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處事有道,為人有方(上)(1 / 3)

事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會做人,才能做好事,會做事,才能實現人生價值。低調做人,才能進可攻、退可守;容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為人講究藝術,處世注重方法,在經營事業和人生時,就能夠達到無往不勝的境界。

愛人之心

善良的心有時候明碼標價,

但更多的時候是無價的。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並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

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卻深陷在沙發裏,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自己的健康情形一再惡化,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英鎊。不過我有個想法,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這個青年。

實現夢想,不一定非得冷酷地廝殺和欺詐,有時,隻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極品人生/Best Life

善良和愛心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財富。年輕人隻用1萬英鎊就買到了老人的住宅,那是因為他的善良和愛心。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對待身邊的人和物,你將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搬石頭

愚者隻會一味地使用自己的蠻力,

智者卻會借用他人之力。

星期六上午,一個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裏玩耍。沙箱裏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車、敞篷貨車、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閃閃的塑料鏟子。在鬆軟的沙堆上修築公路和隧道時,他在沙箱的中部發現一塊巨大的岩石。

小家夥開始挖掘岩石周圍的沙子,企圖把它從泥沙中弄出去。他是個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卻相當巨大。手腳並用,似乎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岩石便被他連推帶滾地弄到了沙箱的邊緣。不過,這時他才發現,他無法把岩石向上滾動、翻過沙箱邊牆。

小男孩下定決心要把岩石滾上去。手推、肩擠、左搖右晃……他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發起衝擊,可是,每當他剛剛覺得取得了一些進展的時候,岩石便滑落了。

小男孩隻得哼哼直叫,拚出吃奶的力氣猛推猛擠。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報便是岩石再次滾落回來,並砸傷了他的手指。

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整個過程,男孩的父親從起居室的窗戶裏看得一清二楚。當淚珠滾過孩子的臉龐時,父親來到他跟前。

父親的話溫和而堅定:“兒子,你為什麼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頭喪氣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爸爸,我已經盡力了!我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對,兒子,”父親親切地糾正道,“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父親彎下腰,抱起岩石,將岩石搬出了沙箱。

極品人生/Best Life

獨自戰勝困難的精神固然可貴,但是總有些事情是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的,這個時候就要學會借助外界的力量,不然就會像小男孩那樣勞而無功。

綁在一起的翅膀

保持距離,

才能更好地親近。

在遙遠的森林裏,住著兩隻鳥,一隻住在東邊,一隻住在西邊。

有一天,東邊的鳥和西邊的鳥在森林的中央相會了。兩隻鳥都大吃一驚,因為它們第一次遇到另一隻和自己一模一樣的鳥,就像是在河邊看見自己的影子。

兩隻鳥立刻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清晨都迫不及待地飛到森林中央相會,一起飛翔,一起交談,一起覓食。它們總覺得在一起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永遠也不夠用,仿佛一眨眼,天就黃昏了。

這個時候,它們都知道,它們深深地相愛了。

於是,兩隻鳥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不如一起住到森林中央吧!”

它們舍棄了各自在東邊和西邊的巢,一同修築了一個大巢在森林中央。這樣,它們除了白天一起飛翔、交談、覓食,夜裏還可以一起回巢、依偎、睡眠。

但是,兩隻鳥太相愛了,它們覺得這樣還是不夠。因為它們在林間覓食時,偶爾還會失去對方的蹤影;遇到天空中的老鷹,也會驚惶失散。“為了證明我們深深相愛,不如把我們的翅膀捆綁在一起,這樣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了。”一隻鳥說。

它們找來森林中最堅韌的枝條,把翅膀緊緊地捆在一起,互相起誓:“全天下再也沒有比我們更相愛的鳥了。”然後它們才安心地在巢中睡去。

第二天清晨,燦爛的陽光把兩隻鳥喚醒了,它們一起唱著歌,準備去覓食。

誰知,它們一跳出巢,就一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不管它們多麼努力掙紮,都無法讓自己飛起來。這時它們才知道:兩隻鳥雖然有四隻翅膀,但隻要綁在一起,就一隻也不能飛。

