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伯父試想一下,種田三寶一旦推廣,仙草壩村的仙米產量會有多少?”
木春生終於進入了主題。
“應該在400萬粒以上!”
花昭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竟然被自己口中的數字嚇了一跳。
“問題是花伯父可有能夠消化近300萬粒仙米的大客戶?”
木春生終於問到了點子上。
這供需關係,既要立足於供,就是仙米的生產。
又要考慮一下需求量。
盲目的擴大生產,不僅會造成米賤傷農。
更主要的是破壞生態,讓天地元氣無法自我修複,或者是入不敷出,最終完全消失。
“春生,可以使用人造元氣嗎?”
小敏見木春生一味的強調天地元氣的平衡,忍不住的開口詢問。
“怎麼製造?”
木春生覺得小敏的辦法不錯。
“我記得仙草壩村的後山是原始森林,那裏麵枯枝敗葉多不勝數。”
“菁菁可以打造一個元氣轉化的大型法寶,以枯枝敗葉為原料生產天地元氣!”
小敏越說越興奮。
“這不就是升級版的複合肥嗎?”
木春生眼前一亮,他覺得自己走進了死胡同。
這自然的天地元氣不夠用,人為製造補足不就好了。
隻要數量夠大,不僅可以彌補虧空,還能改善環境,提升天地元氣的質量。
“那你說說看,如何運輸人造元氣?”
木春生決定引導著小敏完善這個超級構想。
科技興農,木春生被自己憑空產生的念頭給吸引了。
不過他並不打算和小敏爭奪這份功勞。
“這個簡單呀,直接在仙田上方建立起網狀的元氣管道。”
小敏提出了第一步設想。
順手還畫出了輸氣管道圖。
按著在圖上對應的每株育良仙稻的位置上開出閥門。
用單獨的管道從閥門處接入仙稻根部。
再在閥門上標示出元氣刻度。
這樣一來,需要給每株育良仙稻攝入多少天地元氣。
完全可以人為控製。
“科學灌溉!”
木春生記得自己沒有向她講過這方麵的知識呀,難道是自學成才?
對了,怎麼把小俞給忘記了,自己腦袋裏有什麼,小俞可是門兒清。
能夠提出這樣完整的思路,也就不足為奇了。
“菁菁,小敏的元氣轉化方案可行嗎?”
木春生對於如何把枯枝敗葉中的元氣轉化為育良仙稻所需要的元氣一竅不通。
“這個我也說不準,應該和小敏的煉丹第一步差不多吧!”
狼菁菁對於小敏的設想有一定的認識,可是她不懂煉丹,就無法打造出來。
“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煉丹爐!”
小敏把自己設計的元氣轉化設備印入承影石中,再交給狼菁菁處理。
接下來,又設計出了元氣儲存設備。
兩天之後,終於完成了安裝調試。
當第一縷人造元氣順利進入仙稻種子時。
木春生率先鼓起了掌來。
“木春生同學,你這是做什麼?”
邵琴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
“鳶兒,記下!”
木春生扭頭對韓鳶說。
韓鳶在木神紀中記載:次年四月初,支農仙草壩村,丹神小敏發明第一台元氣轉換器兼輸氣設備。
與木春生親手設計的種田三寶一起,改變了黔靈大陸上種田人的勞動方式。
仙草壩村一躍成為黔靈大陸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