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3 生產控製管理(3 / 3)

4.3.4.3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家具生產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材料成本是指生產產品過程中所消耗的原輔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包裝材料的成本。

(1)某家具材料分類如下:

-原輔材料主要指鋸材、各種人造板、表麵裝飾材料、邊部處理材料、填充材料、五金配件、連接件、裝飾件等。

-低值易耗品是指砂紙、氣釘、502膠水、臨時包裝薄膜、運輸用墊板、托架等。

-包裝材料主要指包裝紙箱、珍珠棉、護角等。

(2)家具材料成本計算方法:選擇計算對象→分類計算其材料實際用量→利用折算係數推算原材料消耗→計算每種各種規格原材料加權平衡價→計算該產品原材料價值。

(3)以貼木皮衣櫃例,計算刨花板材料成本:

-分別計算出各種規格刨花板的消耗量,如18厚刨花板消耗量、12厚刨花板消耗量等。

-通過出材率分別計算出18厚和12厚刨花板的板材料消耗量。

-分別計算18厚和12厚刨花板的加權平均價(實際庫存的加權平均)。如18厚刨花板分三次進貨其價不同,加權平均價=(第一次進貨庫存量×第一次進貨單價+第二次進貨庫存量×第二次進貨單價+第三次進貨庫存量×第三次進貨單價)/三次進化總庫存量。

-將18厚和12厚刨花板的板材消耗量分別乘以其加權平均價,即分別得到相應的材料價值。

易耗品消耗主要采用定額形式來計算其成本。

4.3.4.4人工成本

(1)人工成本概念:人工成本,又稱“勞動成本”。人工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由投入勞動力要素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包括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性報酬和福利性供給,是企業生產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國際上通用的人工成本包括:已完成工作的工資;未工作而有報酬時間的工資;獎金與小費;食品飲料及此類支出;雇主負擔的工作的住房費用;雇主支付雇員的社會保險支出;雇工對職業培訓、福利服務和雜項費用的支出,如工人的交通費、工作服、健康恢複都視為人工成本等。

我國人工成本概念:人工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總和。

(2)我國人工成本組成:按我國勞動部頒發的(1997)261號文件規定,人工成本範圍包括:職工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職工福利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職工住房費用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職工工資總額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職工工資總額:職工工資總額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記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社會保險費用:社會保險費用指國家通過立法,企業承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企業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等費用。此項人工成本費用隻計算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不計算個人繳納的部分。因為個人繳費已計算在工資總額以內。

-職工福利費用:職工福利費用是在工資以外按照國家規定開支的職工福利費用。主要用於職工的醫療衛生費、職工因工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問題、宣傳費、集體福利事業補貼(包括集體、生活福利設施,如職工食堂,托兒所、幼兒園、浴室、理發室、婦女衛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設施,如文化宮、俱樂部、青少年宮、圖書室、體育場、遊泳池、職工之家、老年人活動中心等)物業管理費、上下班交通補貼。

-職工教育費:職工教育費指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包括就業前培訓,在職提高培訓、轉崗培訓、派外培訓、職業道德等方麵的培訓費用和企業自辦大中專、職業技術院校等培訓場所所發生的費用以及職業技能鑒定費用。

-勞動保護費用:勞動保護費用指企業購買職工實際使用的勞動保護用品的費用。如工作服、保健用品、清涼用品等。

-職工住房費用:職工住房費用指企業為改善職工居住條件而支付的費用。包括職工宿舍的折舊費(或為職工租用房屋的租金)、企業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實際支付給職工的住房補貼和住房困難補助以及企業住房的維修費和管理費等。

-其它人工成本費用:其它人工成本費用包括工會經費、企業因招聘職工而實際花費的職工招聘費、谘詢費、外聘人員勞務費,對職工的特殊獎勵(如創造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支付實行租賃、承租經營企業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風險補償費等。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補償費用。

(3)人工成本分析指標:人工成本分析指標體係主要分三類:一是人工成本總量指標;二是人工成本結構性指標;三是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標。

