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師門教導(1 / 3)

一月後……

“師兄!師傅叫你去他房裏,有事和你說。”在一間房屋裏,一位小道童幼氣的對著一位少年道士說道,少年道士回道:“誌平,你先去給師傅說聲,說我等會就到。”

小道士道:“恩!雲師兄,我知道了,我先去給師傅說聲你等會就來,那師兄、我先走了。”少年道士回道:“恩”。說完這小道士就向門外走了出去。

原來這人就是李如雲,這小道士就是他師弟誌平,自從他和江南七怪分開後,就直接南下,直奔他來時換衣服的小樹林,把藏好的衣服拿出來,換好衣服後,直接向終南山全真教趕了回去,回到山上給師傅說了自己要到外麵去遊曆,道家講究心境自然之法,說去看看名山大景,說不定對自己的修為有所幫助,不知道要多才能回來,有可能幾個月,也可能會要幾年,回來給師傅道個別,希望師傅保重身體。

而馬鈺看著他一直把話說完,什麼也沒說,隻是叫他在走的頭一天去見他,之後他給馬鈺說自己這次出去有點收獲,要閉關,剩下的十幾天他一直在閉關當中度過,直到今天才閉關出來。

李如雲邊收拾自己的東西邊想著自己這十幾天一直想不通的問題:自己閉關這麼多天來,通過那天在草原上的一點明悟,功力已經有點進長了,但還突破不了最後一決“氣無形亦有形”的境界,九陽真經已經練到經書上所說的第二層了,功力卻不見半點長進,不知道是好是壞,兩次練功就把九陽真經練到了第二層,這麼容易會不會出什麼問題,如果有問題,但自己身上也沒出什麼問題,都是好好的,運功時也沒覺得不適,難道說這不是九陽真經?不會啊,如果不是也不會有氣的運轉路線,亂運轉路線,自己可能早已經走火入魔,命喪黃泉了,自己現在也不會站在這裏了。管他呢!現在才練到第二層,等練到後麵在看,自己不可能把九陽真經練到最後了才掛掉吧!要掛也是以後的事,反正現在沒事就行了,最多以後出問題的時候不練就是了。

把東西收拾好後,李如雲向馬鈺的書房走了去。

其實李如雲不知道的是他身上發生了變化,在他練到九陽真經第二層的時候,他體內的全真真氣和九陽真氣慢慢的在他體內自成一條行功路線,生生不息。和單一的全真真氣與九陽真氣沒一點漸融,在他運行全真真氣時,這條運行路線就會自行停止,在他收功之後,這條運行路線又會自行運轉起來,生生不息,源流不斷,而由九陽真經而來的功力全轉變成了它的能源所在,全鎮真氣做鋪,而他身上的變化不知道是好是壞。

這時,他已經來到了馬鈺的房門外,但是房門卻是關著的,他站在門外,在門上敲打了三下,等了會,尹誌平把門打開,看見李如雲站在外麵,於是道:“師兄,你來了,師傅在裏房等著你。”李如雲微微一笑道:“恩!我知道了。”然後向裏房走了進去,尹誌平把門帶上,走了出去,走到裏房,李如雲看見馬鈺正坐在上位閉目養神,他走道馬鈺身邊一丈的時候,馬鈺睜開眼道:“雲兒,你來了,你先坐下。”李如雲在離他最近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馬鈺道:“雲兒,你這次出去回來,閉關之後功力大有長進,以後堅持不懈,超過為師是遲早的事。”李如雲尊敬的回道:“多謝師傅誇獎,徒兒還早呢,那有你說的那麼厲害。”馬鈺笑道:“好!好!好!。”連說三個好字又道:“誇而不驕。”然後語氣一轉又道:“你可知道為師為什麼叫你走的頭一天來嗎?”李如雲不解的回道:“徒兒不知,請師傅明鑒。”馬鈺道:“你有今日的修為,為師感到欣慰,能有你這樣的弟子,我也對得起師傅他老人家了。”說完這句,稍了會看了眼李如雲又接著笑道:“為師看你現在也應該達到“氣圓亦無圓”的境界了。”李如雲老實回道:“是師傅,的確如此,但是徒兒練到這時,始終無法達到下一句功決“氣無形亦有形”的境界,總覺得有層膜在哪裏當著,始終突破不了。”馬鈺笑道:“雲兒,練心修身之人不可心浮氣躁,我們道家講究自然之法,隨其自然。你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達到了這個程度,已是不易之事,你突破隻是時間問題,一切順其之然,不可強求。”一口茶時間後,馬鈺又道:“雲兒確記,我們道家玄門內功講究自然之道,忌諱心浮氣躁。”李如雲見馬鈺對自己這麼好,心裏早已經感激不盡了,於是道:“徒兒謹記師傅教誨。”馬鈺道:“其實為師今天叫你來也沒什麼事,隻是你要出門了,在外不可能沒點防身的本事,今天你要是過來師傅這關,你即可下山,如果過不了,就不能怪為師了。”李如雲知道馬鈺是為自己好,當然不會怪他了,說道:“徒兒怎麼會怪師傅呢!師傅這樣做也是為了徒兒好,江湖風險暗湧,如果沒有一點防身本事,遲早是要吃虧的。”馬鈺滿意的道:“你能這樣想就好。”

之後兩人來到屋外的院庭,兩人單手仗劍站在院子裏,李如雲說道:“師傅小心了。”馬鈺道:“雲兒,你可全力以赴,讓為師看看你的修為。”李如雲還是那句“師傅小心”但是和剛才不同的是,這次他說完之後就提劍搶攻,一招“燕子斜飛”直向馬鈺身上攻去,馬鈺一個斜轉身避過這招,立即上招,手上的劍直攻李如雲門麵,李如雲快速收劍回防,禦開馬鈺直攻的一劍,在他禦開這劍之後立即變招,腳攻下盤,劍攻上首,雙管齊下,馬鈺不好招架,隻好向後退兩步避開這招,馬鈺是何等的高手,快速一招“魚躍龍門”使出,躍出三丈餘高向他削去,他隻好用劍回防,擋住攻來的長劍,馬鈺這招前後都可攻,雖然劍式已盡,但後招立跟其上,這時馬鈺已翻至他身後半空,一腳向他背心踢去,馬鈺這一腳是借用他剛才禦劍之力向他背心攻去,以力借力,可想而知,力道之大,李如雲一個渾圓迅速轉身,純陽拳中的“純陽勁”使出,腳手相碰,一聲響後,李如雲退後三步禦掉勁力,而馬鈺也從空中落了下來,雖然第一回合兩人不分勝負,但馬鈺卻劣勝一籌,由此可以看出馬鈺的應敵經驗要比李如雲這個初出江湖的晚輩強多了,要是攻向他後背的不是腳,而是刀劍,那麼他的手就算不廢也會受傷。馬鈺不失先機落地後,緊跟著一招“氣以渾圓”向他的右邊攻去,他隻好用劍格擋,他知道這是一招虛招,他隻擋了半身,他那知道馬鈺這招虛而為實,實而為虛,馬鈺順勢立馬變招,虛晃一下,還是向他右邊攻來,他隻好順水推舟,變守為攻,向馬鈺的劍刃上攻去,恰好使劍刃偏離一點,從他旁邊察身而過,刺了個空,馬鈺這劍十分的驚險,如果他的劍攻在馬鈺劍刃上稍有一點差池,他的命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