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發展中的國寶—朱鹮(1 / 1)

幾天的觀鳥生活,尤其在南極的這幾天,讓叮叮、當當吃盡了苦頭。

當當想著趕快離開這兒回到鳥城,便催促叮叮:“小豆芽,我們快回去吧,要不然就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了!”

話剛說完,叮叮接上說:“好呀好呀,我也正這麼想呢。小尾巴,咱們真是心有靈犀不點就通啊。”

於是兩人各伸出一隻手將萬能電子魔盒高高舉起高喊:“魔力千機變!”萬丈光芒過後,他們回到了鳥城,剛到鳥城,就見小鳥們圍在一起。他們走上前去,原來是一隻朱鹮有點不舒服。

叮叮、當當商量了一會兒,然後同時喊出:“萬化神通!”萬能電子魔盒立刻化身為鳥類百科全書,兩人找到了朱鹮的相關資料,隨後又喊“魔盒千機變”化身鳥醫開始為朱鹮治病。

朱鹮是一種中型涉禽,體態秀美典雅,行動端莊大方,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朱鹮全長79厘米左右,體重約1.8千克。

與其他類不同,它的頭部隻有臉頰是裸露的,呈朱紅色,虹膜為橙紅色,黑色的嘴細長而向下彎曲,長約18厘米;後枕部還長著由幾十根粗長的羽毛組成的柳葉形羽冠,披散在脖頸之上。腿不算太長,約9厘米,朱紅色;脛的下部裸露,顏色也是朱紅色。一身羽毛潔白如雪,兩個翅膀的下側和圓形尾羽的一部分卻閃耀著朱紅色的光輝,顯得淡雅而美麗。由於朱鹮的性格溫順,我國民間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稱為“吉祥之鳥”。

朱鹮對生存環境的條件要求較高,隻喜歡在具有高大樹木可供棲息和築巢,附近有水田、沼澤可供覓食,天敵又相對較少的幽靜的環境中生活。晚上它們在大樹上過夜,白天則到沒有施用過化肥、農藥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潔的溪流等環境中去覓食。它們在淺水或泥地上覓食的時候,常常將長而彎曲的嘴不斷插入泥土和水中去探索,一旦發現食物,立即啄而食之。休息時,把長嘴插入背上的羽毛中,任憑頭上的羽冠在微風中飄動,非常瀟灑動人。

曆史上朱鹮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地區,包括中國東部、日本、朝鮮等地,但20世紀中期以來,由於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使得朱鹮對變化了的環境難以適應,其數量急劇減少。1978年一份有關野生動物的緊急報告引起了亞洲國家的關注,報告中稱朱鹮已陷入滅絕境地。在我國科學家的努力下,1981年5月,在陝西省發現了7隻野生朱鹮,從而宣告在中國重新發現朱鹮野生種。此後,通過對朱鹮的保護和科學研究,在飼養繁殖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果。

朱鹮5月份開始築巢,每年繁殖一窩,雌鳥一般產2~4 枚淡綠色的卵。經30天左右的孵化,小朱鹮破殼而出。出殼後由親鳥輪流將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喂養,性急的雛鳥們則爭著把長喙伸進親鳥的嘴裏,親鳥則使勁抖動著脖子,使食物盡快地吐出來。雛鳥在親鳥的精心哺育下生長很快,60天後就能跟隨親鳥自由飛翔了,但直到3年之後,小朱鹮才完全發育成熟,並開始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