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祭天登位(1 / 1)

當帝辛“解放”奴隸的律法,通告天下後,全國一片沸騰。奴隸們看到希望的曙光,他們心中對新王帝辛,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一絲擁戴的情緒。

當人在絕望中掙紮太久,隻要你給予他們點點希望,那麼他們心中就會對你感恩戴德。就像當你要餓死的時候,突然有人給你個饅頭,這是什麼感覺?當時奴隸的生活狀態完全是豬狗不如,能讓他們好過點點都是天大的恩賜了。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轉眼就到了帝辛登位大典的日子就到了。今天各方諸侯都紛紛來到王城,他們帶著貢品,其中還有美女。一些大氏部落還把自己的女兒帶來參加帝辛的登位典禮,他們從各種渠道得知大王喜歡美女,如果自己的女兒得到大王親睞,那麼自己的封國在大王的支持下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朝中大臣都先一步來到祭祀的地方,等著各地來者。祭台之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祭品,一個青銅製造的爐鼎擺放在中央,眾多大臣都站在祭台的兩邊,神色莊嚴肅穆等著祭祀的開始。

微子啟就負責安排各方諸侯進場觀禮,微子啟作為帝辛的哥哥,負責迎接諸侯,也很是給各方諸侯麵子了。

占卜師說的時辰已經到了,人也來得差不多了。隻見比幹,箕子並排站著四個中老年男子,他們不是朝中大臣,卻能和比幹這樣的商朝頂梁支柱站在一起,他們的地位肯定和比幹等人相當。他們就是各方最大的諸侯,分別是西伯侯姬發,東伯候薑恒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候崇侯虎。其中薑恒楚就把自己的女兒帶來了,不過祭天這樣的重大的事情女人是不能參加,奴隸更是不能參加的。

“噹”一聲洪亮的鼎鍾響,祭天登位儀式正式開始。祭司聲音高亢的喊道:“鳴鍾,請大王。”

伴隨著洪亮的鍾聲,帝辛一個人從祭台下緩慢的走上祭台。當帝辛走到離祭台不足一米的時候,祭司的聲音再次響起:“拜”

眾人聞聲,齊齊的拜倒在地上,頭接近地麵不足3公分,可見眾人的誠心。見眾人都以跪拜,祭祀雙分開高舉過頭,聲音高亢的開始念祭文:“今我大商大王攜眾臣祭祀上蒼,恩謝上蒼的恩澤,佑我大商千秋萬代,獻祭品,拜..”

祭司口中所說的祭品就是活人,兩個手持青銅長毛士兵押著一個衣衫襤褸男子,將男子帶獻祭處,其中一個毫不猶豫的用手中長矛刺穿男子胸膛,瞬間鮮血迸濺,那個士兵麵部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另一個士兵就用一個器皿盛滿鮮血,仔細一看那個器皿竟然是一個人的頭蓋骨。士兵把盛有鮮血的頭蓋骨拿到祭台,雙手虔誠的遞給了祭司。

祭司雙手把頭蓋骨高舉,對著蒼天一拜後,右手沾了沾血液,朝各個方向輕輕一彈。同時祭司不停的念道,嘰裏咕嚕的祭司語。

當時他們認為,人是最具靈性的,隻有人的鮮血才能溝通上天,祭天都是用活人獻祭。

當祭司念完祭司語,祭天儀式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祭炎黃二帝和禹皇。炎黃二人為後人做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讓人走出了蒙昧,步入了文明。後人世世代代都將銘記,銘記他們披荊斬棘為後人開辟出來的道路。

禹皇雖然是夏朝的開國之王,他對後人的貢獻有目共睹。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麵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家庭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祭司炎黃二帝和禹皇,就不需要用活人祭祀了,就用一些牛羊馬狗豬絲帛等物。祭司對炎黃和禹皇一陣歌功頌德,獻上祭品儀式就完成了。眾人在祭司的引導下又是拜了拜,便在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