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堅持一個月,一個月就結束了,到時候你們就可以想幹嘛幹嘛了,那麼多年都過來了,可不能在這最後關頭懈怠了。想想美好的未來,想想…………”
考試前不停的動員班上每一個同學,讓他們更加加油努力,是每一個班主任常用的手段。放大和修飾大學生活的輕鬆自由和美好,仿佛那就是一個烏托邦,讓這些學生們趨之若鶩,但大學絕對不是每個人的天堂。
好話說多了,差點讓吳宇自己都信了,還好才畢業沒幾年,那些在學校的時光,還記憶猶新。
大學裏課程相對高中來說確實少了很多,管理也很鬆散,但覺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很多學校大一新生是要上早晚自習的,或者就是跑早操,有些軍事化管理的學校更加嚴格,大學四年和高中差不多,當然大學的假期沒有各種名目的補課,但有實習。
到了大三大四,就得考慮畢業以後的事了,是找工作還繼續考研?大三以後課程雖然少了很多,但這段時間無論是否考研,日子都不會太輕鬆。
看著這些每天埋頭於群書之中的學生,吳宇想起來他當初考研的那段日子。那段時間他也是每天起床就是看書,但與這些學生不同的是,他可沒人監督,也沒那麼多老師教導,一切全靠自習。而學校會開一些考研輔導班,校外也有很多收費輔導班,但考研真的還是得全靠自己平時的努力和自律能力。
很多人到大三的時候,已經收不起心學習了,因為大一大二浪蕩兩年已經落到習慣了,很難再靜下心去學習。況且考研錄取率比高考低得太多太多,每年都有無數人名落孫山,有人回去重新準備,第二年再來,有的從此放棄。如果當初沒有自己沒考上,那現在自己會在幹嘛?可惜生活沒有如果,現在走的每一步,就已經注定了將來的路。或許等以後這些學生們才會知道,對漫長的人生而言,高考其實也不算什麼。
很快,他們就要開啟一段人生新的旅程,吳宇要重新像學生那樣去學習,準備考試,重新走上曾經準備好的那一條路。
高考結束幾天後,吳宇參加那些學生們的聚餐之後,了卻了心事的吳宇向年級組主任遞了辭職信,收拾東西回家了。如同剛到這學校一樣,走的時候除了那些腦子裏增加的東西什麼也沒帶走。
“或許以後我還會去做老師,但現在我又是個正在準備考試的學生了!”
走出學校那一刻,吳宇依依不舍的回頭看了一眼,這呆了好幾年的學校,心裏如是想。
回到家後,他開始了每天緊張的複習生活,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吃飯,很少走出自己的房間,基本上斷絕了一些與外界的聯係哪怕是學習和買資料,都是通過電腦在網上完成的。除了常聯係的朋友之外,似乎人們都快忘記了有這麼個人。
每天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吳宇都覺得自己快瘋魔了,但頭腦卻越來越清醒,真應了那句話,不瘋魔不成神。現在已經不像當初在學校那樣了,沒人陪伴,沒有人一起學習,隻是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戰,身邊的人都找不到共同語言,沒辦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