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都事(求支持,求月票)(2 / 3)

而作為中都的核心皇宮,正位於東西兩座新城之間,也就是以曾經的清河老城為基礎的淮王府,隻是現在的淮王府中規劃變得更大,而且多出了許多宮殿。盡管作為主體的“奉殿”等宮殿已經建成,但朱明忠卻仍然喜歡在文華殿旁的禦書房接見眾臣。

“驅虎吞狼?”

禦書房中眾臣聽著皇上的話時,無不是一愣。盡管對於這個詞他們並不陌生,但卻不知道,陛下為什麼會用這個詞。

“陛下,臣不知這何為虎?何為狼?”

作為首輔大臣的張煌言手持笏板微微揖禮道。

“正是,陛下,這西北能言之虎狼者,不過隻清虜而已,又何有虎與狼之?”

顧炎武同樣附聲問道。

“虎者,就是清虜!”

坐於龍椅上的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後繼續道。

“至於這狼嘛……”

沉吟片刻,朱明忠才道。

“如西域的準噶爾,就是一頭狼!”

或許,現在朝中的官員並不了解準噶爾,但是朱明忠卻知道,在曆史上滿清用了長達一百餘年,祖孫三代矢誌不渝的消滅了準噶爾。他們之所以會耗費如此精力,自然有他們的用意與原因。

“準噶爾?”

無論是張煌言或是顧炎武、而錢磊、朱大鹹等人皆是一愣?他們從沒有聽過什麼準噶爾。

“這準噶爾部,嗯,其前身可以追述到英宗時的瓦剌部,準噶爾部隸屬漠西蒙古,同時期的部落還有碩特、土爾扈特、杜爾特三個部落。準葛爾是其中最為強大的部落。二十幾年前,和碩特和土爾扈特派使者找到後金,代表四個部落表示歸順。滿清入關後,四部首領具表順治,臣服大清,順治賜予各部弓箭盔甲,命固始汗王為盟主,統領各部,從而確立了大清對漠西蒙古的統治,不過,目前漠西蒙古四部之間衝突不斷,如果我們進軍陝西,那麼清虜勢必會再次西遷……”

見眾人似乎有所懷疑,朱明忠收斂起笑容道。

“這是肯定的,軍正司那邊發來情報稱,現在,清虜正在往西北調兵,其意圖進攻哈密,一但其奪下哈密,一但朕命令大軍西征,清虜為謀生存,勢必會向西域進軍,如此,我們就必要考慮一個問題,是追擊還是止步!”

看著眾臣,朱明忠隨口反問道。

“眾卿,到時候,是繼續追擊至哈密,還是止步於陝西?”

皇上的問題,讓所有人無不是一陣沉默,他們不是二十幾歲的青年,不會一張嘴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他們深知追擊西域需要作什麼樣的準備。

“陛下,從西安往哈密,近三千裏,若是追擊至哈密,甚至西域,恐怕不下四五千裏,目下清虜有兵不下十數萬,若我大明想要追擊清虜,必將派出不下十萬精銳,十萬精銳每月所需軍糧就不下二十萬石,三四千裏轉運……”

“百裏不販樵,千裏不販粟”,這句古諺他們自然不陌生,意思大概是百裏以外沒有販運木柴的,千裏以外沒有販運糧食的。古人之所以會這句話,是因為運輸成本。

“運往前線一石米糧,轉運糜費人丁牲口口糧,恐怕不下數十石……”

既便是沒有進行仔細的計算,錢磊的心裏略加合計之後,然後才繼續到。

“恐怕至哈密時,一石高梁就不下二三十兩。”

之所以會高粱,是因為高梁便宜,而人畜皆可食用,對於軍隊來,高粱既可以作為士兵的口糧,同樣也可以作為軍馬的口糧,但是成本,成本確實非常嚇人。

“應該是四十兩左右!”

朱明忠直接道出了一個數字。他並沒有,這個數字是從什麼地方得到的,但眾臣也不會有任何懷疑。因為軍正司和五軍都督府自然會進行相應的計算。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朱明忠在後世看到的——這是範家的範毓馪在雍正年間運送軍糧的成本,而且不是運往新疆,還是更近的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