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5

連接和平的紐帶

卡丹先生不滿足於他在專業和商業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一直致力於通過各種社會活動達到增進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建立友誼關係,從而達到各國人民、各種文化和平共處、互相借鑒、共同發展的目的。

皮爾·卡丹從1957年開始,就連續造訪剛剛走出戰爭陰影的日本,至今他已訪問過日本幾十次,深深受到日本人民的愛戴。

蘇聯、越南、古巴、利比亞等尚未完全對外開放時,他就到訪過這些國家,作為民間外交家,發揮了職業外交家所無法起到的作用。他同以上許多國家的政府要人、政界名流、實業界大亨和藝術泰鬥之間有著直接聯係。

而這些對外聯係並未借法國政府之手,都是他個人開展的。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1年2月聘任皮爾·卡丹為名譽大使,除了負責處理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外,還負責做國際間的容忍工作。

所謂容忍是指各國人民不分種族、財富、教育、性別、文化、宗教等差異,互相包容差異,平等相處,共同發展。皮爾·卡丹親自設計了五色容忍旗幟,並在中東等地升起,以呼籲人民具有容忍精神。

可以想象,這些舉措對處於戰火中、熱切渴望和平的人們將是怎樣的慰藉。卡丹先生還非常熱衷於支持藝術家,1970年他在法國總統府隔壁開辦了卡丹文化中心,為年輕有為的藝術家提供登台的機會。

例如,俄羅斯芭蕾舞藝術大師瑪亞普利采斯卡亞、加拿大籍歌星席琳·迪翁、越南畫家丹尼爾·尤、中國畫家鄧林等,都得到皮爾·卡丹的幫助。有一年冬天,中國文化節也在那裏舉辦畫展。

卡丹先生還兼任了環地中海國家理事會秘書長的職務,他也發起了拯救威尼斯和長城的拍賣活動,他目前正組織國際力量重修埃及亞曆山大燈塔。總之,目前各種社會活動占去了卡丹先生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他亦樂此不疲。

後來,法國總統、意大利總統和日本天皇分別向他頒發勳章。他在國外的公務活動,幾乎都受到國家元首的接見,他走到哪裏,哪裏就要紅毯鋪地。

時裝表演是從西方引入中國的,具體一點說,也就是皮爾·卡丹帶進來的。現在,一提時裝表演,人們似乎就會看到舞台上婀娜多姿的模特,五彩繽紛的時裝,聽到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殊不知,萬事開頭難,當社會上還在批判奇裝異服的時候,皮爾·卡丹不可避免也成了一部分人攻擊的對象。

然而,極富冒險精神的皮爾·卡丹不會為此所累,任何具有挑戰性而且大膽的計劃一旦在他的頭腦中構思成熟後,他會不惜任何代價將其變為現實,並精心策劃,付諸實施。當初,萌發開拓中國服裝市場的想法時就有人出來勸阻他:

“中國實行共產主義,你代表資本主義,兩者合作是不現實的。”

皮爾·卡丹斬釘截鐵地回答:“法國人是人,中國人也是人,人民之間沒有理由不進行交往,我對中國充滿信心。”

皮爾·卡丹還曾說:“我第一次來中國搞服裝展示會時,中國剛剛開放,還處於困難時期,法國駐華大使認為與中國發展外貿關係不可能有前途,但是由於我對中國傳統的了解,我覺得中法文明有著共同之處,我堅信中國老百姓一定會喜歡上我設計的服裝。”

事實證明,皮爾·卡丹的確有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大師,能在中國取得如此大的突破,是因為他從不受政治形勢和意識形態的束縛。

1989年,一些法國企業停止了與中國的業務往來。而皮爾·卡丹的態度非常明朗:不介入中國政治,法國人沒有理由向中國發號施令。他於1990年11月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了大型時裝展示會。北京又一次為中法藝術同台交流提供了盛大的舞台。

皮爾·卡丹帶著對中國的熱愛,在全麵而深入地了解了這個民族之後,他便開始一步步向中國推進,力求多方麵與中國合作。

《特裏斯丹與綺瑟》是皮爾·卡丹的床頭必讀之書,他對它一直情有獨鍾,而這部不朽之作也一直是他的靈感之源、事業之基。早在20世紀60年代,皮爾·卡丹就以此為題材拍過一部電影。不久前,他又推出一款特裏斯丹與綺瑟香水。

此後,順理成章,皮爾·卡丹又花費大量資金,將《特裏斯丹與綺瑟》搬上舞台,製造出一部音樂戲劇形式的新《特裏斯丹與綺瑟》,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闡釋這個古典愛情悲劇。

《特裏斯丹與綺瑟》原本是一首產生於12世紀中葉用羅曼語寫就的詩篇。這一古老的西方神話,在歐洲廣為傳誦,與《羅密歐與朱麗葉》並稱為西方的兩大愛情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