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 活關公 ”張自忠(9)(3 / 3)

掉落在火焰裏的,是虱子。

這時候,已經是夏天,但是59軍的單衣還沒有發下來,部隊一直在打仗,一直在變換地點,單衣不知道該送往哪裏,就算送來了,也不夠一人一件。老兵說,那時候,一個班才平均一條毛毯,冬天來了,還穿著草鞋作戰。

因為不能講究個人衛生,有一種叫作疥瘡的皮膚病開始在部隊裏蔓延,皮膚瘙癢,一抓就破,讓人痛苦不堪。到了河南境內的一個地方,當地有很多溫泉水,水中含有硫黃,可以醫治皮膚病。59軍破例放假兩小時,大家爭先恐後跳進溫泉裏。

張自忠將軍的侄女張廉瑜此後回憶說,1938年6月,伯母患病,父親派家裏的用人宋茂堂給伯父送去一封信。那時,伯父已率部從台兒莊撤下,到豫南許昌駐馬店一帶整訓隊伍,他的軍部設在一個關帝廟裏。伯父接到家信後,給伯母回了一封信,讓宋茂堂縫在衣領上帶回。這封信字寫得很大,隻有34個字,大意是:接七弟信,知你患病,盼望你安心治療,多加保重,能早日恢複健康。伯父在駐馬店休整了幾個月,武漢保衛戰打響後,又率部開到潢川阻擊日軍。後來,他通過設在天津的秘密電台與家聯係,讓全家遷往上海。

這時候,張自忠升為33集團軍總司令。

那時候的條件極為艱苦,但是老兵們提起當年的生活,都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很多人能夠隨口詠出當年的文章:壯哉中國,名列四強;物產豐富,人多地廣。省有卅五,彼此接壤:蘇浙皖贛,川黔鄂湘,雲南福建,東西兩廣,冀魯晉豫,陝甘寧康,察綏熱河,青海新疆,東北三省,新分九疆,台灣收複,失地重光……

台灣在甲午戰爭後的1895年被日本人占領,東三省在1931年被日本人占領。

1938年5月,徐州會戰剛剛結束;1938年6月,武漢會戰又開始了。時間僅僅相隔一個月。

張自忠帶著部隊剛剛從山東撤退到河南潢川,席不暇暖,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武漢北麵阻擊增援的日軍。

武漢會戰曆時四個月。武漢會戰結束後,抗戰就轉入了相持階段。

這15個月裏,正麵戰場一直後退失地,為什麼不能視為失敗?蔣介石曾經說過一句話:“全國軍隊之後退,絕不能謂為日本之勝利。”15個月過後,中國軍隊實力仍在,而日軍卻再也無力進攻。抗戰一開始,中國軍隊就遵循蔣百裏的戰略方針,以空間換時間,消耗敵人。中國地域廣闊,有著廣泛的輾轉騰挪的空間。當年的中國,方針為長期抗戰;當年的日本,方針為速戰速決。15個月過去了,中國的戰略方針實現了,而日本的戰略方針失敗了。

這15個月裏,中國軍隊組織了四次大的會戰,分別為忻口會戰、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而大小戰鬥更以千百計。四次大會戰中,最波瀾壯闊的是武漢會戰。武漢會戰,地域涵蓋安徽、兩湖、河南、江西。中國參戰部隊高達118個師,遠遠高於淞滬會戰的70個師;日軍的兵力也是曆次會戰中投入最多的,高達14個師團,是日軍所有兵力的一半。

武漢,是當時國民政府控製的最後一個重工業城市,日本想當然地認為,武漢丟失,退入西南農業山區,中國就會滅亡。

所以,日本遠在七七事變前夕,就製定了第一個占領武漢的計劃:華北方麵軍沿著平漢鐵路向南直取武漢。平漢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鐵路,是當年張之洞修建的,從北平直達武漢。可是,日軍占領了華北後,華北方麵軍卻被八路軍的遊擊戰爭捆住了手腳,鐵路常常被破壞,公路常常被挖掘,炮樓常常被端掉,小股日軍常常被殲滅。這一時期,八路軍較大規模的戰鬥就有平型關戰鬥、七亙村戰鬥、廣陽戰役、晉察冀軍區圍攻戰役、晉西北反圍攻戰役、午城井溝戰鬥、易淶戰役、神頭嶺戰鬥、漳南戰役、長崗戰鬥、薛公嶺戰鬥……敵後戰場和正麵戰場的兩支中國軍隊密切合作,共同對外。

日軍不得不放棄了第一個方案,於1938年4月又製定了第二個進攻武漢的作戰計劃:在黃淮之間集結兵力,沿著平原地帶進攻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