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紮實推進“兩基”攻堅,進一步組織實施好農村寄宿製學校建設工程和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加強對“普九”縣的督導檢查,確保環縣、武都縣、漳縣、張家川縣、舟曲縣、迭部縣按期、按標準實現“兩基”目標。使全省“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89%。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改革意見》精神,製定並落實好甘肅省實施方案,加快構建甘肅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製。
2.重視和切實加強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製定政策措施,確保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增長率保持在18%以上。認真組織實施“四大工程”(技能型人才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不斷深化“四項改革”(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改革;加強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改革;推進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培養模式的改革;搞好城鄉、東西部、校企等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模式的改革),努力實現“四個計劃”(實訓基地建設計劃;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計劃;職業教育示範性院校建設計劃;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素質計劃)。
3.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穩步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牢固確立教學在學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健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係,嚴格教育教學秩序,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嚴格高校招生管理,繼續推進陽光招生。
——科技
4.貫徹落實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實施《甘肅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製定落實《規劃綱要》的相關配套政策。召開全省科技大會,圍繞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間的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著力提高甘肅省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加快區域創新體係建設。
5.推進甘肅省科學院及其他社會公益類院所的改革,深化和完善開發類科研院所轉製和改製。加快甘肅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促進甘肅省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繼續抓好河西星火產業帶建設。切實加強專利申報和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6.加強市縣科技工作,認真組織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推進科技特派員試點、院(校)地院(校)企合作工作。
7.加強科普工作,廣泛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宣傳活動。繼續推動科普示範縣、示範鄉鎮創建活動。辦好第21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衛生
8.召開農村衛生工作大會,製定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圍繞新農村建設,全麵實施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係。
9.精心指導,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試點工作。繼續實施“千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探索建立長效機製。完善衛生人才培養機製,加快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社區醫療衛生體製改革。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10.繼續加強艾滋病、結核病、人禽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的預防控製工作。落實計劃免疫各項措施。加強疫情監測和預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製。
11.開展食品衛生、醫療藥品市場和醫德醫風治理整頓活動,加強監管,加強綜合治理,切實解決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健康有關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人口
12.抓好“四大工程”的實施,即: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試點工程、“少生快富”扶貧工程、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救助工程和人口與計劃生育係統信息化建設工程,推動甘肅省人口工作再上新台階。
13.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治理新機製建設,努力平抑人口出生高峰,穩定低生育水平,完成市級業務辦公平台和網站建設任務。開展基層基礎工作試點。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繼續深入開展“雙推優”活動。
——文化
14.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解決縣級兩館建成後的“空殼”現象,抓好鄉鎮文化站建設。努力打造各類文化藝術精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保障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15.積極推進文化體製改革,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深化文藝院團內部改革。
16.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爭取敦煌莫高窟保護項目開工建設。做好省博物館布展和開館工作。抓好藝術院校和劇場危房改造工作。
——新聞出版
17.認真做好今年重點圖書的選題和出版,抓好《四庫全書》影印本、《甘肅通史》等重點選題圖書的出版工作。繼續做好《甘肅農村小康建設叢書》的出版。組織實施“農家書屋”工程,逐步解決廣大農民看書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