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李平率大軍回到襄陽。
襄陽百姓夾道相迎,州府官員列隊迎接。
李平率領黃忠、於禁的八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襄陽城。
時隔半年之久,他平定江東,結束了數十年的吳楚戰亂。
荊州官員在刺史府大擺宴席,犒勞有功將士。
黃忠、於禁、高覽、李典、蔡瑁、文聘等將領會聚一堂。
文臣有蒯越、蒯良、步鷙、虞翻、張肱等人。
李平在慶功宴當場宣布,升黃忠為平南將軍,於禁為破虜將軍,高覽為撫順將軍,李典為懷義將軍,蔡瑁為定南將軍,文聘為蕩寇將軍,其他一些有功將校各有封賞。
受到封賞的將領們頻頻向李平敬酒,有些將領趁著酒醉,建議李平脫離曹操。
其實,從攻下江東的那一天,就有人勸他自立。
那時北方仍是曹操一家獨大,他就是有心自立,也不敢打出抗曹大旗。
現在,眾將勸他自立,雖然都存有一些私心,但時機卻把握的很準。
若是他在這個時候自立,對北方的曹操就如同一場大災難。
文臣當中,荊州本地士家都沒有表態,隻有從江東投靠過來的步鷙、虞翻二人讚同。
李平端著酒杯思慮許久,含糊其辭的說了一番話,既沒有說他不自立,也沒有說他要自立。
這讓許多將領和文人摸不著頭腦。
好在這個話題隻是一會兒就結束了。
眾文武坐在一起繼續高談豪飲,笑聲充斥著刺史府。
從這日起,李平一手抓兵權,一手抓政權,開始休養生息。
北方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七月!
國丈伏完趁曹操率軍出征,洛陽空虛,夥同忠心漢室的將領發動兵變。
漢軍殺進皇宮,救出漢帝和伏皇後,大肆殺戮曹氏親信。
曹操大後方亂作一團,首席謀士荀彧倒戈漢室,為漢帝出謀畫策,朝堂之上,一轉眼的功夫,全換成了忠心漢室的功臣。
曹操此時陷入進退兩難之地,前有蜀軍和西涼軍討伐,後有洛陽兵變,他是退無可退,進無可進。
漢帝重奪朝政大權,立即下詔書敕封劉備為驃騎將軍,馬騰為左車騎將軍,韓遂為右車騎將軍,詔令三人率軍討伐曹賊。
劉備等三人得到天子詔書,高興之下,三人發傾城之兵猛攻虎牢關。
一時間,虎牢關大戰升起,劉備等三人命令麾下將士踏著人肉盾牌猛攻,曹操則是下令大軍死守,一方麵從河北調兵馳援虎牢關,一方麵派兒子曹丕前往荊州,說服李平率兵北上。
七月,驕陽似火,烈日炎炎。
盛夏的太陽,像個大火球,火辣辣地照射著大地。
李平穿著一身薄衫,來到征南將軍府。
雖然他現在是征南將軍,但他卻不住在這裏,這裏住著絕代風華的洛神。
自從曹丕離開荊州,洛神就一個人帶著兒子住在府中。
李平在襄陽的時候,經常來看望洛神,此時他輕車熟路的來到征南將軍府後院。
一身白絲長裙的甄宓坐在涼亭下麵,石桌上放著夏季水果。
李平來到涼亭下麵,笑道:“夫人今天怎麼有心情請在下喝茶?”說著坐到甄宓的對麵。
甄宓嫣然一笑,輕聲問道:“李將軍,妾身聽聞洛陽發生了大事,不知夫君他怎麼樣了?”
“夫人放心,曹公子很好!”李平隨意回道。
甄宓秀眉輕皺,她敏銳的從李平話中聽出異樣,以前李平稱呼曹丕為公子,今天卻稱呼曹丕為曹公子,雖然多了一個字,但卻顯得十分生疏。
襄陽城到處傳著李平要自立的風聲!
甄宓擔心不已,她雖是一介女流,但她嫁給曹丕,就是曹家的女人,現在曹家陷入困境,她覺得自己有必要為曹軍做一些事。
“妾身與將軍相識兩年多,一直認為將軍是一名忠義無雙的男兒,夫君對將軍更是敬重有加,現在曹家正值困境,還請將軍念在夫君的情麵上,盡早發兵救曹丞相。”
甄宓鶯聲婉轉,嬌音縈縈,聽的李平一陣心猿意馬。
可惜,他已經決定了,不再輔助曹丕。
雖然他的任務是幫助洛神登上太後寶座,順便給郭女王毀容。
但是甄宓就在他眼前,他有十幾萬大軍,占據荊揚二州,隻要天下動蕩,他完全可以自己登基為帝,封甄宓為夫人,日後他退位,甄宓就是太後,沒必要繼續扶持曹丕。
李平看著甄宓豔絕天下的臉蛋,笑道:“並非是在下不願意馳援丞相,而是荊州軍不願北上。”
甄宓微微一愣,輕笑道:“李將軍是朝廷敕封的征南將軍,將士們怎麼會不聽你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