-人工成本總量指標:人工成本總量指標反映的是企業人工成本的總量水平。

-人工成本結構性指標:人工成本結構性指標是指人工成本各組成項目占人工成本總額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構成的情況與合理性。

-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標:是企業人工成本分析控製常用的指標,是一組能夠將人工成本與經濟效益聯係起來的相對數。人工成本效益指標包括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利潤率、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指標。其中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為主要指標。

其中勞動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的總量與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中用於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它反映分配關係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係。

人事費用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銷售(營業)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總價值中用於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家具製造企業通常采用出廠價代替銷售總價。

人工成本利潤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額與利潤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了企業人工成本投入的獲利水平。

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總額/總成本)×100%

企業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科學合理的確定企業人工成本,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對人工成本的統計分析,可以了解到產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及時有效地監督和控製生產過程中的費用支出、改善費用的支出結構,節約成本,從而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4.3.4.5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他將企業中質量預防和鑒定成本費用與產品質量不符合企業自身和顧客要求所造成的損失統籌考慮,揭示了降低質量成本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巨大潛力。

(1)質量成本概念: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產品質量標準,不能滿足用戶和消費者需要而產生的一切損失以及返工返修費用。生產模式不同,其質量成本表現也不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下,產品因質量損失費用大於質量預防和控製費用,而大批量生產模式下,則相反,因此質量成本理念更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的生產。

質量成本一般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

-預防成本是為減少質量損失和檢驗費用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前為了達到質量要求而進行的一些活動的成本,它包括質量管理活動費、質量改進措施費、質量教育培訓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情報費及工序控製費。

-鑒定成本是按照質量標準對產品質量進行測試、評定和檢驗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部門行政費、材料工序成品檢驗費、檢測設備維修費和折舊等。

-內部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前的廢次品損失、返修費用、停工損失和複檢費等。

-外部損失是在產品出售後由於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如索賠損失、違約損失、“三包”損失、信譽損失等。

-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2)質量成本管理原則:質量管理是有成本發生的,增加質量管理使家具製造企業增加家具製造成本,忽視質量管理也增加家具製造成本,因此質量成本管理應當遵循如下原則:

-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找到適宜的質量成本控製方式,來優化企業的質量成本。

-依據成本數據流進行細致的核算和分析,決策質量管理的方法、範圍和程度。

-依據標準的人工工時、成品生產成本、損失成本和生產定額等,才能快速、及時、準確地計算出質量成本,從而減少相關職能部門統計數據的主觀性。

(3)質量成本管理流程:

-全員質量成本管理教育,重點品管人員進行專門培訓,且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製定合理的質量標準,控製合理的質量成本水平。

-確定生產過程的關鍵點。

-編製質量成本計劃和控製流程,並實施。

-統計、核算與分析相關數據,調整質量成本控製措施。

-改進和完善質量成本管理辦法。

(4)最佳質量成本水平的確定: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預防鑒定成本隨著增加,而內外部損失成本則減少,反之,導致內外部損失成本劇增,利潤急劇下降。

平衡點:內部損失+外部損失=預防成本+鑒定成本

(5)質量成本預測與計劃:質量成本預測工作的目的主要是編製計劃和提出控製的目標。質量成本預測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經驗判斷法,企業品管技術人員、財會人員憑經驗做出較為客觀的判斷。二是數學計算分析法,根據企業曆史的管理數據,運用數學模型等方法預測。

(6)質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質量管理部門及檢驗、產品開發、工藝等有關部門根據費用憑證進行統計;鑒別成本數據由檢驗和開發部門根據檢驗、試驗的費用憑證進行統計;內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檢驗部門和車間根據廢品報告和生產返工等有關憑證統計;外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市場、銷售服務等部門根據客戶的反饋信息進行統計。

(7)質量成本報告:企業的質量成本報告一般有:質量成本表、質量損失表、質量收入表、質量損益表、質量成本及損益表、質量成本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複習思考題

1.什麼是成本?什麼是材料成本?什麼是人工成本?什麼是質量成本?

2.如何計算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質量成本?

3.質量成本的構成是什麼?

4.如何控製質量成本?如何控製人工成本?如何控製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