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4,8月8日,晴空萬裏
在城市生活久了,幾乎忘記了頭頂是有星星的。所以當看到銀河如此清晰地橫亙在天空時,我們找不到任何言語來形容那一刻的感受。
從張家界過來,一路的上山。今天開始將進入整個行程的最後階段,也是最困難的路段——高原山區。雖然出發前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實際的困難程度還是遠遠超出了我倆的預計——與麵前這些山相比,膠東半島那些隻能算小土包……
沒完沒了的上坡路極其耗費體力和時間,無論我們怎麼努力也沒法在天黑前走到芙蓉鎮。而從這裏開始,鄉鎮之間的距離拉長,規模也越來越小。在連續路過僅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後,我們終於在天黑之前找到一個有旅店的村莊。
旅店是一個建在公路邊的二層小樓,就像中國所有農村在新時期蓋起來的一樣。店主是個40多歲的阿姨,操著鄉音濃厚的普通話,把我們領進二樓的一個雙人間。房間雖然簡陋,但比較整潔,門外就是寬闊的露台,視野極佳。最最關鍵的是整個店裏就我們一家客人,貴賓獨享啊!
安頓下來之後,吃了阿姨做的家常飯菜解決了饑餓問題,又衝了個澡解決了衛生問題。兩個人舒舒服服地趴在露台的欄杆上看風景。
由於海拔較高,白天看起來巍峨高聳的山峰,現在更像桂林那種丘形小山。太陽雖已落下,但餘暉仍透過山頂傾瀉出來,將天空染成華美的錦緞。收割完畢的稻田留下滿塘的水,映著雲彩的流動,一會兒深藍幽暗,一會兒緋紅絢爛。在那絢爛的岸邊,有一戶人家:一對老夫妻肩並肩坐在馬紮上,和年輕的兒子漫不經心地聊著天;小男孩兒追著姐姐在奶奶爺爺身邊繞來繞去,一不小心被爸爸一把攬到懷裏,咯咯地笑;女主人擦著手從門裏走出來,加入到這一片歡樂中。他們的身後是一座不大的房子,灰瓦黃牆木色的門窗,一縷青煙從房頂升起,被輕輕地吹散,飄遠。
這情景,太過於愜意,太過於美好,我和琳都不再說話,隻是靜靜地、靜靜地看著他們。直到他們回到屋子,仍舍不得離開露台。
突然發現,時間已近晚上9點,外麵依然明亮,露台的地麵還泛著微弱的光。我們猛地抬頭,竟看到一條璀璨寬闊的河流從房頂奔騰而出,橫跨夜空,湧向遙遠的南天盡頭。密密麻麻的貝殼散落在河流兩側,泛著炫目的光芒,其中兩顆遙相呼應又分外閃亮,歐洲人叫天琴與天鷹,我們叫織女和牛郎。
我倆的嘴張得很大,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任何能想到的詞彙都不足以描繪此刻的心情。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那天空在心裏烙下太深的印痕。想想自己之前的生活,每天從一個“盒子”到另一個“盒子”,對著的不是電腦屏幕就是手機屏幕。我甚少將眼睛放到窗外,無論天上飄的是雨雲還是悟空。高樓大廈阻擋了視線,汽車地鐵讓我們的世界萎縮。偶爾的夕陽和更偶爾的北極星就足以讓我們興奮,抬著相機“哢嚓”個不停,仿佛看到了超級美景。回想起來,那樣的起點還真是低得可悲,因為剛剛那一刻我看到的星星比在北京8年看到的總和還多。
但更讓我無法釋懷的是那家人的生活。
人這一輩子追求的不就是幸福嗎?什麼是幸福?能在這樣的星空下,在自己的土地上,和愛人、兒孫生活在一起,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嗎?以往所有對奢華的追求、對物質的享受,都在他們麵前灰飛煙滅。什麼億萬家產,什麼聲名顯赫,都遠不及這對老夫妻一個傍晚的快樂。
回想一下自己,為了能多掙點兒工資,我們奮力地工作。每天回家越來越晚,兩人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一年到頭見不到爹娘一麵。結果又怎樣?工資是漲了點兒,但是“超標”二字寫滿體檢表;好不容易過年回趟家,卻發現父母竟然老了這麼多,悲哀如山崩地裂。
真想拋卻現在所有的利益糾葛,拉著琳找個普通的村落,就像西米這裏:蓋個不大的房子,生兒育女,養豬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