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歡迎有組織管理能力,善於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求職者。
用人單位反映,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越來越需要發揮協作精神。因此要求大學生應具有組織管理能力,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既能領導別人,又能被別人領導。許多單位普遍歡迎學生幹部,認為這些學生受過鍛煉,與一般沒有擔任過幹部的學生相比,組織管理能力和活動能力都比較強。
6.歡迎有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求職者
許多用人單位說,我們之所以要大學畢業生,不是用來裝門麵的,而是迫切希望大學生們來幫助我們改進技術,用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專業知識,使產品有所更新發展。在商品經濟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裏,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因此用人單位要求求職者不僅要有奉獻精神,同時要有開拓進取、勇往直前的創新精神。
根據日本置鹽道彥先生的歸納,有下麵一些類型的求職者企業不喜歡:
1.成績“優”而無其他專長的學生;
2.以自我為中心的求職者;
3.學生時代耗盡精力的學生;
4.大學時代學無所成的學生;
5.缺乏自信力的求職者;
6.頭腦簡單的求職者;
7.不善交際的求職者;
8.身體狀況欠佳的學生;
9.自我主張太強的求職者;
10.誌願動機模棱兩可的學生;
11.給人第一印象不深的求職者。
突出自己的“名”“優”“特”。
求職其實就是“雙向選擇”,“雙向選擇”就是一種競爭,在競爭中關鍵是看你的實力。因此,在求職信中不必過分謙虛。平時常用的謙詞“才疏學淺”、“一無所長”等決不可用。過分謙虛,會給對方單位留下一個虛假的印象,還以為你真不行,結果會坑了自己,試想,絕對不會有哪個單位喜歡自稱是笨蛋的人。
大家知道,美國搞總統競選,每個候選人總是要對自己大吹大擂一番,說自己有怎樣的宏圖大略、怎樣的安邦治國之才等等。那倒確實有個好處,就是使他自己得到充分表現。當然我們並不提倡自我吹噓,更不讚成弄虛作假,甚至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但也不欣賞那種故作姿態的過分謙虛。隻有實事求是地、勇敢地、充分而又巧妙地表現自己的實力,機會才會來光顧你。
因此,求職者推銷自己與推銷商品一樣,在求職信中,就是要從“名”、“優”、“特”上作文章,塑造你的形象。具體來說,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麵:
1.有針對性。不同的用人者,“擇才”的角度不一樣。
一位外貿公司的經理說,他最喜歡能說會寫的人。他認為這些方麵對於外貿業務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專業學得不太好,以後可以培訓。
我校的一位係主任說,他最喜歡科研能力強,文章寫得漂亮、表達能力強的人。用他最常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喜歡有點“靈氣”的人。
一位部隊老首長說,他當年提拔幹部有偏愛,即喜歡提拔字寫得漂亮的士兵。他還說,他提拔的幹部中現在有的已成為書法界名人了。
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怎樣才能投其所好呢?這就要求必須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深入了解招聘單位以及所要應聘工作的精況,更為重要的是還要了解招聘者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二是在分析自己的基礎上,找出能夠吸引招聘者的條件;三是要把自己的優點用到需要的地方。
2.突出在點。所謂突出重點就是要突出那些能引起對方興趣,有助於獲得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專業知識、工作經驗、特長和個性特點等。
在介紹專業知識和學曆時,你可以強調自己的專業特色,但重點寫工作經驗和能力。
工作經驗是信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招聘單位看信時最注意的部分。盡管大學畢業生資曆淺,工作經驗還不夠,但並不能因此而認為自己沒有經驗,任何工作單位都不會欣賞毫無工作經驗的人。事實上,任何人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隻要對做好這一工作有關係的事情或活動,都屬於這方麵的工作經驗。如與人相處或管理人的經驗、假期社會調查、社會經驗實踐活動的經驗、甚至旅遊的體驗也是值得一提的。介紹經驗不能太空泛,寧可少寫幾項經驗,也要把它寫具體,使之真實、可信、有說服力。要始終圍繞著一個中心一你能勝任工作,來介紹自己的經曆和經驗。