撰文/林清玄

極品人生/Best Life

兩隻鳥為了證明它們之間有多麼相愛,把它們的翅膀綁在了一起,結果這兩隻鳥都飛不起來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給身邊的人留下足夠的空間,彼此才不會被束縛。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要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也許根本就沒有人注意你。

約翰留胡子已有多年,卻忽然準備把胡子剃掉。不過,他還是有點猶豫:“朋友、同事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取笑我啊?”經過數天的深思熟慮,他終於下決心隻留下小胡子。

第二天上班時,約翰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付最糟的狀況。結果出乎意料,沒有人對他的改變作任何評價。大家都匆匆忙忙來到辦公室,緊緊張張地做著各自的事情。事實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時,沒有一個人說過一個字。

最後他忍不住先問別人:“你覺得我這樣子如何?”

對方一愣:“什麼樣子?”

“你沒注意到我今天有點不一樣嗎?”

同事這才開始從頭到腳打量他,最後終於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胡。”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也講過一個類似的故事。他出生成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口人坐在大餐廳中。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的一個不被人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大家找不到他的時候再跳出來。

令英若誠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後,大家離去,他這才蔫蔫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

自那以後,他就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會大失所望。

極品人生/Best Life

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應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就不會失重;不把自己看得太高,就不會失落。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一切,你就容易獲得快樂和滿足。

捕獵需要兩隻狗

將兩隻狗分開去捕獵,什麼獵物也抓不著,

但當它們合作時,卻能收獲很多。

史蒂夫是個獵人,他有兩隻狗—羅斯和湯姆。因為每次捕獵都有不小的收獲,所以史蒂夫經常獎勵它們:讓羅斯和湯姆平分兩隻兔子或者兩隻野雞。數年來,他的獎勵措施一直都是這樣的。

史蒂夫的兒子戴維是一家公司的職員。他是個實幹家,為公司出了不少力,可是,公司領導卻從來沒有多給他任何獎勵,他心裏感到非常不平衡。這兩天就是因為心情不好,他才請假回家散心的。當他得知父親也是這麼一個“領導”時,很不理解:“難道這兩隻狗的捕獵水平相當,就沒有強弱之分?有競爭才有進步嘛,何不讓它們競爭一下,誰捕得獵物多,誰得到的獎勵就多一些呢?”

有了這個想法後,戴維就認真地研究了羅斯和湯姆這兩隻狗的習性。他發現,羅斯在捕獵時喜歡一個勁地狂吠,但不敢向前衝;湯姆卻一聲不吭,隻管往前衝。很明顯,羅斯是一個誇誇其談、不幹實事的家夥,而湯姆則是一個不說話、隻會做事的實幹家。

戴維決定帶兩隻狗出獵,他要對父親的工作進行改革。他將湯姆放在東邊山頭上捕獵,而將羅斯放在西邊山頭上捕獵,這樣,兩隻狗捕獵的本領很容易比較出來。沒想到,一個小時過去了,兩隻狗都一無所獲;兩個小時過去了,當兩隻狗得到指令,氣喘籲籲地來到戴維身邊時,戴維連隻兔子也沒看到。

這時,史蒂夫才哈哈大笑著站在了戴維的麵前。他對兒子說:“孩子,其實我也很清楚羅斯是隻會叫的狗,而湯姆是一隻會捕捉獵物的狗。在兩隻狗的合作中,湯姆有可能多出了一些力氣,而羅斯則少出了點力,但一旦將它們分開,則往往一事無成。因為在捕獵時,一般都需要一隻狗叫喚,當獵物嚇得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時,另一隻狗則不動聲色地繞到獵物的身後將其捕獲,這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兩者缺一不可啊。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隻有不顧個人得失,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幹出一番成績。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