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香巴拉的傳說(2 / 2)

整個上午客棧都很寧靜,三毛開車去縣城買菜了。餐廳裏啞巴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林雅軒和宋思薇裹著毯子,坐在火爐邊嘰嘰喳喳的小聲聊著天。而我在餐廳裏發現一本小說,思緒已經跟隨小說的情節陷入進去。

這篇小說講述了30年代,男主角和其他兩男一女四個人,乘坐一架小型飛機被駕駛員劫持。降落在一座狹長的山穀口。劫持他們的飛行員,卻因為高原反應引起心髒病死掉了。然後出現一位會講著純正英語的老人,帶領他們通過一個叫藍月亮穀的地方,和一片雲霧繚繞的林海,進入到一個叫做香格裏拉的山穀。

在香格裏拉住著以藏民為主的數千人,居民的信仰和習俗各不相同,雖然存在著儒、道、佛多種教派。但是卻人與人之間,彼此團結友愛。是一種祥和安寧的社會狀態。

不過最令人驚奇的是,這裏的山民都十分長壽。許多人年紀過百,樣貌卻還年輕。然而隻要山民離開香格裏拉,就會失去年輕。

四個人當中,有三個人想要留在香格裏拉,隻有一人想回到自己的社會。但是路途遙遠,孤身一人回不去。便趁著香格裏拉的最高喇嘛辭世,馬幫腳夫送貨到香格裏拉的機會。勸說男主跟他一同離開。男主同意了,還帶著一位香格裏拉的原住民,一位看上去隻有十八歲的姑娘。

當男主再次出現的時候,是在一所教會醫院裏,也已經喪失了記憶。勸他一起出來的男人也不知所蹤。而那位看上去隻有十八歲的姑娘,卻成了醫生眼中見過的最老的女人。

看完這本小說,已經到了下午,天氣看上去好了一點,烏雲稀薄了許多。我靜靜回想著小說的內容。小說裏提到的藍月亮穀,隻有在特定時間才會出現,如果想去香格裏拉一年隻有一次機會。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就算翻遍整座山也找不到藍月光穀的入口。

而我去過的鬼刹島,和小說中的香格裏拉卻有些相似,同樣發生在30年代,都是一處神秘的空間,住在香格裏拉的人都很長壽,鬼刹島上也有著一群一模一樣的人。

打印紙記載的資料裏,提及登山隊在出事前曾用步話機說過,在他們麵前出現一座很大的寺廟。而小說中也提及了香格裏拉有一座很大的喇嘛廟。這兩者之間會不會有什麼關聯?難道小說不是作者虛構的,小說中的香格裏拉真的存在嗎?

石野每年都過來一次,是不是就在尋找傳說中的香格裏拉?就算石野在尋找香格裏拉,可是跟鬼刹島又存在什麼樣的聯係?為什麼會有張大川案件的卷宗檔案呢?

想到這些,我想首先應該先弄清楚,那幾張日文紙記錄的是什麼意思。也許會涉及到一些隱秘,我不敢隨便找人幫我翻譯。這時候我想到了廖大誌,我們之間本身就是互相依托,同生共死的關係,不存在秘密可言。

當即,我讓啞巴盯住石野,便溜出去找了處電話聯係上廖大誌,將事情的經過跟他講了一遍。讓他找個信得過的人,將紙上的內容翻譯出來。廖大誌如今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自然知道該如何行事,我與他相比反而顯得稚嫩了許多。不需要我交代什麼,便給我了一個傳真號碼,讓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