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唐卡,以畫人物佛像為主,也繪走獸花鳥、奇石山景,以及宮殿樓閣。畫法多用細筆填彩暈染的方法,即先勾勒精細的線條輪廓,再用各色豔麗的對比色彩填充或暈染。有些背景如山水、雲彩、宮寶、樓閣等用類似金碧山水的畫法加以烘托。
圍裙藏語稱“邦典”,是藏族婦女喜愛的衣物之一,也是藏族婦女的標誌。
牛皮船的西藏地區常見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牛皮船是用堅韌木料當支骨,外蒙上由幾中牛皮縫製而成的皮子,故稱“牛皮船”。一隻小的牛皮船可運載3-5人,大的可乘10人左右。由一位船夫劃船兼掌舵即可。牛皮船優點不少,它堅韌,不怕河中礁石撞擊。皮船底大浮力大,不管河道深淺,均可左右穿行。皮船船體輕,船夫肩運方便。
“風馬旗”在西藏旅行,人們常可見到一串串印有經咒圖像的紙片或布片串成的各種小旗,固定在繩上,有的掛在橋端的捌枝上,有的懸在屋簷間,還有的揮撒在山頂上,讓這種旗隨風飄揚。這種吉祥旗叫“祈願幡”,因旗上有馬的圖像,俗稱“風馬旗”。
藏戲麵具由來已久。它在藏戲形成之前就已出現,這大概與原始宗教崇拜圖騰有關。《西藏王統記》曾記述雪城藏民為歌頌英雄鬆讚幹布的豐功偉績舉行過盛大的藏戲演出,並這樣描寫:“為使法王散心情。戴上麵具舞獅虎,執鼓跳舞眾藝人,各獻技藝顯奇術。”據說,這是關於藏戲麵具的最早記載。
狐皮帽藏族同胞戴狐皮帽由來已久。據傳,古代藏胞戴狐皮帽與今日的觀念截然不同。古代曾有過一條法律,誰在戰爭中臨陣脫逃而被抓獲者,令其戴上拖著尾巴的狐皮帽,讓他在大庭廣眾下亮相出醜,並接受同伴們的斥責。無疑,誰戴上狐皮帽,將是一種恥辱。(二)日喀則市
日喀則地區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主要有紮什偷布寺、夏普寺等。這裏有包括世界之巔的珠穆郎瑪峰在內的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7座。大自然的奇觀和神秘的冰川城城,引起了各國登山家、探險家、科學家和旅行家的極大興趣和關注。
日喀則
從拉薩西行340千米,即可達日喀則。“日喀則”意為“如意家園”,是古代烏斯藏的都城,至今已有500年的曆史,目前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也是西藏黃教兩大領袖之——一班禪額爾德尼的世居地。興建於明朝的紮什倫布寺,是舊日喀則的標誌。它依山傍水,層樓高聳,金碧輝煌,莊嚴雄偉,總建築麵積達30萬平方米,大小殿堂和住宅上千問,僧侶達4000之眾。
羊八井“地熱博物館”羊八井位於拉薩市當雄縣,這裏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被譽為“地熱博物館”。在羊八井地區,有星羅棋布的溫泉、熱泉以及超過當地沸點的沸泉。熱水塘、熱水湖的麵積從數百平方米封數千平方米不等,此外,還有地熱爆炸穴、間歇噴氣井和鹽泉、硫質氣孔等等,不勝枚舉,為高原增添無限壯麗的景象,更帶給遊人一份神秘感。
服務電話
旅遊汽車公司解放中路
23502
日喀則飯店解放中路
22550
西藏名特產
西藏傳統工藝品有拉薩、日喀則地毯、江孜藏毯,昌都藏靴,昌都、拉薩、江孜、日喀則藏裝;西藏名食是酥油茶,傳統節日食品是“卡色”、青稞糌粑、青稞酒;名貴藥材有熊膽、麝香、冬蟲夏草、大參果、天麻、雪蓮、藏紅花等。
西藏民族風情
西藏高原上居住著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他們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藏族人性情豪爽,能歌善舞,熱情好客,有許多獨特的禮節。獻哈達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節,是對對方表示純潔、誠心、尊敬的意思。藏族人民的飲食也與眾不同,他們以肉製品為主,平日喜歡喝酥油茶、吃糌粑、飲青稞酒。藏族服飾別具一格,藏服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裙、色彩絢麗,常用豹皮、獺皮裝飾衣裙邊。藏民比較典型的裝束是:身著羊皮藏裝,頭戴狐皮帽,腳穿牛皮筒靴。藏民喜歡珠光寶氣的裝飾,廣泛動用珠寶、金銀、象牙、玉器來打扮自己,並把服飾看成是財富和美的象征。藏族人民有許多傳統節日,第一大節日就是傳統的藏曆年,時間一般是在漢族的春節前後,和春節相似。雪頓節也是藏民的一大節日,從藏曆年7月1日開始,持續4~5天,主要以藏戲會演為主。此外,藏族還有沐浴節、酸油燈花節、朝山節等節日。
注意事項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達4000多米,空氣稀藏,可能會出現頭疼、頭暈、氣短等一些高原缺氧反應,遊客對此要有心理準備。此外紫外線輻射比較強烈,要注意戴太陽帽、墨鏡,穿長衫長褲。另外,內地人在高原要謹防感冒,因為感冒和痢疾等在西藏這一特殊的高原缺氧環境下是大忌,易引起並發症而發生危險。
自助旅程建議
青藏高原之旅,最便捷的是乘飛機,目前,成都、西安、均有直達拉薩的航班,成都班次最多。若是想飽覽沿線風光,也可乘汽車。現有進藏公路三條,即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三線。(三)昌都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