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平定孫吳(3 / 3)

為了表現出足夠的信服力,曹軍將士押著孫權來到西、南、北三個城門喊話。

孫權被逼無奈,向城中正在抵抗的韓當、黃蓋下令投降。

韓當、黃蓋雖然不情願,但這是孫權的命令,他們若是拒不執行,形同背叛。

曹軍輪番向城中的江東軍喊話,隻要他們投降,征南將軍保證不傷孫家一人,若是他們拒不投降,每隔半柱香,曹軍便殺一名孫家人。

韓當和黃蓋商議一番,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保住主公孫權的性命,他日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建康城中有一萬五千兵馬,戰死兩千多人,其餘一萬兩千多兵馬在黃蓋、韓當的率領下棄械投降。

曹軍接收了建康城,俘虜江東軍一萬多,孫權麾下的大將黃蓋、韓當、程普、徐盛、丁奉、陸遜等人皆被曹軍俘虜。

文臣中的張昭、魯肅、顧雍、步鷙、虞翻、諸葛瑾全被曹軍羈押起來。

建康城中的糧草輜重全部歸曹軍。

李平在吳侯府發布將令。

一、張貼榜文,安定民心。

二、清點吳侯府錢財,登記造冊。

三、傳令甘寧、張頜、魏延率兵前來建康。

四、以吳侯孫權的名義,向各地發布檄文,命各地太守上表投降。

五、不得毒打俘虜,不得侮辱俘虜。

六、各營將士不許擾民,不許上酒肆、勾欄、不許淩辱婦女,違者軍法從事。

隨著一條條命令頒布下去,建康城恢複清靜,街上的屍體被抬出去埋葬,血跡斑斑的街道被清理幹淨。

城中一切恢複如常。

李平再次下令,命於禁派人給太史慈送去孫權的親筆信,迫使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率五千精兵到達城外,突聽建康城被曹軍攻破,主公孫權被擒,所有將軍和文臣全部成了曹軍的俘虜。

緊接著,孫權的親筆信送到他麵前。

太史慈自詡忠義無雙,不會違背主公的命令,他令五千精兵向曹軍投降,而他自己,褪下盔甲,向著建康城拜了三拜,策馬離去。

於禁率兵接收了太史慈的五千兵馬,唯獨不見主將太史慈,便派人將這個消息稟報給李平。

太史慈是名勇將,也是名忠義之輩。

李平豈能與這等英雄人物錯過,他接到於禁的消息,立即寫了四封內容一樣的書信,派出一千騎兵,沿著建康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追趕,一定要帶回太史慈。

騎兵們晝夜追趕,在彭陽湖附近追到了太史慈,將李平的書信交給了太史慈。

太史慈單槍匹馬的離開,就是不想投降曹軍,李平的一封書信,卻讓他不得不回建康。

太史慈拿著書信,隨曹軍騎兵回到建康城。

此時,甘寧、張頜、魏延三人領水陸六萬大軍回到建康。

李平在吳侯府給眾將接風洗塵,特意安排人帶太史慈一起赴宴。

宴席中,曹軍將領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將領們頻頻向李平敬酒。

唯獨太史慈一籌莫展,一人獨自喝著悶酒。

李平笑著問道:“子義為何悶悶不樂?”

太史慈回道:“主辱臣死,某戴罪之身,安敢與列位飲酒作樂?”

李平微微一笑,不再作答,繼續與眾將飲酒。

酒宴過後,他回到吳侯府後院,歇在了大喬的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