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戰神一號運載火箭(3 / 3)

在2007年整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打算改進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部分設計,但少部分的設計之修改時間則延至2009年;2008年即開始進行品質測試和具體改良的工作,預估在2012年首次進行實際(有載人)發射的測試。在2009年底,所有的火箭設計將結束,並在2011年6月進行測試(無載人)。

發展瓶頸

在2008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第一節固態運載火箭在剛飛行的一分鍾發生劇烈的振動,足以使整台運載火箭達到危險的狀態。多次的加速度將此振動的頻率更加頻繁,造成振動的原因是第一節火箭內部的氣流擾動。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官方早在2007年即了解到此問題,在2008年3月試著以減少運載火箭的壓力來解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承認此問題非常嚴重,五節中有四節可能有問題,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有信心此問題,因為過去有很多成功解決的例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勾勒出這種全新的運輸係統,因為早期的阿波羅號或航天飛機在改進的地方也遇上一些瓶頸,但總能化險為夷,邁向成功之路。

評價

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構造曾被遭到某些主張的批評。

第一,製造酬載二十五噸級的火箭,可能被認為與現存的火箭公司競爭,如三角洲四號重型運載火箭,改進現行火箭的安全性並減少花費的提議也受到討論,能減少研發金費,並以先前的技術延伸,應能達成較高的成功率。

美國國家航太暨太空總署的企劃團隊精選了一些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反對意見,並評估較擎天神係列運載火箭或德爾塔係列運載火箭安全兩倍的設計。於2007年中旬,報道指出來自國會的政治壓力將取消航天飛機的發射並以擎天神及三角洲運載火箭取代。

第二,美國國家航太暨太空總署所選擇的火箭結構需進行兩項引擎改良計劃-分別為需30億美元研發經費的第一節五段式固態火箭及12億美元研發經費的J-2X引擎。

其它多餘的花費用在長遠的改良計劃和增加發射任務的安全性及較無功用的硬件設施去除,因為部分零件在航天飛機上是有好處的,但是用到戰神係列運載火箭卻形成累贅。事實上,批評者認為除了除去航天飛機主引擎和四段式固態輔助火箭,新火箭的結構也應移除有關航天飛機的部分零件。

第三,當今科技可能無法使計劃中的火箭箭身穩定飛行,細長的結構造成前端的空氣阻力極大,尾端也會產生紊亂的震波。所以,戰神一號運載火箭將會來回擺動讓火箭箭身能以最穩定的狀態飛行。

航天飛機其固態輔助火箭之推力向量控製係統也可以持續地應負飛行中不穩定的狀態,有效地減少火箭箭體不斷轉向(機械動作)的負擔,另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處理風切現象的問題。

第四,各種造成戰神一號運載火箭晚於表定時間的因素如預算壓力及工程和科技的瓶頸,都有可能造成航天飛機除役到戰神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間空窗期擴大。於2007年下半年,預定首度飛行將是航天飛機除役後五年的2015年。

第五,運載能力的質量降低是因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縮小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大小重量甚至是把獵戶座太空船多餘的安全逃脫火箭去除,獵戶座太空船即位於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頂端。

為了不影響現在航天飛機的發射底座,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底座就極為棘手,不得已隻能先做出戰神一號運載火箭的各部分零件(例如五段式固態運載火箭和J-2X火箭引擎),戰神五號運載火箭也隻能如此,將所有零件完成卻無法組裝的窘境,評論家也預測如果行程表持續的延後,造成最後需加緊趕工而使航天飛機退役有重大的停擺,正如同航天飛機和農神五號交接的時候的大量財力耗損,如果再次重演,將使戰神五號運載火箭的建造完成日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