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上桌之後,王永慶喜歡采用“中菜西吃”的方式,大家圍在圓桌旁,每人端一個盤子,由侍者個別分菜,每人一份,吃完再加,那種由於分量過多以至於吃掉小部分倒掉大部分的情形是絕對不會在招待所裏出現的。
與“豪氣十足”的企業家們相比,王永慶的接待模式可以說有著天壤之別。然而,營銷成本又不完全等同於“接待費”,它還包括其他的諸如員工的交通、差旅方麵的費用以及企業日常的一些必要開支等。
台塑企業內的各級主管,因生產、銷售和管理上的需要,經常要到各地出差。如果都住酒店,那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了壓縮差旅費用,王永慶一方麵定下規矩,出差報銷7000元以上的必須當麵查詢清楚,嚴格審核;另一方麵,參照台塑總部的做法,在台塑主要關係企業內設立招待所。於是,除了台北原有的招待所之外,林口、宜蘭、彰化、高雄甚至美國等地,也相繼建起了台塑員工招待所。
在台灣境內的招待所通常蓋在廠區內,客房數量少的十間八間,多的二三十間,全部為小型旅館式建築設計,內部裝修並不豪華,卻整潔雅致,讓入住者感覺十分舒適方便。台塑的主管們出差時住在這些招待所中,住宿、交通兩種費用都可節省很多。
在美國,台塑除了在得克薩斯州設置了員工招待所之外,在新澤西州,還建有一棟高級住宅。宅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還配備有網球場、桌球台、乒乓球室和遊泳池等供運動和健身。
那本是王永慶在美國的住所,但他實際居住的時間並不多。於是,每當有台塑員工出差到美國時,往往被指定到該處歇息,又可以省下一筆住宿費。
按照慣例,一般大企業的高級主管人員都會由企業配發轎車以代步,然而在台塑,非但處長級沒有配轎車,連經理級也沒有。其理由隻有一個,就是節約。
甚至可以用“吝嗇”“孤寒”等字眼來形容王永慶,但是有一點你必須承認:台塑企業正是靠這點點滴滴的積累,大大地降低了營銷成本。
台塑關係企業總經理王永在曾表示,台化員工的生產力還不如日本人,可是,台化在營銷方麵的成本相當節省,所以與日本的工廠比較之下,成本差距就拉近了,才不至於喪失市場競爭能力。其實,整個台塑企業都一直堅持這樣勤儉的本色。誠信待人品質高
在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中國,商業意識先天不足,商人之間的來往交易往往不是依賴法律去規範,而更多的是依賴信用。王永慶很早就認識到,不能把信用僅僅看作是商業來往的一個籌碼,信用首先是一個內在的問題,是一個人應該具有的起碼的道德品質。
王永慶自始至終嚴於律己,信守承諾。一個企業最長遠的資本就是企業的信譽,以誠相待是商場交際中最重要的籌碼,也是創業者最應該具備的素養之一。大多數矛盾都可以用誠信的方法來解決。隻要能以誠待人,贏得良好的聲譽,獲得他人的信任,就是獲得一大筆無形資產,會讓企業和個人終生受益。
1978年,台塑集團在王永慶的領導下,蓬勃發展,營業額突破10億美元,證明了台塑已具備與世界大企業競爭的條件。
那時,王永慶急需資金從事更大規模的生意,他向台灣的銀行借款,遭到官僚體係的種種刁難,在被拒絕後,轉而向外國銀行碰碰運氣,籌借1500萬美元。
外商銀行的作風,比台灣本地銀行更實際,他們在乎的是一個人的信用評估,而非房地產抵押、保人等形式。經過一番調查之後,3家外資銀行:英國建利百聯銀行、美國信孚銀行、美國運通銀行決定聯合放款1500萬美元給台塑,而且創下了曆年來貸給台灣企業資金利息最低的紀錄。
這件事轟動了國際,原來這3家銀行隻要求王永慶個人擔保就行,並未要求台灣的任何銀行保證。從此,“王永慶”這3個字已成為一個信用的代名詞。
為什麼外商如此相信王永慶呢?原來多年來,王永慶憑著個人信用,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人們相信,隻要王老板點頭答應的事,就一定會辦到。凡說到的,都一定辦到。
1973年,台塑為了擴建辦理現金增資,提出增資股權的兩成,以每股240元價位辦理承銷。當時不巧發生了石油危機,股市大跌等。到1974年年初進行承銷抽簽時,股價已滑落至每股238元。股友們紛紛大喊上當,吵著要王永慶給個明確說法。
王永慶在股東大會上爽快地答應,如果至6月30日,增資股市價未超過240元之承銷價,台塑願以當日收盤價作為標準,補足其間差額。
其實,如果那些股東真的去打官司,未必可以贏過台塑,但是王永慶還是本著信守承諾的原則補償他們。盡管這讓台塑傷得很重,但是王永慶一諾千金的美名卻遠揚海外,海外3家銀行決定聯合放貸給王永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股市一天天下跌,到了6月30日,已跌至202元。王永慶說話算話,依約每股退回42元,一共退了4000萬元,開創了股市的空前紀錄,從此,王永慶“一諾千金”的美名便在台灣島內傳開了。
為了守信用,有時會吃一點眼前虧,但是吃了虧之後,有了信用,將來又會在其他方麵得到人家的支持。王永慶在金錢方麵雖然很會精打細算,但是絕不讓人提心吊膽,絕不讓人擔心拿到一張空頭支票。
1994年年初,台灣統一集團董事長高清願就任台灣“工業總會理事長”。2月4日,台灣當局召高清願談話,要求他在“理事長任內,能夠結合官、產、學等單位,以台日合資方式,針對台從日輸入的主要關鍵零組件進行技術轉移,以改善對日貿易”。
高清願受領任務後,經數日思索,認為應該集合多方力量,成立一家大型的控股公司,並與日本企業進行合作,以達到從日本引進關鍵技術,從而促進台灣產業升級的目的。他的這一構想受到“台灣政界人士”江丙坤的讚賞和支持。
於是,高清願正式向“產業發展谘詢委員會”提出籌組百億元控股公司的構想,並建議由辜振甫擔任董事長。但辜振甫不置可否,沒有明確表態接受董事長一職。
過了幾天,“台灣政界人士”吳惠然舉行隆重晚宴,邀請多位企業界元老出席,王永慶也在被邀之列。在宴會上,高清願、吳惠然等力邀王永慶出任董事長一職,王永慶隻是笑而不答。
高清願大概忘了此前曾邀辜振甫出任董事長一事,或許是認為辜振甫不願擔任董事長,所以又力勸王永慶執掌帥印。不料這種不夠慎重的做法引發了董事長人選的風波。
會後,外界很快傳出王永慶將出任控股公司董事長一職的消息。王永慶大感意外。其實,此時還未敲定呢!
從心情上來說,王永慶在水泥廠爭霸戰中輸給辜振甫一陣,正好趁此機會贏回一招,但他卻沒有這樣做。他擔心這一傳言會導致辜振甫不悅,次日特意打電話給高清願,表示他已有10年未曾訪問日本,對日本近況不是很了解,還是以辜振甫先生出任董事長比較合適,他個人則不可能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