曾經工作過的求職者,陳述工作經曆時,不要單純羅列職位;工作單位和工作時限,還應簡要描述工作職責、具體作法、一至兩項最成功的事例。
特長不僅是指專業所長,也包括了文體特長、語言特長。書畫美術特長、社交特長等等。比方說,你會說一口流利的廣東話,那麼去深圳找工作就是你的特長。
3.強調與眾不同之處。大學畢業生不要害怕自己成績不好,這不僅是因為,在畢業的時候,成績不好這個事實已經是不可挽回的了,更重要的是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進入以能力取人而不是以分數取人的時代。隻要自己有與眾不同之處,往往這就是你的特長,如果你能在求職信中將它巧妙地表現出來,同樣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4.體現良好的個性。幾乎所有的用人單位都希望錄用有良好個性的人,特別是喜歡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大學生。因此,在求職信的字裏行間要反映出你的熱情和活力。可以用具體事例直接表明自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如克服困難的意誌、助人為樂的品格、努力積累工作經驗的經曆等。表現個性要適度,點到為止,不要過分渲染,更不能表現出消極被動的工作態度。
講究書信的“情”、“誠”、“美”
這裏的“情”是指書信表達出來的感情,“誠”是指求職的誠意和自我介紹的誠實,“美”則是指信寫得漂亮,做到文情並茂。要使用人者看到你的求職信“一見鍾情”,你不僅要而“名”、“優”、“特”這些“硬本領”,而且還要利用“情”、“誠”、“美”這些“軟功夫”(如果借用廣告藝術中的一個名詞,即所謂“勾引”手段),做到以“情”感人,以誠“動”人,以“美”迷人。
1.以“情感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與元九書》)。“文者情之著也,情不婢嫣則文敝”(袁枚《餘賢村太守詩序》)。寫求職信也同樣要講究感情色彩,語言有情,會更有助於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感化對方。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凝結。人都是有情感意誌的,在人們的互助過程中,由於相互了解和幫助,使雙方形成某種感情,我們常用“遠”、“近”、“親”、“疏”來形容人情就是指人際之間的感情,其表現形式有以血緣為基礎的家庭式情感,有以誌向或義氣為基礎的朋友式情感,有以地緣為基礎的鄰裏和老鄉式的情感,還有以利益為基礎的互惠式情感。人情並不是完全消極的東西,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人們相互寬容。相互諒解、自願以對方的利益的需要出發考慮一些問題,並能為對方作出一定犧牲,使關係保持和諧、發展下去,都是感情在起作用。
那麼寫求職信怎樣做到以“情”感人呢?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摸透對方的心理,然後根據你與對方的關係,采取相應對應的對策。如果對方單位在你的家鄉,你可以充分表達為建設家鄉而貢獻自己聰明才智的誌向;如果對方單位在貧困地區,你就要充分表達為改變貧困地區麵貌而奮鬥的決心;如果是教學單位,你就要充分表達你想當一名人民教師的願望;如果你是通過親戚、朋友、熟人聯係工作單位,你就要動之以情,引起對方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友誼、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興趣、共同的愛好的美好回憶等等。總之,你要設法引起對方的共鳴或者得到對方的同情,這樣對方會自動地伸出友誼之手,給你以無私的幫助。
2.以誠動人。在科學史上,法拉弟之所以能成為名震全球的科學家,就得益於向戴維寫的別具一格的“求職信”。戴維(1788—1829)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二十三歲便被聘為英國皇家學會主講。法拉弟(1791—1867)原來是一個學徒,每天默默無聞地做訂書工作。但他有誌於科學,特別崇拜戴維,為了求得戴維指教,他渴望能當戴維的助手。1813年法拉弟冒昧地給戴維寫了一封信,寄了自己認認真真整理好的自己親自去旁聽的戴維講演記錄,表示自己對科學的熱心以及求師的誠意。他當時隻想碰碰運氣。誰知,戴維很快回了信,並約法拉弟麵談。因為戴維看到法拉弟的自薦信和有獨特見解的講演記錄,看出這個青年徒工是個很有前途的科技新苗,而且被他的誠意所感動。見麵後,戴維毅然決定請法拉弟做自己的助手,安排在皇家學院實驗室工作。就這樣,在戴維的幫助下,法拉弟終於成了偉大的科學家,當上了英國皇家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