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收徒狂魔莫道士(2 / 2)

現如今全經都在手,他自己會好好研究。

其實一上船,他就忍不住了,但師父魯大告訴過他,凡事都不能急躁,得一步一步的來。

所以他才會給排教幫忙,打好情感基礎。

這魯班經的上部乃厭術,木匠不太感興趣,簡單瀏覽一番,就略過了,隨後他又瞧了下部,這裏麵的內容,大部分師父都有言傳身教過,但也有一些是魯大沒講的,他認真研讀,拿來與自己的記憶一一應對,感覺十分有趣。

木匠識字,這是師父魯大這些年一直悉心教導出來的,所以讀這個,並不費力。

因為學過,所以下部看得很快,隨後他又看了中部。

這中部又名“前傳後教”,講的是什麼呢?其實吧,魯班經中部講的,是關於魯班教的來曆,以及一些教義啊之類的東西,這裏麵攀附了戰國時期的公輸班,又講了東漢時期幾位極有地位的方士道人,甚至還有八仙裏麵的藍采和……

總之就是花亂墜,各種傳。

這些東西呢,是便於布教傳道、廣收門徒用的,許多都是虛構編撰,並無實用,倘若是張啟明拿了,自然甘之如飴,但對於木匠來,效果一般。

不過裏麵又講了一些典故傳,以及一些仙鄉、洞府的細節,倒是頗有些意思。

隨後,木匠將注意力,落到了那單獨的一本書。

《萬法歸宗》。

倘若前麵的都是旁門左道,那麼這本書,才是魯班教的精華所在。

因為它講的,是修行之法。

何謂修行?

儒教煉心而養性,道教坐忘而合道,佛教戒念而覺佛,其他宗教以祈禱、念力而溝通神靈,巫教薩滿,萬物有靈,至於邪祟,也是吞食月華……

但不管何等學與流派,都提到了“道”。

道是一切的生物,包括人類,所麵對的最大奧秘。隻有當人有意識地與道合一,並證悟自己與神為一,奧秘才會被揭開或完成;至於神,乃是造物主和造物界合一,在其無限存在中同時包含並超越了二者。

總之,這是一種將人提升,走上不凡的一種手段。

或者道路。

瞧見這個,木匠仿佛走進了新世界一般。

他知曉無論是洛富貴,還是屈孟虎,這兩位應該都是踏入了修行者這個行列,所以才如此不凡,而他得了這《萬法歸宗》,或許也能夠走上同樣的道路。

他通讀完畢之後,又反複地研讀,直至都記在心裏,這才按著上麵的講述,盤腿而坐,然後感悟地之變化,以及周遭的“炁”。

對,就叫做“炁”,書上的。

木匠看書的時候,那懶洋洋的虎皮肥貓卻也臭不要臉地湊了過來,在旁邊蹲著,顯得很有興趣的樣子。

木匠也不提防這家夥,畢竟是一畜生,雖然機敏,但終究不是人。

而當他入定的時候,那癡肥橘貓,居然也有樣學樣。

木匠感受了兩,第三的時候,突然感覺頭頂一陣發熱,卻是先前在墓裏,被那石像撫摸的地方,有一股熱流湧出,隨後往全身流去。

他欣喜若狂,運用那《萬法歸宗》裏的法子試著推動這股熱流,發現的確可行。

這一圈走下來,他全身暖洋洋的,感覺渾身舒暢。

不過他到底初學,實力有限,即便是入了門裏,但一裏,竭盡全力,也隻能勉強推動三圈。

再往上走,就感覺頭昏眼花,渾身乏力。

他知曉,這個叫做周,初學者,在沒人引導的情況下,行運兩三個周,根骨已然是十分了得。

木匠頗為高興,心情不錯,對那癡肥橘貓也不由得順眼起來。

船有行了數日,進了貴州境內,一日風和日麗,船停在一處碼頭邊兒上補給,木匠沒下船,而是逗著貓,這時瞧見茅船頭領了一個身材高大的道士來過來。

那道士年紀約摸四十來歲,皮膚有些黑,手長腳長,穿著草鞋,衣服有些破舊,但十分整潔。

而他的背上,還背著一把劍。

那劍看上去像是真的,並非是尋常作法的桃木劍。

道士自稱姓莫,茅船頭叫他莫道長,此番過來,是搭船,準備前往酆都的。

莫道長為人十分友善,上船之後,與各人打了招呼,旁人覺得稀奇,與他搭話,他也答,不過並不熱切,唯獨對木匠十分感興趣,愛與他攀談。

木匠不敢太多真話,隻是應付著,隨便講講。

聊了許久,那莫道長突然對木匠道:“夥子,我看你命格不錯,根骨極佳,不如拜我為師吧?”