質、高產、穩產、抗蟲、抗病優良品種。

(4)物理防治:金龜子、桃蛀螟、天牛有較強的趨光性,可用黑光燈或普通照明燈誘殺,燈光設置在離栗園50~100米莊前、屋後或路邊的山坡上,開燈時間晚上8:00~10:00,誘殺期4月上旬至5月中旬。誘殺效果優於農藥防治。

(5)科學用藥:金龜子、剪枝象鼻蟲、桃蛀螟等蛀果、食葉害蟲可選用高效氯氰菊脂、敵百蟲、苦參素等農藥。栗絳蚧、栗大蚜、紅蜘蛛等刺吸式害蟲、害蟎選用阿維菌素、吡蟲啉、啶蟲咪等高效、低殘留殺蟲、殺蟎劑。板栗炭疽病、栗疫病選用銅製劑、農抗120、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殺菌劑。防治板栗膏藥病用柴油乳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