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丁汝昌覺得奇怪,自言自語說:“這裏既沒有美國港口,也沒有美國商站,哪來的美國艦船。”正猶豫間,對方軍艦進入大炮射程附近,突然將星條旗換成日本太陽旗,丁汝昌一看就明白了,原來是日海軍中將伊東佑亨率日本聯合艦隊14艘軍艦前來襲擊。

這時在大東溝外海的中國軍艦共14艘,其中4艘因太小不能參加戰鬥。能參戰軍艦10艘共31000噸。中國海軍的主力是“定遠”、“鎮遠”兩艘鐵甲戰列艦,排水量7430噸,有305毫米大炮4門,要害部位有360毫米的多層裝甲,是數一數二的遠東巨艦。它們的缺點是航速較慢,僅有14.5節。

日本海軍參戰力量的12艘軍艦共38000噸。日艦大多是下水不久的新船,航速高,火炮射速快。日軍對中國海軍是早有預謀,有備而來,為了專門對付“定遠”艦的厚甲,有的日艦還安裝了320毫米的大口徑炮。日艦的總指揮伊東佑亨是一個戰爭狂人,為了消滅中國的北洋水師,這個家夥絞盡腦汁。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雙方各艦的艦長多是當年在英國留學時的同學,他們在學校裏就互比高低,結果中國學生超過了日本人,但好勝的日本人是不會服氣的,在畢業酒會上,他們的代表曾向中國人挑戰,說:“學習好不是真本領,戰場上的勝利才是真本事。”中國學生欣然應戰,雙拳一抱回應道:“那就戰場上見。”今天就是見高低的時候了。

日本海軍仗著數量和航速優勢,以“吉野”、“高千穗”、“秋津州”、“浪速”四艘快速巡洋艦為前鋒,采取魚貫縱列依次銜尾前進;日本旗艦“鬆島”率領“千代田”、“岩島”、“橋立”、“比睿”、“扶桑”六艦組成核心艦群,最小的日艦“西京丸”、“赤城”置於艦隊左舷側。伊東佑亨坐鎮“鬆島”,日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也來乘“西京丸”觀戰。

中國海軍對日本海軍在我國黃海的猖獗行為早已忍無可忍了,各艦官兵同仇敵愾,目不轉睛地盯著敵艦,決心與敵人一拚到底。處在“定遠”號上的丁汝昌、劉步蟾見敵人以單行縱隊撲來,決定采取以主艦“定遠”、“鎮遠”居中的橫陣迎敵。

雙方艦隊接近1萬米時,日艦準備先攻擊中國艦隊最弱的右翼。丁汝昌下令全艦隊向右移動4度,以便讓主力兩艦先接觸敵人,亦可稍掩護“揚威”、“超勇”、“經遠”三艦。

12時50分,雙方艦隊相距5000多米時,“定遠”首先發主炮攻擊,其餘各艦亦相繼開炮。彈丸在日艦旁炸起一串串水花,但未對日艦構成真正威脅。當時,正值天刮起了東風,北洋艦隊前方硝煙彌漫,日第一梯隊四艘軍艦趁機以每小時14海裏的速度向前疾駛,當前出到離我艦隊3000米時,日四艘軍艦陸續用速射炮猛轟“揚威”、“超勇”。我艦隊也以主炮還擊。經過一陣激戰,“揚威”、“超勇”中彈起火,二艦相繼退出戰鬥,13時,“超勇”沉沒。日軍的頭艦“吉野”被我擊中起火,但很快被撲滅。

由於北洋軍艦年久失修,“定遠”艦橋被突然開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從艦橋上跌落受了重傷。他拒絕被抬入內艙,他大喊道:“別管我,向敵艦開火!”可是,他的傷勢嚴重影響了他的指揮,中國艦隊的陣形開始散亂。

再說日本的“比睿”和“赤城”被我包圍,在中國艦隊冰雹般的炮彈下,四處亂竄,“比睿”加足馬力,突然改向,向右急轉舵,冒死從“定遠”、“來遠”間逃跑。“定遠”、“來遠”乘勢夾擊“比睿”予敵艦以重創。“赤城”受到我艦的猛烈炮擊,敵艦長阪元八郎當場斃命。日海軍軍令部長乘坐的“西京丸”,也被我炮火擊中,嚇得冒著黑煙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