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能產生和諧、平衡的感覺。多數花式拚盤在製作時都需要平行的造型。特別是幾何型、器物型的拚盤,片與片的間距要平行,色塊與色塊之間要平行。
但有時花式冷拚更需要交叉和錯落。如在山水畫中,避免出現平行的線條和塊麵,避免出現等腰、等邊三角形構圖,避免出現等距和排列的現象。
(1)避免出現平行構圖。如“竹鄉風光”中,兩支粗壯的翠竹頂天立地。在製作過程中應避免兩根竹子相互平行或竹節等高,而應使兩根竹子產生一定的角度,並且竹節高低相錯。如出現平行情況,可另添加一支竹打破平行的構圖。如“夏荷”的葉柄和花枝從“水”中或“藕節”中生長出來的時候,要交錯生長,粗細搭配,彎直自然。
(2)避免出現直線構圖。如“春”構圖時出現的春筍,任意三支不能排在同一直線上,要上下錯落有致。又如“旭日鬆雲”的鬆針,堆放的邊緣不能成直線(包括弧線),不規則才更顯真實。
(四)疏與密的關係
設計花式冷拚,不僅排列要交錯,也要疏密有致,要有疏有密才能打破均齊、平淡。疏與密是相互依存的,沒有疏,也就沒有密。如“旭日鬆雲”,主體是鬆樹,擺放鬆樹的關鍵是鬆針的排列,不僅要掌握前麵所提到的打破排列規律,也要有疏有密,有緊有鬆,有些區域放得稀疏,有些區域擺放得緊密厚重,區域與區域之間既分隔又要有聯係。所以在拚擺過程中要眯起眼睛來察看效果。眯上眼睛就產生一塊一塊的區域,睜開眼睛又有相互聯係。如存在問題,再進行添加,給予彌補。
(五)虛與實的關係
虛實與疏密不同,虛指的是空白、空間,實是物質、實物。我們在設計工藝冷拚時,首先要考慮主體,而這一主體一般不放在正中,在它前方要留有空白。就像給人物拍側麵的照片時,一般人像前空白多,人像後空白少。我們在設計時要根據主體的性質和意境來決定留有空白的位置。如“船”,要船前留有空間;“花”要上麵留有空間;倒掛的“果實”,要在下麵留有空間;“鬆”要遠處留有空間。
古詩雲:“隻畫魚兒不畫水,此中亦自有波濤。”有時空白並不是沒有東西,而是有著豐富的內容。如“天空”、“雲彩”、“大海”、“水波”等,如果都把它拚擺出來,反而感到沉悶、壓抑,雜亂無章。假若感覺空白又太多,可在空白處加上“落款”或小飾品,使畫麵平衡。
(六)動與靜的關係
花式冷拚是食用的菜肴,傳統的拚擺手法多采用規則的平麵形和圖案形。隨著時代的進步,拚盤也要與時俱進。在原先較規則的基礎上,好多靜態的拚盤,有了生命。如拚盤“金杯獨攬”,在拚擺“金杯”時紮上兩根飛舞的飄帶。如拚盤圖案上方的蒼勁古鬆上垂下幾根飄動的纏藤。如“富貴平安”中,花瓶上方飛幾隻蝙蝠,既富動感,又有寓意。又如拚盤“琴思”,在小提琴邊上添上幾節樂譜,就仿佛美妙的樂章在我們耳邊縈繞。總之,要使花式冷拚生動、活潑起來,應賦予靜態的物體以生命。
(七)藏與露的關係
中國拚盤講究含蓄,要給人以想象的餘地,不能纖毫畢露、一覽無餘。想使一件作品具有豐富的內涵,不僅要有獨特的創意,而且在構圖上也要巧妙地運用藏的技巧,使人回味無窮。如拚盤“鬆鶴延年”,鶴的爪子如擺放出來,就會增加難度和時間。一種解決途徑是使鶴站在水中,把爪子藏起來,再在腳杆邊放兩根細絲作水波,就足以代表水麵,而並不是要把“水麵”都擺放出來。如拚盤“三潭印月”,在盤邊垂下幾絲柳條,既能起到點綴、平衡的作用,又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又如山水拚盤中“山”與“山”之間的空白,可作雲,亦可作水。放一葉扁舟,就是波濤洶湧;飛一隻雄鷹,就是高山插雲。
在冷拚的製作過程中,除了用含蓄來表現外,也可以用露的方式。如竹林中的竹筍破土而出時,露出地麵上的一小段與人們平時看到的“上尖中大下麵小”的冬筍、春筍有一定差異。所以在放拚盤時,可以把人們看慣了的“筍老頭”也表現出來,使其更具有逼真的效果。冷拚“春”就運用了這種露的手法。
(八)寫實與寫意的關係
花式冷拚也有寫實與寫意之分。齊白石的果蔬小品是果蔬寫意、昆蟲寫實。花式冷拚則不然,要主體寫實,副體寫意。寫實即設計製作中要求大、多,仔細、複雜;寫意在設計製作中要求小、少,簡潔、快速。也就是主體要在構圖中占的比例大,在製作時要豐滿有層次,製作複雜且難度大。而副體在構圖中占的比例小,製作時量少而單薄,製作簡潔、快速、難度小。可以說主體是一隻拚盤的生命,而副體則是生命的延伸。
除以上八種關係外,在具體構圖中,還要講究輕重、意境等要素。構圖不僅是烹飪美學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一門有規律、講藝術的科學,而且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花式冷拚的欣賞價值和食用價值。因此,構圖法是每一位烹飪工作者的必備技法,而且要在學習中實踐,實踐中學習,從而不斷地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