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黑科技何必高大上(2 / 2)

“好的,伯爵大人,根據目前掌握的初步測試結果分析,玻璃對瑪那粒子的隔絕能力大約是天然水晶的一半,這也就是說……”

“嗯,玻璃加大厚度和增加層數就能代償,是這個意思吧?”

沒想到平日裏貌似不學無術的伯爵大人居然一語中的,兩個法師顧問相互看了看同伴臉上壓抑不住的驚詫神情,他們轉而回答說道:

“呃,您理解得沒錯,伯爵大人。”

“很好,我的計劃終於可以開始推進了。”

揮手送走了兩位顧問,羅正道又派人找來了獨眼龍執政官,一見麵就拉著他說道:

“福爾,今天叫你來是有一件要緊事做……”

隨著羅正道把一卷羊皮紙攤開在桌上,這張圖紙上的三重玻璃穹頂和延伸下來的石頭外牆赫然在目,依照獨眼龍家臣的審美趣味來說,這建築實在太難看太醜陋了。沒錯,圖紙上的建築與新世界常見風格截然不同,好似是天外來客一般。外觀形似龜殼,又像貝殼的建築外觀構想圖是由羅正道親自一筆一劃勾勒出來的,考慮到是在經常飛沙走石的惡劣環境下使用,對於玻璃與木製構件的強度要求都要格外強化才行,這張建築物的示意圖頂多算個指導意見。

“感覺怎麼樣?”

這對福爾·肖邦來說是很難回答的提問,因為他本心覺得非常差勁,遲疑了片刻,他搖頭說道:

“伯爵大人,這種形狀奇怪的建築我們從沒建過,又是用玻璃製成穹頂,工匠們也沒經驗,如果您交給我負責建造,我沒把握能建成。”

見狀,輕鬆一笑的羅正道拍了拍家臣的肩膀,安慰他說道:

“嗯,沒關係的,你就試一試吧!別怕花錢也不要怕失敗,隻要能把蠶室建起來,咱們就不用為缺錢發愁了。”

一聽這話,福爾的責任心立馬就壓倒了一切不良感觀,他拍著胸脯說道:

“伯爵大人,我一定會努力的。”

羅正道向福爾·肖邦麵授機宜之後,威克礁上的浩大土木工程正式拉開帷幕,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從黃昏持續到深夜,又從拂曉折騰到太陽初升。

舊世界大都市泛濫成災的玻璃幕牆多到引發了嚴重的光汙染事件,不得不進行專項治理,新世界的人們可還沒考慮過把玻璃這種脆弱的材料用到建築上麵。價格不菲的玻璃用作窗戶材料的例子是不少見,那也是用小塊彩色玻璃拚接起來的花式窗戶,裝飾性大於實用性。即便研究結論有了,如何把玻璃建成穹頂,除了羅正道這個穿越者以外,所有人都是兩眼一抹黑。

見過豬走路的羅正道不是學建築出身,除卻知道玻璃可以用作建材,具體是該用螺栓固定還是用膠水粘接,這些細節問題他一概不清楚。

舊世界出現過時代更早的油紙溫室和雲母溫室,從約翰牛修建水晶宮算起,溫室的曆史也相當悠久了,玻璃溫室也算是最成熟的玻璃建築類型之一。然而,框架玻璃建築需要大量應用金屬材料作為骨架支撐才能確保結構強度,新世界的鋼鐵業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成本高得連君王都要思量再三,況且市麵上難以采購到合乎尺寸要求的金屬構件。要用木料替代金屬那就需要大批的熟練木匠,事先還得接受培訓才能製作出規格統一的木構配件,這項計劃從籌備到實施,前進的每一步都充滿了阻力與坎坷。

威克礁經過羅正道的苦心經營,不複當初蠻荒到讓人絕望的不毛之地的模樣,生活狀態一旦穩定下來,人類種族的強大適應性便顯露無遺。

當羅正道在外征戰的時候,前期遷移到威克礁的難民們便已在改造身邊的環境,琢磨如何改善生活條件。受到本地惡劣自然環境的影響,為了躲避風沙和酷熱,威克礁的建築自動自覺地向地下空間發展。住在這鬼地方,間隔個把月就會鬧上一次沙塵暴什麼的,強風席卷著沙礫,極端情況下能把重達數百公斤的大石頭吹得滿地打滾。明知天氣如此糟糕還把建築物修得高聳入雲那純屬找抽,適應強風沙環境的建築外形趨於低平矮胖,至於說向地下空間拓展那就更簡單了。老實說,除了通風采光不好解決,在溫度相對恒定的地穴居住,遠比在地麵上住那些簡陋的石屋舒服多了。

福爾·肖邦這種忠犬手下是不會跟羅正道搞陽奉陰違這套東西的,即便他對蠶室的計劃信心不足,那也跟是否賣力執行毫無關係,工作很快就上了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