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 / 2)

張儀說:“我聽說,齊王現在非常恨我,隻是畏於秦國的強大,更懼於大王對我的厚愛,才不敢前來取我人頭。如果大王派我到魏國去,齊王肯定會發兵進攻魏國。當魏、齊兩國拚死廝殺之時,大王就趁機進攻韓國,進入三川,出兵函穀而不進攻,以逼進周京,周朝的祭器就會交給大王。到那時,大王就可以挾持天子以令諸侯,成其帝王之業!”

秦武王不勝歡喜,立即表示讚同,並且出動了三十輛兵車,隆重地送張儀去魏國。張儀手持秦王的符節,一掃近來的沮喪而頗有些春風得意了。張儀並非得意忘形之人,他隻不過是故作姿態以掩飾內心的落魄而已。

魏國不敢得罪秦國,自然也就不敢慢待張儀。因為張儀是秦王親派的使臣呀!

至此,張儀按照他的萬全之策,一帆風順地完成了離秦赴魏的安全轉移,而且還在魏國擔任了相國。

正如張儀預料的那樣,齊王聽說張儀到了魏國,果然出兵攻打魏國。

魏王知道自己的兵力不及齊國,未免有所畏懼。同時又覺得,因為張儀而魏國無端受害,實在不值得。在他看來,張儀如能離魏歸秦,齊國就會與魏國重歸於好。不過,他覺得此話不好開口,意欲請來張儀,以商討戰事為名,暗語點撥張儀。

不料,張儀主動拜見,說:“大王,您恐怕正在為齊國動兵之事擔憂吧?”

魏王點點頭,問:“憑我魏國兵力,您看,能擊退齊軍嗎?”

張儀說:“何需大王興師動眾?我能讓齊國停止用兵。”

魏王按照他的思路作出了反應,忙問:“莫非您想回秦國搬兵?”

張儀淡然一笑:“亦無須秦王動用一兵一卒。”

魏王不禁茫然至極,既不用我興師動眾,亦無須秦國的一兵一卒,就可退卻齊兵,簡直是白日做夢!但魏王深知張儀做事神秘莫測,又見張儀如此坦然自若,料定張儀必有退兵之策,可心裏又不大有底,便試探著問:“您一人焉能阻擋住齊國的千軍萬馬?”

張儀微微一笑:“大王,您就放心吧,齊國肯定會退兵的。”

魏王見其如此胸有成竹,又對退兵之計如此諱莫如深,盡管心裏惴惴不安,但知不宜深問,便道:“退卻齊軍之事,全仗您去辦了。”

張儀道:“大王,您就靜候喜訊吧!”

張儀之所以胸有成竹,認為勝券在握,因為他已有安排,而且安排得極為周密穩妥。

張儀早已派出了家臣馮喜。讓馮喜先赴楚國,待齊國對魏國開戰之時,馮喜以楚國使臣的身份出現在了齊王的麵前。

馮喜對齊王說:“大王憎恨張儀,殺了他恐怕不解恨,但是,大王因為他在魏國就攻打魏國,這恐怕反倒救了張儀呀。”

齊王不解,問其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