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識過了囂張的猴子、臭氣熏天的臭鼬和善於打洞的土撥鼠。接下來將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朋友,它也是讓農民伯伯很頭疼的一個家夥。
它就是袋鼠。
上榜指數:四顆星。
上榜理由:飽了自己的肚子,空了別人的口袋。
私人名片
姓名:袋鼠。
屬性:哺乳綱,袋鼠目,袋鼠科。
活動地:草地。
特點:以跳代跑,育兒袋裏常年有一個小寶寶。
主要分布
袋鼠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
無賴表白
大家好!我是袋鼠。
我來自美麗的澳大利亞,那裏風景優美、氣候適宜,我的祖輩們自從移居到此,便再也沒有搬過家。現在,我們的家族不斷地壯大,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標誌,就連國徽上都有我們的圖案呢!
在當地,很多人覺得我們溫順,因此十分喜愛我們,但是也有一些人並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眼裏我們非但不可愛,反而還有點可惡,因為我們的存在直接減少了他們的經濟收入。
我們是食草動物,很多種植物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美食,尤其是一些靠近地麵生長的矮小嫩綠的草是我們的最愛。本來這也沒什麼錯,可偏偏我們和羊群發生了衝突,因為它們也喜歡吃這些嫩草。我們體型比它們大,再加上又能蹦又能跳,羊群自然不是我們的對手,所以鮮草嫩草總是我們先吃到。羊群得不到足夠的草料,生長肯定就會受影響,這樣一來,會直接導致他們的主人收入減少。所以,他們不厭惡我們才怪呢!
這還不算完。我們不但和羊群搶草吃,而且還有挖洞的嗜好。不過,我們可不像土撥鼠那樣隨意挖洞,隻是喜歡自己挖井飲水,自己挖洞乘涼而已。但是我們在挖洞和吃草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毀掉了農夫們的草場。最讓他們生氣的是,我們還在他們的地盤上擺出一副主人翁的姿態——每次吃光嫩草之後,還會舒舒服服地躺下來休息,絲毫沒有一點內疚感。
據人們統計,每年我們會毀掉2億美元的草場,加上其他一些我們造成的損失,農夫們每年的損失可能達到5億美元呢!
首先,我們的體型很大,站立起來的時候可以和人差不多高,要支撐這麼大的身軀,飯量自然不會小。其次,我們以跳出名,並以跳代跑,是哺乳動物中跳得最高最遠的動物了。我們這一跳最高能達到4米,最遠能達到1
3米。這麼大的體能消耗,如果不多吃點,哪能跳得起來呀!再加上我們的育兒袋裏常年會有小寶寶,那食量就更不用說了。到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大約有5800萬個我們家族的成員,每個成員都以草為食。即使每人每天隻吃一口,也不是小數目啊!
當然,倒黴的並不隻是農民。在郊區地帶,我們還會啃掉矮小的灌木,甚至會把糞便拉在門前的草坪上。
就算惹惱了人類,他們想要對付我們也沒那麼容易。原因就是:我們會跳,他們不會!
大眾評審
體型大、食量大,再加上數量多,讓袋鼠成為了一些人眼中非常不受歡迎的動物,而它們卻對人類的怒氣熟視無睹。因此它們一躍成為了第七大最惱人的動物。
知識搶答題
你知道袋鼠媽媽是怎麼哺育寶寶的嗎?
袋鼠是比較原始的哺乳動物,它沒有胎盤,不能像有胎盤哺乳動物那樣生出發育完全的幼仔,而隻能產出個“早產兒”,然後幼仔再在體外的“育兒袋”裏繼續發育,直到它們成熟。小袋鼠剛出生的時候,身長不到2厘米,體重不到1克,後腿還被胎膜裹著,根本不像獸類,活像一條小蚯蚓。好在母親有個育兒袋,並在臨產前已把袋內清理好,還用舌頭從尾根到育兒袋之間的肚皮上舔濕一條窄通道,小袋鼠就沿著這條小路艱難地爬進袋裏。在育兒袋裏生活的小袋鼠,直到6~7個月後才開始短時間地離開育兒袋學習生活,一年後才能正式斷奶,離開育兒袋。但離開育兒袋以後,小袋鼠仍然會在媽媽附近,隨時需要媽媽的幫助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