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深夜,街道上冷冷清清,偶見零星火光閃爍。
他回到刺史府,換上盔甲,派人去請黃忠、於禁、高覽、李典、蔡瑁、陸遜、呂蒙前來議事。
天快亮的時候,眾將齊至刺史府大廳。
李平高坐主位,沉默片刻,道:“洛陽兵變,丞相被劉備、馬騰、韓遂大軍打的節節敗退,據可靠消息,丞相已經放棄虎牢關,準備率殘軍退到河北,諸位,丞相退回河北,朝廷便會派大軍來征討本將,按照劉備等人的兵力,我軍隻有五成勝算,諸位都說一說,本將是該遵天子詔伐曹?還是應該繼續追隨丞相?”
黃忠率先道:“將軍,曹操大勢已去,天子重掌朝堂,您應該上表投降天子,舉兵伐曹。”
於禁是曹操的老部下,但他在曹操麾下的時候隻是個雜牌校尉,跟著李平東征西討,從雜牌校尉升至雜牌將軍,麾下有兵馬三萬多,比他在曹操手下的時候強太多了。
而且,曹操從不信任他,兵權由曹仁曹洪、夏侯兄弟掌管,他上戰場的時候可以領兵,下了戰場,兵權就得交上去。
於禁知道李平在等著自己,忙道:“末將有幸跟隨將軍,願唯將軍馬首是瞻。”
李典見於禁都表態了,道:“末將也願意追隨將軍。”
蔡瑁是荊州本地士族,向來隻重自家的利益,眼下曹操失勢,李平便成了他的主人,笑道:“末將一切聽將軍吩咐。”
高覽和張頜都是袁紹舊部,他們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對他們是嚴加防範,根本不給他們上戰場的機會。
現在李平要自立,高覽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朗聲道:“末將任憑將軍差譴。”
陸遜和呂蒙都是江東舊部,他們巴不得李平自立,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任何異議。
主位上的李平很滿意眾將的答複,沉聲道:“此事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另外,曹丕帶著曹操親筆信正往荊州趕來,本將已經傳令下去,各地關口隆重招待,諸位也回去準備一番,再過兩日,隨本將出城迎接曹丕。”
眾將紛紛拱手領命。
李平摸清了將領的底,揮手讓他們下去。
摸清了將領們的心思,他派人將荊州和江東文臣找來,詢問他們的意思。
荊州大多數文臣讚同李平歸降朝廷,舉起伐曹大旗。
隻有禰衡等寥寥幾人勸李平觀察一段日子,再作決定。
江東文臣全部同意李平自立,包括魯肅在內。
摸清文臣們的心思,李平留下魯肅一人,揮手讓其他人回去休息。
“將軍,你終於走到這一步了!”魯肅摸著胡須笑道。
“如子敬所願,本將決定自立,不過,在這之前,本將有一件事拜托子敬幫忙。”李平意味深長的笑道。
“請將軍示下。”魯肅拱手道。
“太史子義忠勇過人,本將屢次征召他,他都以忠臣不侍二主拒絕,本將想請子敬走一趟,替本將勸降太史將軍。”
魯肅自信道:“此事交給在下,將軍盡管靜候佳音。”
“有勞子敬了。”
李平點點頭,揮手讓魯肅下去。
兩日後。
襄陽城外,李平率領荊州文武百官在官道上等著迎接曹丕。
日過中午,官道上漸漸出現一行車隊。
大概有千餘軍士隨行。
車隊行至百官們前麵,曹丕一身錦衣,從車中跳下來,快步走到李平麵前,作揖行禮道:“先生平定江東,居功甚偉,請受曹丕一拜。”
“公子過譽了。”
李平拱手回禮,道:“末將在刺史府擺下宴席,就等公子入座。”
“先生請!”曹丕象征性的謙虛了一下,率先而行。
黃忠等武將跟在後麵,向城中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