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佛曾語:此子堅韌,集天地神魄,若可看破情關,可收服眾神,鎮住群魔,自成三界之帝主。
昊龠透過天鏡,一直看著自己的兒子在困境中一點點長大,也曾化身仙道,掩盡耳目,收其他徒,細心點化,用心栽培,隻盼這孩子一統三界,以了其母親之遺願。
父子二人一直相見不相認。
昊龠如此做,但為了激發其潛能,也是不想讓人知道這被遺棄的三殿下,身負毀天滅地之神力——神力雖強,可在他未成年之前,未開神智之前,他和尋常天人無異。
所謂的遺棄,僅僅是想護他,更換想用逆鏡來邊刺激他,令他不斷的強大。
天齡一十八歲,昊不離再次為魔尊所擄。
實際上,這十八年間,神魔兩界,糾糾纏纏,一直紛爭不休。
魔君半修羅其實甚至是喜歡昊不離,因為他是半雲的兒子,但同時,他又恨極了昊不離,因為他的父親。
半修羅為了令受傷後身體一直不曾康複的天帝急怒,大發喜貼,收不離為義子,教其邪法魔道,並將其困於練魔塔中自生自滅,對外卻說:不離若能拿下魔塔聽魔杖,他便立他為魔界的後繼之王。
神魔皆知,一入練魔塔,不成仁,便成魔,想要拿下魔杖,那更是癡心妄想。
昊龠得聞,不顧一切前來相救,哪怕深知這是陰謀。
天齡一歲,人間一甲子,時隔千年,父子倆第一次正式相見,他們同心協力,力戰群魔,最後合父子二人之力,昊不離摘下了魔杖,打傷魔尊半修羅,護著父君逃脫回去天族。
可惜,魔塔之中的大戰,令昊龠心肺俱損,終沒有撐到天宮,便就沒了氣息,
臨終,他將帝位相托,以天印相授,告知他說:“不離,你是蒼海光明之後,這世上也隻有你能將那盞神燈點得大亮,還天地以安寧。”
天帝授位之時,她,天樺,一直相隨在旁。
天樺愛慕昊不離,不論他是受人欺淩的小天奴,還是後來,漸漸強大,名聲漸赫,驚傳天下的三殿下,她一直愛著,用自己的全部熱情緊緊相隨。
可他卻迷上觀音座下一朵蓮花,到最後,甘為她舍卻天宮一切尊榮與權力,紅塵輪回,誓要與她再敘前緣,結一世不離不棄的姻緣。
那個女子名叫情兮,曾是情妃,後被立為天後。
昊不離曾經很寵她,也曾任性的傷害她,為自己的有始無終、移情別戀而惱上過她。
那個時候,他失盡一切記憶,不知道這個她,就是他愛的那個人。
他一直在愛與不愛的矛盾裏掙紮。
想愛,卻因為心頭上對於“發妻”那隱約的牽掛,令他不願正視自己的心意。
想不愛,卻又不斷的被她所惑,冷靜的心,不斷的迷失方向。
當情兮死在他跟前,當昊不離記起前事成狂,天樺就在邊上。
她曾看到自己最愛的男人,淚如雨下,狂呼痛哭。
她曾看到他,一夜間,蕩滌魔窟,令群魔生懼,腑首臣服。
她曾看到他,神指一點,畫地成牢,置下金鋼結界,圈禁妖魔。
她也曾看到,他親自為情兮穿天後盛裝,一場隆重的大禮,將她的屍骨娶入帝宮。
四殿一宮,在他一聲令下,夷為平地,所有妃嬪,手刺宮砂,全部遣送歸家。
她癡癡不肯離去,尾隨他到天佛前,才知道他曾用光明燈收集了情兮的殘魂碎魄。
他想要凝魂相救,卻因為殺戳太重,不能如願,隻能求助於佛。
佛說:“她是蓮花化身,如今蓮身已壞,即便凝魂也無用。輪回再得肉身或可一試,可一旦輪回,前世記憶盡消,再生之凡胎肉體,經不住天君滿身威殺戾氣,斷難再續前緣!不如就此罷手!”
昊不離不肯,緊緊將屍骨攏在懷,對道:“不罷手。佛尊若可保她轉世投胎,那我便陪她一起去輪回,到時肉體凡胎相配,不是依舊可成夫妻,而且再無神佛禁忌之說!”
他在佛前苦苦相求,隻為得一世相守。
佛說:“輪回情苦,彼此再不記前曾舊事,便如一切從頭再來,天君何苦如此執著!既便去輪回,他朝你們相遇不相識,相識不相親,相親難相近,如此不是更苦!況三界初定,需有人來震懾,天君若下界,天地又成一片散沙!”
昊不離俯地不起,隻道:“蒼海光明燈已亮,魔界已定,天族自可另立新主,吾意已決,隨她生死。佛尊,若無她在身側,吾心便如死灰,既便可天地同壽,生有何歡?何意?
天佛怕他思念成魔,終於答應。
也正是那日,天樺親自看到昊不離跳下誅仙台。
天樺追去黃泉路,拉著他別做傻事,他冷淡甩袖避開,喝下孟婆湯,走過奈何橋,輪回去了凡間。
她癡迷的欲追隨他而去,卻被西海鎮海大神的偏將莫桑給截住,敲昏,被帶回西海,被父親深鎖半多年。
半年的時間,隔不斷她對於昊不離的思念,她去意已決,執念太深,最終還是走進輪回之道,去的地方,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